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要言不煩,你幾句話就把我的問題給解開了。”
兩周後我接到章
君的電話:“老周,你的方已經起作用。病人症狀全麵好轉。首先,血尿減輕,一般是15~30/HP,沒有再出現過滿視野,腰痛也減輕,而且還見到有結石排出,你的功勞不小。現在要聽聽你關於下一步的治療計劃。”
“看來情況不錯,但這不過是好的開端,以後要走的路還很長,治療必須堅持下去。處方稍作調整:原方減去青皮,加炒梔子10g,金錢草20g,再予14劑。”
結果:上方加減共用3個月,大部分結石已排出,血尿已很輕微,紅細胞少於10/HP,腰已不痛。
泌尿係感染
泌尿係感染以尿頻尿急為主要表現,在中醫上稱為淋證,治療時須清熱利濕通淋。
中秋之夜,朋友施君一家邀我與老伴去龍潭公園賞月觀燈。在公園內,他找了一家傍水的露天餐館,兩家人圍坐在圓桌周圍。天漸漸地黑了下來,銀盤樣的滿月,已掛在天際,桌子上已經擺滿了菜肴。我們一邊抬頭觀望明月,欣賞著湖中的景色,一邊品味著席上的美肴,感到一種少有的愜意。湖的對麵,彩燈閃爍,鼓樂喧天,我們沉醉在歡樂的氛圍裏。
“周大夫,平時不容易碰到你,今天你難得來我們這裏,趁此之便,我想麻煩你為我把把脈。”在宴席結束的時候,施太太請求說。
“沒問題,請到這邊來,我為你把脈。”
她走過來,在我旁邊坐下,說:“我的泌尿係感染已經3年多了,老是好好壞壞,用過不少西藥中藥,像氟呱酸、三金片等,可總解決不了問題。我想請你為我好好治一治。”
“你現在有什麼症狀?”我問。
“主要是尿頻,一回尿不了多少,這不,剛才不多一會兒就去了兩次廁所了,最近還發展到腰痛,全身乏力,兩腿沉重。”
“排尿時感覺到痛嗎?”
“有,有時小肚子也痛。”
我順手拿過一塊餐巾,把它折疊一下,當作脈枕,為她診脈。她脈象細滑略數,兩尺脈沉。觀其舌,舌質淡紅,舌苔淡黃膩,根部略厚。
“你的泌尿係感染已經到了慢性階段,”檢查完了以後,我對她說,“在中醫看來,屬於下焦濕熱未盡,久病傷腎,腎氣已虛。我為你開湯藥調治。”
“好的,那就請你費心了。”
從餐廳服務員那裏要過一張白紙,我在上寫道:
病因:濕熱困阻下焦,膀胱氣化不利,久病傷正,腎氣已憊。
治則: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補腎強腰。
處方:八正散、三妙散、腎著湯加減。
萹蓄10g瞿麥10g車前子10g蒼術10g
黃柏10g牛膝10g獨活10g桑寄生15g
肉桂6枚白術10g茯苓10g補骨脂10g
金錢草20g杜仲10g
水煎服,7劑。
施君見我開好方,就拿過去認真地看起來。
“我看過以前別人為她開的方,用了許多清熱利濕解毒的藥,像車前子、澤瀉、蒲公英、敗醬草等,用來用去起色不大。我雖外行,但我也看得出來,你的方開得比較全麵。病久了多半身體會虛,在你方中,有清有補,合理搭配,更合她的病情。”
1周以後,施太太拿著我上次開的方到門診來複診。
一進門就說:“你的方真管事,吃了一個禮拜的藥,我病好了一多半。尿頻尿痛比以前好多了,腰幾乎不痛了,身上輕鬆多了。”
“小便化驗了嗎?”我問。
“化驗了,結果也有明顯好轉,以前尿裏白細胞常有幾十個,現在隻有六七個了。”
我看其兩尺之脈已起,麵色亦見好轉,可見餘邪雖未盡,正氣漸複。於是將原方稍作調整繼服:上方去補骨脂加土茯苓20g,川續斷10g,14劑。
“你的病時間已長,治療起來並非輕而易舉,見效雖快,根治尚需時間。希望你能堅持服藥,爭取治愈。”
“需要多長時間?”
“估計需要2~3個月。”
“好,我一定堅持到底。”
等病人離開以後,小龐問:“急性腎炎和泌尿係感染都是泌尿係統常見病,從病因上看都有熱毒。但我看你處方用藥有很大區別,不知其病機和治療原則有何不同?”
“二者症狀表現不一,急性腎炎以血尿、浮腫為主要表現,在中醫主要歸為尿血證;泌尿係感染則以尿頻、尿急或淋漓不盡為主要表現,主要屬中醫的淋證範圍,治療以清熱利濕通淋為主。”
“我感到在你的方裏,雖然有清有補,有寒有溫,但都能協調一致,相反相成,這是取得良好療效的關鍵。不過我還想聽一聽你的選方用藥思路。”
“方藥配伍確實很重要,其中學問很深。此病例寒熱錯雜,虛實相間,所以需要寒溫並用,清補兼施。關鍵是選方以及藥物配伍:我們所選基本方以及加減用藥,都是針對下焦濕熱;補虛方麵,雖說是健脾補腎,在邪氣仍盛時,用藥不能滋膩。”
“但為什麼方中采取寒溫並用?”
“這是疾病性質所決定。因為其病是濕熱。對於濕熱的治療,多半需要寒溫並用,化濕需溫,清熱需涼。”
“你選三妙散與八正散相配治下焦濕熱甚妙。但為什麼說是腎陽虛而不是腎陰虛呢?”
“這也是濕熱證發展規律所決定:濕是陰邪,易於傷陽之故。陰邪為病,忌用陰柔滋膩之品,故補陽不能用金匱腎氣丸。”
“我越來越感到要開一個好方實在不容易。”
結果:病人服藥兩個月,症狀消失,小便檢查轉陰,臨床治愈。
小兒遺尿
小兒夜間尿床,西醫稱作遺尿,但中醫稱作尿床,而不能稱作遺尿。因為中醫所說的遺尿另有所指,即小便失禁,如《黃帝內經》所說:“膀胱不約為遺尿”。而尿床病表現在夜間尿床,白天並無小便失禁。
一個四十多歲的婦女,帶一個十來歲的女孩走進診室,來到我跟前。
“周老,我的孩子有尿床的毛病,老也治不好。我是慕名而來,聽人介紹你治得好”
“那就請你說一說你孩子的病情。”
“這孩子9歲,從小就有尿床的毛病,每天晚上都尿,少則1次,多的時候一夜尿床兩三次,可是不擋吃不擋玩,也沒有什麼不舒服,就是有點發懶,老沒有精神。”
“以前都怎麼治療了?”
“上西醫那裏看,他們說沒有特別治療方法;後來又去找中醫,紮過針,吃過中藥,效果不明顯。”
我看患兒麵色黃暗,缺乏光澤,但雙目有神,舌苔薄白,舌質淡紅,脈沉細,檢查完病人,我讓學生記錄如下。
西醫診斷:遺尿。
中醫診斷:尿床。
中醫辨證:腎氣不足、下元不固。
治法:補益下元、固腎縮尿。
處方:五子衍宗丸加減。
熟地黃10g山茱萸10g懷山藥10g補骨脂10g
菟絲子10g炒知柏各6g女貞子10g墨旱蓮10g
金櫻子10g覆盆子10g石菖蒲6g芡實6g
炮附片6g五味子10g白果6g
水煎服,14劑。
事後學生甲問:“周老師,遺尿和尿床有什麼區別?”
“這是中西醫之間的疾病名稱不同。小兒夜間尿床,在西醫稱作遺尿,但中醫稱作尿床,而不能稱作遺尿。因為中醫所說的遺尿另有所指,即小便失禁,正如《黃帝內經》所說:‘膀胱不約為遺尿’。而尿床病表現在夜間尿床,白天並無小便失禁。”
“都說小兒是稚陽之體,陽氣偏旺,臨床熱證居多。但我看在此方中,重用補益,且有補陽的藥物,會不會助熱上火?”學生乙問。
“這是治療小兒尿床的特殊規律。一般來說,小兒確實多火,治宜清涼。但小兒虛寒之證亦不少見。總之一切要服從於證,當清則清,當補則補。尤其是尿床,多屬虛寒,幾乎無一例外地需用補法。我現在為你們解釋一下方藥配伍:熟地黃、山茱萸、懷山藥滋補腎陰;補骨脂、菟絲子、炮附片溫補腎陽;炒知柏清下焦相火,以防溫藥助熱;女貞子、墨旱蓮、金櫻子、覆盆子、芡實、五味子、白果補精固澀以固腎縮尿;用石菖蒲一味利心竅,使小兒易醒。這是補澀兼施的例子。“
“在處方中好像是陰陽雙補,對嗎?”學生丙問。
“尿床屬於腎虛的多為腎陽不足,當用溫補。要知陰陽互根,在補陽時必須在補陰的基礎上補陽。”
“這應該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實際反映。”學生甲說。
兩周後複診:尿床有所減輕:一般每晚尿床1次,偶有也有一夜不尿的時候。脈仍沉細,手足發涼。陽虛未複,上方加肉桂6g繼服。3個月後,尿床基本控製,僅偶爾尿床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