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2
小腿抽搐為癲癇小發作。中醫辨證為肝鬱化火,肝風內動。治療以疏肝解鬱,清熱化痰,平肝熄風為主。
2000年8月的一個上午,有一男一女兩個人走進我的診室。
“周大夫,你好!我愛人的病比較複雜,希望你好好給診治診治。”那個男的走到我跟前說。
“好,請坐下,將你的病情給我說一說。”我對病人說。
“我的病已經3年多了,經常夜間睡覺時小腿抽搐,抽的時候兩個小腿肌肉緊張,疼痛,以左腿為重,常常被痛醒。去過幾個大醫院檢查,起初沒有查出問題來,後來做腦電圖檢查,被確診為癲癇小發作。用過一些抗癲癇的藥,症狀得不到控製。所以來求治於中醫。”
“以往得過什麼病?”我問。
“我現在28歲,在16歲的時候發過一次高熱,那時正上高中,別的病沒有得過。”
“你平時性格脾氣怎樣?”
“我平時脾氣不好。容易氣急上火,而且最近因為病經常精神緊張。”
現症:麵色黧黑,消瘦,舌尖紅,苔淡黃膩,脈弦細略數。
看完病人以後,我讓小龐記錄如下。
西醫診斷:癲癇小發作。
中醫辨證:痰熱內伏,肝鬱化火,肝風內動。
治則:清熱化痰,疏肝解鬱,平肝熄風。
處方:
醋柴胡10g川楝子15g廣鬱金10g枳殼10g
製香附10g夏枯草10g白蒺藜10g當歸10g
白芍20g炒梔子6g川黃連6g旋覆花10g
赭石30g膽南星10g法半夏10g黑白醜各1. 5g
僵蠶10g鉤藤10g木瓜15g珍珠母30g
全蠍3g
水煎服,14劑。
兩周後複診:病情明顯好轉,兩腿抽痛緩解,煩急以及精神緊張也漸好轉,惟夜間仍感心悸。舌尖紅,苔黃膩,脈弦細略數,治療仍遵前法加入生地黃15g,生龍齒15g以加強清心安神。
小龐對此病例大感興趣,病人一走就迫不及待地說:“一般都認為癲癇屬於頑疾,想不到這一病例多方輾轉不見好轉,來這裏中醫治療僅兩周,病情就有明顯好轉,效果之好,真有一點神奇。但不知道周老師是如何把握它的辨治思路的?”
“你是否感覺到我對此病例的治療用方,不像是一般治療癲癇的方法與思路。對嗎?”我問。
“是啊,從這個處方看,更像是治療肝鬱,而不是治療癲癇。”
“我早就說過,中西醫之間對疾病的名稱認識存在差異。西醫對於癲癇的概念較廣,包括大發作,多種多樣的小發作在內。但中醫所說的癇證,主要指典型的大發作。對於缺乏典型表現的小發作,就不能包括在證的範圍之內。比如這一病例,他的症狀表現離癇證甚遠,隻是睡中兩腿抽搐。所以與其說是證,倒不如說是肝風更為確切。從整個病史和證候看,乃由於肝鬱化火,肝風內動所致。因此我沒有采用傳統治療癇證成方,如醫癇丸等加減,而是以治療鬱證的柴胡疏肝散及旋覆代赭湯加減為主。”
“你在治療中是否一點也沒有考慮到癇證的特點?”
“應該說略有顧及:從中醫看來,癇證多與痰密切關聯。明代龔廷賢說:‘癇為痰疾’。所以我在處方裏,在疏肝解鬱、平肝熄風的同時,也加入二醜、天南星、半夏等化痰之品。”
結果:以後在上方的基礎上加減變化治療3個月左右,下肢抽搐基本消失,僅有時有發緊感,又繼續鞏固3個月,症狀完全消失,麵色轉潤白,肌膚較前明顯豐滿,判若兩人,病已完全緩解。
腦梗死
中醫處方用藥切忌簡單堆砌。我們開方,就像做文章
,要有很好的構思。對於血瘀患者,應先考慮三點:血瘀的原因;血瘀的部位;藥物之間的配伍。治療時應疏肝解鬱以去其致瘀之因;上下兼治以去其瘀阻之病變;氣血協同以強化其祛瘀之力。
我兒子的一個同學喬女士,她父親得了急性腦梗死,已經兩個星期了,現正在某醫院住院治療。但經過十餘天的治療,病情進展不大,一家人都很著急。有人建議加用中醫治療。於是她來找我商量。我很快答應了她的請求,決定去某醫院進行中醫會診。
“小喬,請你將你父親的情況先給我說一說,好嗎?”喬女士開車來接我去為她的父親會診。為了趁先了解一些她父親的病情,我這樣問道。
“好的。他發病的那一天,剛午睡後,從床上起來,突然覺得頭腦一陣昏暈,感到站立不住,差一點兒倒在地上。家裏人趕快重新扶他上床。發現他神識模糊,說話不清。我媽看情況不好,趕緊叫急救車送去醫院。入院以後,經過腦CT檢查,診斷為急性腦梗死。”
“現在情況怎樣?”
“入院後的主要治療就是天天輸液,但病情進步不大,現在仍神識模糊,左側肢體活動障礙。”
說話當中,車已經到了醫院門口。
來到醫院以後,先到醫師辦公室,從主管醫生那裏進一步了解病史及病情。據說梗死的部位較廣,有不完全的意識障礙和偏癱。治療主要是防止腦水腫、溶栓以及滴注中藥活血藥,如川芎嗪等。
聽完病史介紹,來到病室查看病人。病人54歲,體質較胖。神識模糊,麵色黃暗,唇紅紫,舌苔淡黃,舌質暗紅,舌能外伸,舌無明顯僵硬現象,脈弦細,左側上下肢活動障礙,肌肉緊張性較高,不能抬腿,但給予刺激有輕度伸縮反應。然後我在病案上記載。
中醫辨證:氣滯血瘀,上阻清竅,下阻絡脈。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宣通清竅,下通絡脈。
處方:通竅活血湯,身痛逐瘀湯加減。
蔥白3寸苦桔梗6g桃仁10g紅花10g
石菖蒲10g遠誌10g川楝子10g廣鬱金10g
枳殼10g黃芩10g炒梔子6g牛膝10g
地龍10g製乳沒各6g炙鱉甲10g土鱉蟲6g
水煎服,7劑。
7天後,喬女士打電話來說:“周大夫,我爸吃了你的7劑藥,病情大有好轉,現在神誌已經清醒,四肢活動也有進步,我想請你再來一次為他看一看。”
“好,下午我有時間。”
等我再來病房的時候,病人的情況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病人盡管說話還不清楚,但已經能夠與我打招呼了,左側肢體活動度明顯加大。看到這些進步,自然是病人及其家裏人甚為高興。
我看病人眼神已較靈活,唇舌紅紫減輕,脈已帶有一些滑象。守原法加當歸10g,赤白芍各10g,以加強活血和血的功效。
結果:上方加減調治兩個月,除左腿仍有輕度活動不利外,沒有其他不適。改用丸劑鞏固。
後來我向徒弟們說起此病例,他們深感興趣。
“這是一個缺血性腦血管意外病例。從中醫來看有瘀血存在,這個不難認識到。但是有的人一聽到瘀血,便在處方中堆砌一些活血藥,沒有章
法。我看在你的方中,活血藥經過精心安排,包含明顯的策略。請周老師為我們講一講。”
“我們處方用藥切忌簡單堆砌。我們開方,就像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