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分則是描寫山村春日美景。上麵寫冬景,是實寫;此處寫春景則是虛寫,即想像中的景色。“當待春中”一句即說明寫的是當春天到來的時候,輞川山莊將要出現的景致。作者惜墨如金,隻用了六個短小的排比句,共二十四個字:“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鯈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把滿山青翠,萬物複蘇,宇宙間到處洋溢著春的氣息,全部準確地摹畫下來,簡直就是繪出了一幅《山村春色圖》:這裏草木迅速滋生,山色一片青翠,小白條魚在水裏歡快地嬉遊,不時有一兩條躍出水麵,矯健的白鷗在晴空中展翅自由自在地飛翔;雨露潤濕了青青的田禾,雉鳥早晨在麥地歌唱。總之,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隨著春天到來,恢複了它們的活力,顯示出一派欣欣向榮、歡快活潑的場麵。這裏同樣運用了靜態美和動態美互相烘托映襯的方法,“草木蔓發,春山可望”,是靜態美;“輕鯈”下四句,則是動態美,動靜結合更顯出春的活力和春光明媚。
作者為什麼著意刻畫隱居處藍田輞川的冬春美景,其目的就是希望老友能重訪山莊,共同出遊,這也是寫這封信的真正意圖。
在表達邀請之意時,作者寫得也很委婉懇切。“斯之不遠,倘能從我遊乎?”作者用了一個非肯定的設問句,采用商量的口吻,意思是“你能同我一起出遊嗎?”這樣就不會使對方覺得非來不可感到為難,而是有一個回旋、考慮的餘地。接下去補充一句:如果不是了解您的超塵出俗、情致高雅,怎麼能用這種並不重要的事來邀請您呢?最後又特意提醒一句,這裏麵確實有真趣在。王維與裴迪之間的深厚友誼,正是建立在這種真趣的基礎上的。
王維寫景的成功之處,在於他的觀察力、感受力、想像力、表現力均高人一籌,因此才能創造出文中有畫、文中有詩的藝術效果。
(諸天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