正文 第69章 七言絕句(5)(1 / 3)

【評析】

本詩表現旅途中的憂愁,感情淡而有味。前兩句敘事抒情。詩人住在依山而建的小樓裏,視野比較開闊。這座小樓是金陵渡的驛館。古代在大路邊和主要水路的碼頭或渡口處建有驛館,由國家統一經營,為來往客人提供食宿。次句說自己隻住一夜,但也應當愁。為何而愁呢?這便是眼前的景色。你看,一輪斜月的朦朧月光下,江潮落了,一片寂靜,遠遠望去,那閃爍著幾點燈光的地方是瓜洲。在漆黑的夜晚,看見有燈光本應有些安慰和溫暖才對,為何詩人反而覺得愁呢?這便是藝術上相反相成的道理,因為閃爍燈光的地方是有人居住的處所,生活在那裏的人闔家團圓,沒有一個人漂流在外的苦惱和寂寞,因此更加重行人的思鄉情懷。那幾點燈火的作用與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便是本詩頗受歡迎的原因。月亮西斜,已到下半夜,能聽到江潮的漸漸落去,也說明詩人一直未能入睡,其心緒煩躁的情形可以想象,在這種情況下,再看到那幾點燈光,怎能不愁呢?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敬宗寶曆二年(826)進士及第,官秘書省校書郎。仕途不順,曾客遊邊塞。其詩辭意清新,描寫細致,風格與張籍相似,前人稱他“得張水部詩旨”。《全唐詩》存其詩二卷。

宮中詞a

朱慶餘

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並立瓊軒b。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注釋】

a宮中詞:一作“宮詞”。b瓊軒:美玉建造的長廊。

【譯文】

鮮花盛開的仲春,一個宮院中卻寂靜無音,緊緊地關閉著宮門。兩個美麗苗條的宮女並肩站立,憑依在白玉闌幹前。兩人含情脈脈,剛要互相說宮中的什麼事端,忽然看見前麵有個鸚鵡,便都緊閉嘴巴什麼也不敢談。

【評析】

本詩屬於宮怨類,揭示宮女生活的寂寞苦悶和精神生活的痛苦,批判宮女製度的殘酷無情。開頭兩句如一幅靜態的圖畫,春光宜人,百花盛開,皇宮的一個宮院大門緊閉,象征這裏是與世隔絕的地方,給人一種封閉的感覺。兩名並肩而立的宮女嫋嫋婷婷。後兩句通過敘事點出主旨,她們本來都滿腹心事想要相互傾吐,但看到鸚鵡便不敢說了,因為怕被鸚鵡學舌傳到別人的耳朵裏。在鸚鵡麵前便如此,在人的麵前不更可想而知嗎?於此可以想象宮女們在精神生活方麵所受到的禁錮該是多麼嚴酷。宮女們生活在恐怖和禁錮中,後宮仿佛是一個女性精神的監獄,這便是本詩的主旨。至於宮女想要說的話是什麼內容,至於鸚鵡是否真的能學舌都不重要,有人在這兩方麵分析評價,實在沒有必要。

近試a上張水部

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b。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注釋】

a近試句:詩題一作“閨意獻張水部”。近試,臨近科舉考試之時。張水部,指張籍,時任水部員外郎。b舅姑:公婆的舊稱。

【譯文】

昨天夜間洞房裏紅燭高照而徹夜通明,新娘等待著早晨去拜見婆婆和公公。化妝完了低聲詢問夫婿,你看我的妝飾是否新潮和時興?能否符合公婆的眼光而使他們有個好心情?

【評析】

這是一首比興詩,在新娘與新郎的對話這一細節中委婉征求對方的意見。先看表麵意義。新媳婦次日清晨要拜見公婆,新娘怕自己的打扮公婆不喜歡,因此化完妝便征求丈夫的意見,如果丈夫認可,公婆可能就會認可,因為丈夫最了解他的父母。而且萬一公婆不認可,丈夫也會從中說情斡旋。可見這是個有心計的新娘。表層意義明確,其比興意義自然清楚。

唐代進士考試不糊名,即主考官和評卷人可以直接看見考生的姓名。這樣,先給主考官以好的印象就是能否及第的重要因素了。因此唐代盛行行卷的風習,舉子們在考試前要先向政界要人或權貴或文壇名人呈現自己的詩文作品,名義是請教,實際是變相請托。如果得到這些人的認可和推薦,及第的希望就很大。本詩便是行卷時交的。很明顯,詩中的新娘是詩人自己,夫婿是張籍,舅姑是主考官。“畫眉深淺句”是問我的詩文是否合乎主考官的口味。張籍當然看懂了,寫詩回答曰:“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暗示詩人,你的水平沒有問題,因為現在的人喜歡自然美,你的菱歌價值無比。果然,朱慶餘高中金榜。二人的詩歌往來也成為詩壇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