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住院部裏的那些事2
$第七節 就醫大忌4:對治療過程一問三不知
夢遊不是問題,問題是,在什麼情況下夢遊――題注
我們住院治療和在門診治療,其過程雖然會有所不同,但在一些大的需要注意的問題上,卻是基本相同的。可奇怪的是,大部分患者在門診治療時,對自己的用藥、檢查以及需要注意什麼等等情況往往都能做到了解詳細,清楚明白,而大部分的住院患者卻在自己的整個治療過程中,習慣處於一種懵懂不清,一問三不知的就醫狀態。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在門診治療,患者必須親自去做各種化驗檢查,取各種檢查結果,包括去藥房取藥,再去治療間找護士輸液,這些過程都需要患者親力親為,所以會對自己整個的就醫情況比較清楚,而一旦住進了醫院,患者就會對終日圍繞在自己身邊的醫護人員有了心理依賴,加上不用自己取藥,不用自己拿檢查結果……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會由護士完成,結果,反倒縮小了患者的知情範圍與知情渠道。
於是,我們在看望某位正在住院的朋友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對答:
“今天怎麼樣,好點了沒?”
“還那樣,一天輸好幾瓶,白的白,黃的黃,也不知道是些什麼玩意,液體一輸就是一天,都快躺成床上的木乃伊了。”朋友苦著臉,指指旁邊還在繼續滴注的那瓶液體。
“你不是吧?都住了七天醫院,還不知道自己用的是什麼藥?”
“醫生護士都跟我說過,可我沒記住嘛,其實無所謂啦,反正就這100多斤的肉放這兒了,由他們折騰去。”
“說什麼呢你,身體可是自己的呀。對了,你最近有沒有化驗血脂?結果怎麼樣?”
“前天抽了一回血,也不知道是不是化驗血脂的,至於結果,呃,沒聽說。”
“……”
看來,這位純粹是把住院當夢遊了。
現在,還是讓我們來仔細看看,在住院期間,自己應該要了解和注意哪些與治療有關的項目:
1.治療期間的飲食要求
有些疾病對飲食的要求較為嚴格,比如糖尿病、腎病、消化道出血、腹瀉等等,它們對飲食的要求都各不相同,不經醫生的許可,患者和家屬不能隨意改變飲食種類。而一些普通患者,則對食物沒有過多的講究與忌口。下麵,是一些臨床上常用的飲食種類:
——治療飲食
我們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往往會因治療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烹調方法來改變食物,並透過增加或者減少飲食來調整某些營養的攝入,這種飲食,通常叫作治療飲食。比如產婦及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就需要供給高熱量、高蛋白飲食;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人要禁入有刺激性和增加胃酸分泌的飲食;高血脂病人要限製脂肪飲食等。
——普食與軟食
普食,是指與正常人相同的普通飲食,是一般住院病人的主要飲食種類。主要適用於住院病人中那些無特殊飲食限製,消化功能正常,疾病處於恢複期、不發燒的病人。
軟食是指那些細軟、易消化、無刺激性、不易引起脹氣、含纖維少的食物。軟食的主食有軟米飯、麵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等。副食可為蛋類、肉類、雞鴨魚、豆製品及含纖維少的蔬菜,做時要切碎煮爛,忌用油炸和強刺激性調味品。軟食主要用於消化不良、疾病恢複期或咽嚼困難的病人,傷寒、痢疾、急性腸炎等恢複期病人,肛門、結腸、直腸等術後病人和老年病人。
——半流質與流質飲食
半流質飲食是以半流體食物為主所的飲食,易於吞咽和消化。其主食主要有稠粥、爛碎的麵條、牛奶、蛋羹等;副食可用菜泥、肉泥、軟丸子等。切忌不要食用烙餅、煎炸、含纖維多的蔬菜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半流食要注意補充維生素,每日5餐較為適宜。主要適用於發燒、體弱的患者,消化道疾病如腹瀉、消化不良、傷寒、痢疾等患者,口腔疾病、耳鼻喉科患者,外科手術後的病人和咀嚼吞咽有困難的患者等。
流質飲食是指全流體食物,具有極易吞咽和消化的特點。適用於高熱、急性傳染病患者,病重體弱和胃腸道或其它大手術前後的病人,口腔、食道疾病和各種原因引起的咀嚼、吞咽困難的病人。流食要少量多餐,每餐約300毫升左右,每日6餐較為適宜,也可以根據病情和醫生的要求決定。但是要注意,流食的熱能較低,不適合長期使用。
——特別飲食
特別飲食是指根據病情需要,由醫生特別選定的飲食。其中包括給予補充和限製含某營養素的食品,常用的有高鈣與低鈣飲食,高鉀與低鉀飲食,高鈉與低鈉飲食,高磷與低磷飲食,高鐵飲食以及高蛋白與低蛋白飲食等。
2.病情突然出現變化,該找誰?
在住院期間,每位患者都有自己固定的主管醫生和責任護士,他們承擔著為患者提供主要診治服務的工作,因此,當病情出現變化時,可以直接向他們反映。到了晚上,則可以向值班的醫生、護士反映。
3.認真詢問與記錄
每天,主管醫生都會例行查房,為患者做體檢,解釋病情,同時會告知患者所做的各項檢查的結果,這個時候如果有什麼問題,要及時提出,並認真記錄相關的一些檢查結果。醫生在為患者製定治療方案的同時,會告知患者將對他使用什麼藥物,為什麼要用這些藥,它的功能和副作用是什麼,患者也一定要在這個時候認真傾聽,仔細記錄、牢記。在上級醫師查房和責任護士為患者做衛生宣教時,要認真詢問一些自己關心但又有些難以理解的事情,清楚地了解醫生的治療意圖與治療目標。
4.不滿意怎麼辦?
如果在住院治療過程中對某事或者某人的行為難以理解,心生不滿,可以向科主任、科護士長投訴,如果他們沒有解決,或者不能給我們一個可以接受的解釋與處理,可以直接找醫務處進行投訴,與醫德醫風有關的事情可以找負責行風評議的科室與部門。如果依舊無法得到滿意答複,可以向醫院的上級部門進行投訴。
當然,你也可以先打投訴電話,講明情況,等待醫院有關部門進一步的取證和處理意見。至於處理投訴糾紛的電話號碼,它是院務公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會被公布在醫院的公示欄裏,很容易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