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驗集錦】
劉育才報道:捏脊推拿法治療數10例非器質性病變引起的陽痿,療效頗佳。方法:患者俯臥位,術者以常規捏脊手法從長強穴捏拿至大椎穴,反複10~15遍,手法力量中等強度,加提拿、按揉腎俞、肝俞、脾俞、命門俞、氣海俞、關元俞、長強穴。配合揉湧泉,大赫穴,擦八髎穴。全部有效(劉育才按摩療法治療陽痿四川中醫,1991;6:27)。
【典型病例】
1李某某,男,30歲,1978年6月20日診。患者未婚時經常手淫,婚後性交前能勃起,但隨即萎軟,一連數年均如此,曾服用許多單方,未見好轉,近兩年幾無性欲。經用捏脊等法治療2個月餘,陰莖能勃起,並能進行正常的性生活,次年其妻分娩一子(劉育才按摩療法治療陽痿四川中醫,1991;6:27)。
2徐某某,男,35歲,1987年9月28日診。患者1977年結婚,婚後2年性生活正常,以後逐漸陽痿,直至完全喪失性功能,幾經治療無效,經用捏脊配合按揉治療1個月餘,陰莖開始勃起,按此法繼續治療半年,隨訪2年,未見異常(劉育才按摩療法治療陽痿四川中醫,1991;6:27)。
【注意事項】
治療時注意給予患者以心理療法,使其產生自信,消除緊張;患者應節製性生活。
十五、痿證
痿證是肢體的皮、肉、筋、骨、脈受到外邪的浸淫,或因五髒內傷而失榮引起的以筋脈弛緩、軟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為特征的一種病證。本證可突然發病,也可緩慢形成。輕者肢軟無力,重者四肢痿廢不用。
痿證之名,首見於《內經》,後世多宗此說。本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多發性神經炎、急性脊髓炎、進行性肌萎縮、重症肌無力、周期性癱瘓、肌營養不良、癔症性癱瘓以及中樞神經係統感染並發軟癱後遺症等病證。
【病因病機】
1感受熱邪溫邪上擾,首先犯肺,致肺熱津傷;久處濕地,以水為事,濕鬱化熱,濕熱浸淫肢體而發為本證。
2憂思勞倦情誌內傷,喜怒不節,勞倦色欲,內損肝腎,導致筋脈失養而發病。
3跌仆損傷跌仆損傷,瘀血內阻,絡脈不通,筋脈失養。《證治彙補》認為,血瘀者,因積血不消,瘀滯經絡,致使行血氣、濡筋骨、利關節的功能失常而致痿。
4飲食不節飲食不節,過食肥甘或嗜酒,或多食辛辣,損傷脾胃,內生濕熱,導致脾運不輸,筋脈肌肉失養,產生痿證。
5脾胃虧虛脾胃素虛或久病致虛,中氣受損,則受納、運化、輸布功能失常,氣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無以濡養,而產生肢體痿弱不用。
【臨床表現】
1肺熱津傷病起發熱,或熱後突然肢體酸軟無力,皮膚枯燥,心煩口渴,咳嗆少痰,咽幹不利,小便黃少,大便幹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2濕熱浸淫肢體逐漸出現痿軟無力,以下肢常見,或兼見微腫,手足麻木,捫之微熱,喜涼惡熱,或有身重麵黃,胸痞脘悶,小便短赤澀痛;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3脾胃虛弱初起四肢無力,活動後加重,逐漸痿軟不用,食少,便溏,腹脹,麵浮而色不華,氣短,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細。
4肝腎虧虛起病緩慢,下肢痿軟無力,腰脊酸軟,不能久立,或兼見頭暈目眩,咽幹耳鳴,遺精或遺尿,或婦女月經不調,甚至步履全廢,下肢肌肉漸脫;舌紅少苔,脈細數。
5瘀阻脈絡外傷之後突然下肢痿軟或四肢痿軟,肌膚麻木,傷處疼痛;舌質暗,脈細澀。
【治療方法】
1治則健脾益氣,強肝補腎。
2手法患者俯臥位,術者以常規捏脊手法在背部從長強穴捏至大椎穴,反複15~20次,手法先輕後重,以重得氣感為度,重按重提大椎穴、肺俞、肝俞、脾俞、胃俞、腎俞穴。配合四肢按摩法。
【治驗集錦】
1徐振華、王曉梅報道:捏脊配合中藥治療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恢複期患者14例,效果滿意。方法用捏脊療法:操作前,醫者先將雙手10個手指末端及患者捏脊部位皮膚塗以滑石粉,用雙手拇、食、中指指端,將患者腰骶部皮膚捏起,沿脊柱向頭部捏撚,每捏撚兩次,用力向上提拉1次,到大椎穴處。然後再以食、中、環(無名)指指端沿脊柱兩側,自大椎穴向下梳抹到腰骶部,根據病情輕重及病程長短,每次20~30遍,每天1~2次。注意:操作時動作要輕柔,用力適中,不可粗暴,以免損傷皮膚。配合虎潛丸(壯骨或鱉甲、龜甲各20克,白芍、牛膝、黃柏、熟地黃各18克,知母、陳皮各10克,幹薑9克,鎖陽6克。氣血虛弱者加黃芪、黨參、當歸、雞血藤;便秘者加鬱李仁、火麻仁;久病陰損及陽者,原方去黃柏、知母,加補骨脂、巴戟天、肉桂、附子。水煎服,每日l劑)。14例患者中痊愈9例,占64%;好轉4例,占29%;無效1例,占7%,總有效率93%(徐振華,王曉梅捏脊配合中藥治療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恢複期病人14例按摩與導引1996;4:30,31)。
2石曉軍報道:中藥配合捏脊療法治療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9例,效果良好。方法:醫者以雙手拇、食、中指指端將患者腰骶部皮膚捏起,沿脊柱向頭部方向捏撚,每捏撚3次,用力向上提拉1次,到大椎穴處,然後再以食、中、環(無名)指指端沿脊柱兩側,自大椎穴向下梳抹至腰骶部,每次7遍,每日1次。配合中藥湯劑扶正治痿湯(蓮子肉、芡實、龜甲、麥冬、黃芪、甘草、當歸、連翹、板藍根、木瓜、山藥、牛膝等)口服。9例患者中痊愈5例,占5556%;好轉3例,占3333%;無效1例,占1111%。療程最短者20天,最長者2個月,總有效率為8889%(石曉軍中藥配合捏脊治療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吉林中醫藥,1990;6:21)。
【典型病例】
胡某,男,38歲。因下肢運動無力,痿軟失用1年半就診。患者於1年半前因受涼而出現發熱、咳嗽、鼻塞、流涕,伴有咽痛。在當地治療7天無效,雙下肢逐漸失去知覺,不能行走,氣短憋悶,伴有大汗出。後轉至省城某醫院,診為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住院治療1年半,病情進入恢複期,回當地治療。症見身體消瘦,神疲乏力,下肢痿軟無力,無痛感,伴有腰脊酸軟,咽幹耳鳴,目眩發落,大便秘結,舌紅少苔,脈細數。診為痿證(肝腎虧損髓枯筋痿型)。處方:鱉甲、龜甲各20克、白芍、牛膝、黃柏、熟地黃各20克,知母、陳皮各10克,幹薑9克,鎖陽6克,木瓜30克,鬱李仁、火麻仁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
次服,配合捏脊療法每天早20遍,晚30遍。15天後,患者雙下肢能在床上輕微活動,雙下肢膝以下有麻木疼痛感,大便正常,其他症狀亦有不同程度改善。上方去鬱李仁、火麻仁。
捏脊療法改為:早15遍,晚20遍。1個月後雙下肢肌力增強,並能站立,扶持下行走數步,但步態不穩。停服中藥,僅用捏脊療法,每日2次,每次20遍,並囑加強下肢功能鍛煉。又治療30天後,患者下肢感覺及運動逐漸恢複如常人,其他症狀亦均消失,隨訪1年未複發(徐振華,王曉梅捏脊配合中藥治療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恢複期病人14例按摩與導引,1996;4:30,31)。
【注意事項】
1治療本病應先明確診斷,再行治療。
2本病初期應與針灸、中藥等結合治療。
十六、虛勞
虛勞是由多種原因所致的氣血陰陽虧損,久虛不複的一類慢性衰弱性病證的總稱。虛勞又稱虛損、勞傷。有關虛勞的論述最早見於《內經》。在曆代的中醫著作中還有“五勞”、“七傷”、“六極”、“幹血勞”、“童子痔”、“內損”、“外損”等名稱。
本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免疫功能失調或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內分泌功能紊亂、造血功能障礙、代謝異常、營養缺乏、神經功能低落和其他係統器官功能衰退性疾病等。
【病因病機】
1稟賦不足,因虛致病父母體虛,胎中失養,喂養失當等因素,為體質不強的主要原
因,可使髒腑失健,氣血不足,陰陽失調,導致形氣薄弱。
2煩勞過度,損傷五髒房事不節,早婚多產,手淫,易使腎精虧虛,腎氣不足,積微成損,積損成傷,而形成虛勞。
3飲食不節,損傷脾胃饑飽不調,嗜欲偏食,營養不良,飲酒過度,均會導致脾胃損傷,影響化生水穀精微,致氣血來源不足,髒腑經絡失於濡養,日久而成虛勞。
4久病大病,耗傷正氣大病者,邪氣過盛,邪客日久,髒氣損傷,正氣難以恢複,而成虛勞。久病而成虛勞者,隨陰陽之偏損及寒熱之偏勝的差異而有不同的情況。如熱病日久,
耗傷陰血;寒病日久,傷氣損陽;瘀結日久,新血不生;或因失血過多,氣隨血耗。慢性病日久不愈,耗傷精氣;或病後失於調理,正氣難複,均可演變為虛勞。
5誤治失治,損耗精氣若寒太過,則損傷脾胃,耗傷陽氣;燥熱太過,則損耗津液,消灼精血;攻伐太過,則既耗陰津,又損傷陽氣。若多次失誤,既延誤疾病的治療,又使陰精或陽氣受損難複,從而導致虛勞。此外,過用金石有毒藥物,或過多接觸有害物質(如放射線等),使陰精及氣血受損者,亦致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