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神經與精神常見疾病藥膳精選(1 / 3)

第七章 神經與精神常見疾病藥膳精選

一、腦卒中後遺症

腦卒中是指一種急性非外傷性腦局部血供障礙引起的局灶性神經損害。臨床上表現為起病急驟,常以口眼斜,語言失利,意識障礙,甚至昏仆,半身不遂,不省人事為其主要特征。腦卒中又稱腦血管意外,國內外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腦血管病、心血管病和癌症為65歲以上人群三大重要死亡原因。我國腦卒中(主要是指腦出血和腦血栓等)的發病率高居世界前列,且呈現越往北越高的態勢,男性高於女性。並認為嗜煙可誘發腦血管意外的發生,膽固醇(血脂)的增加與腦卒中的增加是成正比。血壓,特別是低壓(即舒張壓),它與腦卒中的發生、死亡有明顯聯係,血壓越高,危險因素越大。

對本病具有治療作用的廉便靈驗又美味的藥膳如下。

(一)絞股藍紅花茶

【精心備料】絞股藍100克,紅花50克,綠茶20克。

【照譜掌勺】將焙幹的絞股藍、紅花研成粗末,與茶葉混合均勻,瓶裝備用。上、下午各取10克,放入有蓋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0分鍾後開始飲用。

【服食方法】當茶頻頻飲用,當天服完,一般可衝泡3~5次。

【功效主治】益氣活血。主治氣血虛滯型腦卒中後遺症,症見半身不

遂,肢軟乏力,或肢體酸痛麻木,短氣少言,懶動乏力,舌質有紫點或紫斑,舌苔淡白,脈細澀。

專家評介

絞股藍又稱“五葉參”,有南方人參的美稱,含有豐富的人參皂苷,所以有相似人參的補氣強身的功效。紅花活血化瘀,通經脈。近代實驗研究證實,紅花可興奮心髒,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與絞股藍配伍後,通過益氣活血作用,能有效地促使偏癱康複。筆者近十年臨床觀察,本藥膳方的功效優於大活絡丸、華陀再造丸,並對冠心病等心髒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二)丹參綠茶

【精心備料】丹參10克,綠茶3克。

【照譜掌勺】將丹參洗淨,曬幹,切片,研成粗末,與茶葉混合均勻,放入有蓋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0分鍾後即可開始飲用。

【服食方法】當茶頻頻飲用,一般可衝泡3~5次。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主治氣血虛滯型腦卒中後遺症。

專家評介

丹參擅長治療瘀血引起的多種病症,尤其對防止腦血栓形成,促進腦卒中後遺症偏癱機體的康複和改善患肢症狀等方麵,有特殊的功效。近代實驗研究證實,丹參所含的丹參酮、丹參素能顯著增加毛細血管網數,加速血流,從而增加局部循環的血液灌流,並促進側枝循環的建立,使微循環功能恢複。此外,丹參還能降低血漿乳酸含量,對改善細胞缺氧所導致的代謝障礙有較好作用。經臨床觀察,本藥膳方對腦卒中偏癱、冠心病心絞痛、脈管炎、肝脾大均有較好療效。

(三)黃芪雞血藤蜜飲

【精心備料】炙黃芪30克,雞血藤30克,蜂蜜30克。

【照譜掌勺】將黃芪曬幹,切片,蜜炙。雞血藤切片,曬幹,與黃芪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去渣取汁,兌入蜂蜜攪勻即成。

【服食方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主治】益氣活血,舒筋活絡。主治氣血虛滯型腦卒中後遺症。

專家評介

炙黃芪擅長補氣,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所以治療氣血虛滯型卒中偏癱時常以黃芪為主要成分,中醫名方“補陽還五湯”便是以黃芪為主藥。雞血藤行血兼補血,並可舒筋活絡,與黃芪配伍後,治療卒中後血脈瘀滯、氣血虛弱、肢體麻木癱瘓,療效更為理想。

(四)當歸川芎粥

【精心備料】當歸15克,川芎15克,粳米100克。

【照譜掌勺】將當歸、川芎洗淨,切片,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與淘淨的粳米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用小火煨煮成稠粥,粥成時取出藥袋即成。

【服食方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主治氣血虛滯型腦卒中後遺症。

專家評介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雙重功效,補中有動,行中有補,所以有“血中聖藥”之美稱。實驗研究發現,當歸水提取物能擴張腦血管和外周血管,增強血流量,改善微循環,使血流速度加快,血細胞解聚,液態改善。川芎行氣活血,善治氣滯血瘀病症。近代實驗研究發現,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具有擴張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強心肌收縮及左心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並能抑製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延長特異性血栓和纖維蛋白血栓的形成時間。本藥膳方無論從中醫傳統理論認識、臨床療效觀察,還是從現代科學研究方麵看,都是治療腦卒中後遺症不可多得的佳方。

(五)桃仁紅棗餅

【精心備料】桃仁50克,大棗(紅棗)300克,麵粉500克,白砂糖100克。

【照譜掌勺】將麵粉發酵,擀成麵皮。桃仁去皮,研成細粉。大棗燒爛後去核,與桃仁粉、白砂糖混合均勻,並鋪在兩層麵皮之間,上鍋蒸熟後切成小塊即成。

【服食方法】早晚當麵點服食,2日內吃完。

【功效主治】補氣健脾,活血化瘀。主治氣血虛滯型腦卒中後遺症。

專家評介

桃仁活血化瘀力量頗強,目前市場有袋裝桃仁出售,現代科學研究提示,桃仁提取液能使腦血管及周圍血管流量增加,所以桃仁對腦卒中偏癱有效,輔以大棗健脾補氣,推動血液循環。本藥膳方寓治療於膳食之中,頗受患者歡迎。

(六)海參粥

【精心備料】海參30克,粳米100克。

【照譜掌勺】將海參用溫水泡發,洗淨,切成小塊,與淘淨的梗米同入鍋中,加生薑絲、蔥末、清水適量,先以大火煮沸,再改以文火燉煮至海參熟爛,粥稠黏即成。

【服食方法】上下午分服。

【功效主治】滋補肝腎。主治肝腎虧虛型腦卒中後遺症,症見手足軟弱偏癱,酸麻不仁,下肢肌肉萎縮,神情呆滯,口中流涎,語聲不出,頭暈目眩,舌質紅潤,脈細。

專家評介

海參為高級滋補品,素有“海中人參”之稱,擅長滋補肝腎,益精養血,筆者在多年臨床中,常用本品作為肝腎虧虛型卒中偏癱的滋補藥膳,經觀察有良好的輔助治療功效。

(七)沙苑子燉甲魚

【精心備料】沙苑子20克,甲魚1隻(約500克)。

【照譜掌勺】將甲魚宰殺,洗淨,剁成肉塊。沙苑子淘洗幹淨,裝入紗布袋,紮緊袋口,與甲魚塊同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生薑片、蔥段,先以大火煮沸,改以小火燉煮1小時,待甲魚肉熟爛後停火,取出紗布袋,加入味精少許即成。

【服食方法】佐餐當菜,吃肉喝湯。

【功效主治】滋補肝腎。主治肝腎虧虛型腦卒中後遺症。

專家評介

沙苑子為平補肝腎之品。甲魚為培補肝腎的藥膳佳品。經臨床觀察,本藥膳方對腦卒中日久不愈,神情滯呆,四肢偏廢,頭昏目眩明顯的後遺症患者有較好的食補功效。

(八)益母草燉烏骨雞

【精心備料】益母草30克,烏骨雞1隻,薑片、蔥段、料酒、精鹽、味精、五香粉各適量。

【照譜掌勺】將幹益母草切段,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納入宰殺、去毛、洗淨、去內髒的烏骨雞腹中,入鍋,加清水、薑片、蔥段、料酒、精鹽等,以小火煨燉1小時,待烏骨雞熟爛時取出紗布袋,加五香粉、味精拌和即成。

【服食方法】佐餐當菜,吃雞肉喝湯。

【功效主治】培補肝腎,活血通絡。主治肝腎虧虛型腦卒中後遺症。

專家評介

益母草擅長活血通經,本品不僅對婦科經產諸症有效,而且可用於腦卒中後遺症的治療。烏骨雞為滋補肝腎佳品,對肝腎陰虛病症有良好的藥膳功效。近代實驗研究證實,益母草有促進微動脈血流恢複作用,可使微血流從粒狀變為線狀,閉鎖的毛細血管重新開放,所以益母草燉烏骨雞是一張標本兼顧的藥膳佳方。

(九)枸菊決明子茶

【精心備料】枸杞子10克,菊花3克,決明子20克。

【照譜掌勺】將枸杞子、菊花、決明子同時放入較大的有蓋杯中,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後可開始飲用。

【服食方法】當茶,頻頻飲用,一般可衝泡3~5次。

【功效主治】清肝瀉火,養陰明目,降壓降脂。主治肝火陽亢型腦卒中後遺症,症見肢體麻木癱瘓,頭暈目眩,頭重腳輕,麵部烘熱,煩燥易怒,血壓增高,舌質偏紅,苔黃,脈弦。

專家評介

近代實驗研究證實,枸杞子、菊花、決明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微循環、降低血脂、降低血壓的作用。經筆者多年臨床體驗,本茶療方對腦卒中後遺症偏於實證,肝火偏旺,肝陽上亢者有滿意療效。

二、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也稱老年人震顫麻痹,是以靜止性震顫、運動減少、肌肉強直和姿勢反射減少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綜合征。臨床上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可出現同樣臨床表現,一般統稱為震顫麻痹綜合征或帕金森綜合征。本病俗稱老年人“抖抖病”,好發於50~70歲的中老年人,起病緩慢,逐漸加重,症狀可在激動、疲勞、焦慮等情況下加重。以一側或兩側肢體、顏麵、咽喉部肌肉動作減少、始動困難和肌肉強直為主,伴有肢體靜止性震顫和慌張步態。常見有寫字過小,行走時步伐小而碎,麵部無表情,典型者呈“麵具臉”,上肢如搓丸樣、點鈔樣動作。此外,可有智能障礙、偏癱和病理反射。本病主要是原因不明的腦組織變性,其他如煤中毒、腦炎後遺症、顱腦外傷、腦動脈硬化、錳和二硫化碳中毒以及鎮靜藥過量等也可引起。西醫對本病的治療,傾向於及早給予多巴胺類藥物,用以補償腦中此類成分之不足,所選藥物必須從小劑量開始,並注意其副作用。

對本病具有治療作用的廉便靈驗又美味的藥膳如下。

(一)白參噙化方

【精心備料】白參30克。

【照譜掌勺】在秋季莖葉將要枯萎時采挖人參,洗淨,經沸水浸燙後,浸糖汁中,15天後取出曬幹,此即白參,切成飲片,裝瓶備用。

【服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0.5克。將白參片噙入口內,每片噙15分鍾,嚼食白參片徐徐咽下。

【功效主治】補氣生津,健腦祛顫。主治帕金森病,尤其適用於肺脾氣虛型氣短自汗,神疲乏力的患者。

專家評介

人參其主要有效成分為人參皂苷類,據分析,人參中含有29種以上的皂苷(其總皂苷稱為人參皂苷),人參皂苷是生物活性的物質基礎。現代藥理研究證明,人參皂苷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對老年動物腦幹中單胺氧化酶-B活性有抑製作用,使大腦皮質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接近青年動物水平。人參皂苷、人參提取物中的麥芽醇均能清除體內可致衰老的自由基,並能保持生物膜免受自由基的損害。白參性最平和,對於肺脾氣虛型氣短自汗、神疲乏力的帕金森病病人,采用噙化服食尤為適宜。

(二)刺五加酒釀

【精心備料】刺五加100克,糯米500克,酒曲適量。

【照譜掌勺】將刺五加洗淨,加水適量泡透,切片,入鍋煎煮,每30分鍾取煎藥1次,共取2次,合並煎液。將煎液與淘淨的糯米共同燒煮,做成糯米幹飯,待冷後,加酒曲拌勻,發酵成為酒釀即可服食。

【服食方法】每日2次,每次25克。

【功效主治】補氣抗衰,改善神經係統功能。主治帕金森病,尤其適用於肺脾氣虛型氣短自汗,神疲乏力的病人。

專家評介

刺五加與人參同屬五加科,其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祛風除濕的功效,在我國古典醫籍中早有記載,且有“人參代用品”之譽稱。近代藥理研究證實,以刺五加喂養動物2個月後,能使動物中腦和延髓中MAO-B(腦單胺氧化酶B型)活性明顯下降,下丘腦MAO-A活性上升22%,從而改變某些腦區MAO及其同功酶活性,影響單胺類介質水平,有改善神經係統功能的作用。根據中藥文獻,以刺五加酒在曆史上的應用最多,這可能是因為刺五加的有效成分易於溶解在乙醇中,功效比刺五加煎劑更為顯著的緣故。本藥膳方采用老年人樂於服食的刺五加酒釀劑型,不但芳香醇美,口味甜爽,而且製作方便,療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