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
對於本詩主旨的理解曆來有不同說法,有人說有諷刺,有人說隻是描述京師寒食節時嫵媚可愛的春景而已。因這是理解本詩的關鍵,不得不將其理清。
筆者認為,此詩是有諷刺意義的,這要從兩方麵來考慮:一是“漢宮”和“五侯”,一是唐代當時的曆史狀況。眾所周知,漢代社會政治最突出的兩大結症是外戚幹政和宦官專權,而五侯恰恰與這兩點都有直接的關係。唐代從中唐開始宦官幹政專權的問題日益嚴重,代宗德宗兩朝更是關鍵。至德宗時,宦官掌握禁衛兵大權,從此宦官專政便成定局。本詩的寫作時間雖然難以確定,但大約在代宗、德宗時期是不成問題的。而宦官專權是唐王朝生死攸關的大事,故詩人對這一現象進行諷刺是可以體會出來的。清人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評此詩曰:“唐之亡國,由於宦官握兵,實代宗授之以柄。此詩在德宗建中初,隻’五侯‘二字見意,唐詩之通於《春秋》者也。”所言大致可信。
劉方平
劉方平(生卒年不詳),河南洛陽人,活動在開元天寶年間。美容儀,才品茂異,善畫,以山水樹石知名。一生隱居不仕,與皇甫冉、李頎、嚴武等為詩友。其詩多五言樂府,善寫閨情宮怨.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全唐詩》存其詩二十六首。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a,北鬥b闌幹c南鬥d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注釋】
a半人家:謂月光照射的地方僅是房屋的一半,另一半處在背光。b北鬥:星宿名,共七顆,屬於大熊星座。其中三星為鬥柄,四星為鬥身。其位置和方向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c闌幹:橫的意思。北鬥星的鬥柄指東,天下為春天,指南為夏,指西為秋,指北為冬。d南鬥:星宿名,共六顆,形狀如古代舀酒之鬥,故稱鬥星。在不同季節位置也發生變化。
【譯文】
夜已深,更已闌,月亮懸掛南天,迷人的月色照射到房屋的一半,沒有照到的地方依舊是灰暗一片。隨著時間的推移,北鬥和南鬥的方向都在改變。我知道今夜的春氣非常溫暖,因為蟲聲傳進了紗窗,它們仿佛在歡迎和歌唱這美好的春天。
【評析】
這是一首描寫春天月夜之美的小品,仿佛一首韻律悠揚的小夜曲,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有聲有色,令人陶醉,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首句如同繪畫的明暗著色,立體感和空間感都非常強,那月光照射下半明半暗的房屋宛如立在目前,真是神來之筆。次句用天象表現季節的特征和夜晚時間的推移。古代沒有機械計時器,人們都善於觀察天象來測定大致的時間,屬於生活常識。後兩句運用細膩的筆法表現春色和春氣的迷人宜人。前後是因果關係,即我之所以知道春氣暖,是因為窗外傳來在自然界中剛剛產生的蟲聲。此處的“新”字是關鍵,從字麵看,是修飾“透”的,即蟲聲才透過窗紗傳進來。但如果從意念上說,新字也兼有修飾窗紗的意味。由於春氣變暖,主人公晚上睡覺時打開窗戶,並安上綠窗紗。正因為開窗,微細的蟲聲才能透過窗紗傳進。而每年春天初次打開窗戶並開窗睡覺時,人們呼吸著新鮮帶有芳香的空氣,那將是怎樣愜意啊!這是須仔細體會方可悟出的。
春怨
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a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注釋】
a金屋:形容居室之華麗高貴。《漢武故事》:“武帝為太子時,長公主欲以女配帝,問曰:’得阿嬌好否?‘帝曰:’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貯之。‘”後多用來代指宮中嬪妃居室。
【譯文】
紗窗上的日影在不斷下降,天色漸漸黃昏,沒有人看見金屋中美人的淚痕。庭院空空到處都是寂寞,已經到了令人傷心的晚春,滿地是飄落的梨花無心打掃,終日也沒有心思前去打開院門。
【評析】
這是一首宮怨詩,表現宮女命運的悲慘,揭露封建時期後妃製度的罪惡。
“金屋無人見淚痕”是詩眼,也是點破主題的關鍵。“金屋”暗用漢武帝“金屋藏嬌”之典故表明詩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宮女,她被深深幽閉在後宮,無人過問,無人關心,因此滿眼淚痕卻無人看見,這裏也有深意,一是獨處一室,荒廢青春,傷心苦惱無處訴說,沒有傾述對象才是最大悲哀,二是淚痕表明流淚很久留下的痕跡,表現其始終傷感。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呼之欲出,但她為什麼如此傷心?這就會引起讀者的深入思考:原來不僅僅是幽閉深宮,而且又是良辰美景的時光,首句說一天即將過去,三句說春天即將過去,在一年中最美好的春季中的一天就要這樣寂寞無聊地流逝,青春就這樣苦苦逝去,一個年輕女子卻要在這孤獨、寂寥、冷清的環境中苦苦挨著時光。這該是何等的冷漠無情,簡直是對人性、對青春的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