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大軍在西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像一把把鋼刀直插昌都。左路偵察營、工兵營於16日在足雍以西15公裏處殲敵百餘人後,迅速向昌都攻擊前進;中路擔任小迂回的155團於16日以木排強渡紮曲渡,晝夜兼程向洞竹卡攻擊前進,於17日攻占洞洞竹卡,殲守敵一部後向昌都疾進;右路迂回的154團、師騎兵偵察連,從鄧柯渡江後,經玉樹西南與騎兵支隊會合,出敵不意殲滅甲藏卡、類烏齊的守敵後,立即向恩達進擊。
南線兄弟部隊157團於七八兩日分批渡江,從兩翼遷回,鉗擊寧靜之敵。12日,迫使敵第9代本主官格桑旺堆率官兵400餘人起義。15日向幫達、八宿方向疾進,堵截昌都之敵南逃。
此時,我雲南部隊已占領土門、鹽井,勸降地方民團500餘名。新疆部隊已翻越昆侖山,正向改則地區推進。
被我人民解放軍擊潰的昌都外圍之敵,惶惶若驚弓之鳥,急急如漏網之魚,狼狽逃進昌都。昌都守敵麵對大軍壓境的局勢,如坐針毯,驚慌失措。
為了防止昌都守敵西逃,我軍一方麵命令右路迂回部隊迅速搶占恩達,阻敵退路;一方麵命令156團9連作為解放昌都的前衛連隊。
右路迂回部隊接到命令後,在154團掉隊1/3,騎兵支隊跑垮戰馬300餘匹,隻剩騎兵百餘人和棄馬步行的百餘人的情況下,以日行85公裏的速度於18日先敵4小時搶占了恩達。
156團9連接到命令後,急行軍60公裏,於19日上午到達昌都,迅速占領了昌都城東的山頭,控製了整個市區。
我各路大軍對昌都向心進擊,對守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昌都守敵見大勢已去,一部棄城西逃,一部隻好放下武器投降。棄城逃跑之敵剛到恩達,就遭到我右路軍的阻擊。他們一發現退路被切斷,就掉頭向南,退到拉貢拉時,又受到我騎兵的阻擊。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敵人隻好躲進了拉貢拉以東的竹角寺山溝裏。
當我52師參謀長李明帶著部隊搜山到竹角寺時,發現敵人正在森林中向天祈禱。經偵察發現昌都西逃的敵人都躲在這座寺廟和附近森林中。我軍迅速占領有利地形,把敵人包圍起來後,立即組織一些人向他們進行陣前喊話,宣傳我黨我軍的政策。
在我強大的政治攻勢和軍事壓力下,新任昌都總管阿沛·阿旺晉美率2700餘名官兵和英、印特務放下武器,向人民解放軍投誠。
昌都戰役從我軍發起進攻之日算起,曆時18天,經過大小戰鬥20餘次,全殲昌都邊使總署及3、7、8、10等6個代本全部和2、4、6代本大部,並爭取第9代本起義,共殲敵5700餘人。昌都戰役的勝利,基本上消滅了藏軍,粉碎了帝國主義和親帝分裂主義分子妄圖分裂祖國的政治陰謀,對於統一祖國,和平解放西藏,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在我軍的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十一、高原放歌——西藏和
平解放
西藏雄踞中國西南邊陲,平均海拔4000多米,境內的喜馬拉雅山素有“世界屋脊”之稱,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近代以來,西方殖民主義者不斷插手西藏內部事物,企圖把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新中國成立後,實現了西藏和平解放,中央政府積極幫助西藏進行民主改革和各方麵建設。然而,西藏上層反動集閉在外國勢力的支持和操縱下,大肆進行分裂祖國的活動,陰謀實現“西藏獨立”。打擊外國侵略勢力和西藏民族分裂勢力,堅決維護祖統一,是人民解放軍義不容辭的責任。
唐朝的文成公主遠嫁吐蕃鬆讚幹布,留下千古美談,西藏為中國不可分割領土當為不爭之論。解放軍頂風冒雪進入雪域,譜下一曲戰天鬥地的壯歌。
進軍西藏的決策
半個世紀以前,在祖國大陸的雪域高原上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事件。西藏從帝國主義侵略奴役和封建農奴製度的桎梏下擺脫出來,一個半殖民地的封建農奴製社會實現了曆史性的跨越。
1949年,毛澤東為新華社起草的《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明確提出“達到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國,實現統一的民主和平”的目標,西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但西藏何時解放,當時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未知數。如果暫緩解放西藏,一是對治川有利,二是可給部隊一個休整的機會。而實際上那時解放四川的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和第一野戰軍十八兵團等),已分別在川東、川北、川南、川西和西康省駐防,並分工擔負地方革命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