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支隊突圍後,擔負斷後任務的兩個中隊約60人,卻沒有隨主力部隊過江,而是返回了根據地雀衣坪子。1月27日,敵酋顧介侯、蘇紹章率部1000餘人開始血洗雀衣坪子,據守在6家院落的遊擊隊員分別予敵迎頭痛擊,並利用熟悉地形和甘蔗林襲擊,共斃傷敵40餘名。戰鬥至31日,遊擊隊擊斃敵副營長以下100餘人,但終因寡不敵眾而被各個擊破,30餘名遊擊隊員僥幸突圍,27名被俘的遊擊隊員慘遭敵人殺害,其中有7名共產黨員。在血腥鎮壓的同時,敵人還奸淫擄掠,放火燒毀了許多遊擊隊員和無辜群眾的房屋數百間。
在雲南巧家縣蒙姑鎮,龔成林與李逸意外相逢。二人研究認為,必須與雲南黨組織和解放軍取得直接聯係,以便配合解放軍解放西昌。於是,龔成林和李逸在2月初先後到昆明,共同向雲南省委副書記鄭伯克彙報了金江一、二支隊的情況,並請求給中共西南局、西康區黨委發電報聯係,後得到了原西昌工委書記、時任西康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黃覺庵的證實,接通了組織關係。這時,中共軍委和西南軍區決定,由進入雲南的二野四兵團44師和川西的一野184師發起南北夾攻、解放西昌的戰役,龔成林立即返回第二支隊傳達上級指示,李逸留在昆明接受任務。二野四兵團司令員陳賡專門接見了李逸,聽取李逸的彙報後,對金江支隊的武裝鬥爭給予了熱情的讚揚和鼓勵,並決定金江第一支隊、第二支隊配合44師進軍西昌。李逸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在受領任務後,帶著40多名自願參加金江支隊的昆明熱血青年,乘車日夜兼程趕回金江第一支隊的駐地。
1950年3月中旬,解放西昌的戰役開始了。金江第二支隊密切配合解放軍44師130團參加解放會理的戰鬥,3月22日,第二支隊直屬中隊跟隨該師130團從隆街過江,經薑驛、河口、鳳山營等地向會理突襲,一舉消滅了會理守敵蘇紹章反動武裝,其餘的國民黨殘兵敗將紛紛潰逃,23日,會理縣城迎來了解放。第二支隊主力從白馬口過江,經通安、彰冠直插會理,在鬆毛棚螺螄塘殲敵兩個營,俘敵250多人,斃敵20多人,於24日進入會理縣城。上級決定,第二支隊除少數人給解放軍帶路北上西昌外,其餘全部留駐會理,成立了中共會理縣臨時工作委員會,龔成林和130團政委盧路分別任正、副主任,維護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準備接待南下同誌的到來。國民黨軍從會理潰逃前,在白馬廟附近殺害了王培舜、康秉崇、張樹仁等遊擊隊員,他們有的是執行偵察等秘密任務,有的是掉隊後尋找部隊而被捕的,敵人垂死掙紮的暴行使廣大群眾無比憤慨。
3月18日,金江第一支隊與解放軍44師132團從雲南會澤縣白霧鎮出發,頂著30多度的氣溫經過兩天急行軍到達巧家縣城,隨後過江擊潰國民黨軍朱光祖師,23日解放了寧南縣城。24日,敵人妄圖利用白水河天險構築工事,阻擋解放大軍前進,第一支隊的遊擊隊員熟悉地形,帶領解放軍走小路過白水河,從東岸登山,直插普格縣城。敵軍恐退路被截,不打自潰。26日,第一支隊與解放軍132團在大箐梁子再次擊潰敵人,並於27日抵達西昌城郊。29日,金江第一支隊在李逸等領導人的率領下,與各路解放大軍會師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