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以長期建設的決心建設西藏的思想。……必須樹立對西藏人民,對革命事業極其負責的長期建設西藏的思想,求得在一定時間之內,把西藏建設出一個初步繁榮的規模。
二、加強各級黨委領導,整訓幹部,改造領導作風。
第一,認真切實執行中央指示——整訓幹部,克服官僚主義,遊擊主義的領導作風,樹立深入聯係群眾的、細致調查研究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領導作風。通過每個階段的總結工作,檢查黨委的領導作風,來進行這一工作。
第二,加強黨委領導,經常保持黨委組織的健全,黨委工作上要有分工,有計劃、有檢查、有總結,真正做到集體領導的地步。
第三,要鞏固建支運動的成績,並通過各項工作來進一步地建設支部,把普遍進行黨員教育、訓練支委、組長和積極分子與建設支委內部各部門的工作,結合中心工作進行審查等,作為今後建支的經常工作。
三,開展自上而下的團結互助創模立功運動。
進軍西藏是個艱巨任務,對全體指戰員和黨內外各級組織,都是個絕大考驗,要更好地發揚革命英雄主義,樹立正氣,克服困難就必須進—步開展團結互助創模立功運動。
第一,此次團結互助,創模立功運動,要抓緊連排班模範單位和幹部立功、黨員立功兩個環節。一個營創造兩個模範連,營委及營幹又發揮其領導作用時,即給予模範營的光榮稱號,幹部立功主要是抓緊連以上幹部,過去不少幹部認為立功是鼓勵戰士和下級幹部的事,“自立不立功還不是一樣工作。”不屑於立功是錯誤的,應予糾正,幹部立功的多少特別是營以上幹部立功的多少,同樣是各級黨委對立功運動有無正確認識的最好見證。
第二,模範單位及個人立功條件:
根據過去評功經驗,立功條件不應過分具體,事實上行動過程中會發生許多新問題,今後評功須從群眾工作水平出發,選舉功臣,不能以機械的具體條件去評判多種多樣的人員的功績,因此特提出下麵幾個重點,作為單位及個人立功的主要方向。
1完成戰鬥任務、工作任務方麵。
2克服困難方麵(包括愛護物資,建設生產等)。
3執行政策紀律方麵。
4團結互助人馬健康鞏固部隊方麵。
5活躍部隊文化學習方麵。
第三,獎勵與批準辦法:一如過去即軍獎營連及特等功,師獎排及一等功,團獎班及二等功,營獎三等功,且須和支部的好壞、思想意識的好壞結合起來評定,並按工作階段即評即結即獎。
以上隻是按工作的大段落規定,在一定時期之內,師亦可獎模範連,團亦可獎模範排,靈活執行。
以上是進軍政治工作的三大任務及為完成這三大任務必須切實執行的三項主要工作。它如開展連隊編唱運動,大力組織進軍寫作以加強對外宣傳,以及注意新區防諜保密,及時揭發謠言,組織幹部搞好收容工作,消滅文盲,爭取堅持文化教育製度等。
根據今後部隊相當分散行動及進入康藏地區後,必然發現許多新情況的特點,必須重視調查研究,加強請示報告製度,反對—切無組織無紀律的現象。迄今為止,不重視請示報告,無組織無紀律的現象仍然存在,某些單位更為嚴重,有問題不請示不報告,部隊思想情況、工作情況和黨委綜合報告極少,即有報告亦不及時,事實上是拒絕領導的表現,這將使整個領導意圖無法貫徹,對工作危害至深且巨,必須迅即糾正,今後一切簡報和綜合報告均須按時送達各有關部門,不得有所違誤,這是改進工作,及時糾偏貫徹領導的重要依據。
最後各級黨委,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政治幹部,必須具有堅韌不拔的工作毅力和對上不叫苦,不埋怨,對下深入,勤於鑽研的工作作風,以求工作的進步提高。
六、西南軍區昌都戰
役的基本命令
(1950年8月26日)
一、藏軍現以其主力七個代本,位於昌都為中心的周圍地區,積極備戰企圖阻止我解放西藏。其具體分布計昌都六百餘人,崗拖、同普、江達(金沙江西岸)地區五百餘人,昌都、鄧柯間之生達地區三百餘人(外民兵八百餘人),類烏齊、丁青、窮波(昌都西北)一線約二千人,寧靜、鹽井地區約五百餘人(外民兵二百餘人),另尚有民兵約三千餘分布於波密區及恩達西洛隆宗、碩督等地及囊謙邊緣地區,以上包括民兵在內共八千入藏軍,其餘部隊則分布於拉薩,黑沙、日喀則、江孜等地。
二、我為殲滅藏軍主力於昌都及其以東之恩達、類烏齊地區,占領昌都,打下明年進軍拉薩解放西藏之基礎,特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