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附錄(5)(2 / 3)

在鄧柯城內一個土司家裏,我軍召開了師作戰會議,決定從154團抽1個排的兵力在渡口上遊進行夜間偷渡,偷渡成功後,迅速解決渡口守敵,不準一個漏網,然後打3發信號彈,大部隊立即渡江。10月5日午夜,戰士們抬著牛皮船和木船朝渡口走去。

這天,正是農曆九月初,沒有月亮,隻有幾顆稀疏的星星在不斷地眨著眼睛,百十米以外,就很難看清人的影子。羊腸小道掛在荊棘叢生、石壁瞵峋的崖岸上,十分難走。不用說抬著這樣笨重的船,就是徒手行走也十分危險,稍不小心就會掉進急流滾滾的金沙江。

指戰員們手拉著手,肩並著肩,半拖半抬,簇擁著牛皮船和木船在暗夜中向金沙江移動。手擦傷了,腳碰破了,沒有一個人吭聲,終於把笨重的船隻抬到了江邊。

船在洶湧的波浪中顛簸前進,岸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渡船上。突然,一個巨浪朝一隻牛皮船打去,牛皮船轉著圈被掀到l米多高後往下滑出10多米,眼看就要撞在礁石上。正在這時,一個戰士機靈地用木槳往礁石上一點,牛皮船又轉著圈離開礁石朝對岸駛去,岸上的人才鬆了口氣。

渡船駛過江心以後,就消失在夜幕裏了。52師師長吳忠、副政委陳子植在岸上靜靜地等待著。半個小時過去了,1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聽到對岸的動靜。可是,除了江濤的轟鳴外,什麼也聽不到。吳忠正在焦急萬分的時候,對岸上空接連升起了3顆信號彈,劃破了天空,大家才如釋重負。吳忠高興地說:“好!天一亮部隊就開始渡江。”

渡船回來後,劃船的戰士告訴師領導,對岸的敵人已於頭天下午逃跑,我軍未費一槍一彈就占領了西岸敵人的江防陣地。

左路部隊於10月7日在崗拖渡江,駐守在同普、崗拖一線的敵人,以嚴密的火力網阻擋我渡江部隊。我軍戰士英勇頑強,在火力掩護下,劃著牛皮船,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強渡猛攻,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浴血奮戰,我第一批渡江戰士終於突破敵人的防線,躍上西岸。敵人如驚弓之鳥,狠狽向昌都逃竄。

我各路部隊渡江後,按照預定的路線,向昌都挺進。

開始幾天,部隊行動比較順利,後來越走困難越大。氣候惡劣,空氣稀薄,大雪封山,道路艱險,不少地方甚至無路可走。部隊帶的給養不多,有的分隊已經斷糧。資本家做的代飯粉因偷工減料,不符合質量,發黴變質,不能食用。犛牛隊一時又跟不上來,饑餓嚴重地威脅著部隊。

在這種情況下,部隊各級領導一方麵加強政治思想工作,鼓勵大家發揚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頑強精神,度過難關;一方麵號召大家節約用糧,互相支援,組織人力采集代食品。156團的不少戰士餓得昏倒了,醒來後,喝幾口水,吃幾把雪,又一步一喘地繼續前進。

10月14日,我軍到達生達。駐守該地的敵人第3代本,已在我軍到達之前聞風逃竄。為了追殲逃敵,師首長命令156團派出偵察排乘馬疾進,抓住敵人不放,其他部隊晝夜不停地前進。

一天下午,部隊走到崎嶇的山間小路上,突然前麵的人停了下來。前衛部隊的同誌們告訴師首長:偵察排在海拔5000多米的小烏拉山腰上同一股敵人打上了。

“立即消滅這股敵人。”師首長大聲命令著。

饑餓和疲勞的戰士見到了敵人,頓時精神振奮,鬥誌昂揚。炮兵接到命令,迅速占領了山頭,“轟隆、轟隆、轟隆”,十幾門炮同時發射,敵人連同他們據守的臨時工事一起坐上了“土飛機”。我軍的機槍、步槍子彈暴雨般地一齊傾瀉在敵人的陣地上。正當敵人被打得暈頭轉向時,我156團的戰士們像猛虎一樣撲上山腰,占領了敵人的陣地。敵人狼狽潰逃,小烏拉戰鬥勝利結束。

第二天,天灰蒙蒙的,很快又要下大雪了。戰士們收拾好帳篷,每人喝了兩碗野菜粥,開始翻越兩天前就看到的大雪山。

山上的積雪很厚,上麵一層是剛落下來的雪花,底下是堅冰,加上山坡陡峭,行動更是困難,半山以上簡真無路可走。部隊就組織人用鍬鎬掘開凍冰,一邊開路,一邊前進。戰士們扛著炮彈、炮身、馱子,前拉後推地往上爬。

越往上走,山勢越陡,空氣越稀薄,人們的胸口上好像壓著大石頭,走幾步就得停下來喘喘氣。部隊快到山頂時,突然下起了鵝毛大雪。狂風把雪片卷到半空中,飛舞了一陣,又猛烈地傾瀉下來,人幾乎睜不開眼。指戰員的身上全白了,外衣結了一層冰,一敲“嘣嘣”發響。大家穿的衣服本來就不多,剛才爬山時由於一身汗,現在雪越下越大,風越刮越猛,凍得大家的牙直打架,手腳也麻木了。但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堅持就是勝利!

下午2點鍾,部隊頂著風雪登上山頂。大家多高興啊,抬頭遠眺,一片奇景呈現在眼前:茫茫的西藏高原,千裏冰封,萬裏雪飄,連綿起伏的群山,像一條條競相舞動的銀蛇直奔遠方。指戰員們無不為祖國有如此壯麗的山河而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