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例患者素有胃下垂,腹痛腸鳴,大便稀薄等症,本為虛寒之體,初冬感寒發熱,應視為少陰表證,而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因失治而內傳,在經為少陰,在髒為腎,腎之合為骨,全身凡肩、臂、腰、腿無處不痛。係內傳之邪,從腎之合而為病,大活絡丹係驅皮脈筋肉間寒邪之方,故無效驗。根據腎骨相生關係,取助陽補腎專方青娥丸加菟絲子、熟地黃、山茱萸補腎陰,以增其生骨之能力,更加鹿角霜與骨同類相求助之;再加獨活、細辛以溫經,川續斷、牛膝以止痛。雖曰標本兼顧,而主旨仍在於滋填。腎陽日壯,骨自堅強,其痛自止。此時西藥鈣劑等亦助骨質再生,與中藥殊途同歸,終使大病向愈,因出院時未做X線攝影以觀察骨質變化,故尚不能據此以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骨質疏鬆症的療效,但對骨痹治療,則可以肯定補腎溫經為其大法。(《嶽美中醫案集》)
(二)崔金海:治療骨質疏鬆症醫案
患者,女,43歲,腰腿痛3月多方診治,諸醫多以“風濕症”投以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方劑或消炎痛等治療無效。形瘦神疲,偶手足拘攣,畏寒喜暖,月經先後不定期,色淡量少,納呆,寐差,二便調,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細。骨盆及雙下肢X線顯示:骨質疏鬆。證屬腎陽虧虛。治以補腎壯陽,強筋壯骨之法。
方藥:仙茅、淫羊藿、當歸、巴戟天各15g,炙黃芪30g,白術12g,棕櫚炭10g,山茱萸、補骨脂、杜仲各10g,熟地黃15g,肉桂5g,水煎服每天1劑。7劑後手足拘急止,腰腿痛減輕,遂於方中加紫河車50g煉蜜為丸,每丸9g,每天3次口服,半年後症狀基本緩解,1年後複查X線,骨質疏鬆已愈。
按語:骨質疏鬆、低血鈣多為雌激素分泌減少,鈣磷代謝障礙所致。現代研究證明腎陽虛本質為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功能提前退化,腎虛則性腺功能低下使骨質疏鬆產生,二仙湯溫補腎陽,具有興奮代謝及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功能,從中醫講,腎主骨生髓、溫腎填精能強筋壯骨,使腎府,筋骨得以充養而諸症自消。同時補陽藥有抗衰老作用。
(三)鄧晉豐:治李某骨質疏鬆症案
李某,女,58歲,退休職員。主訴腰背痛2年餘。腰背酸痛,時輕時重。晨僵現象明顯,四肢沉重乏力。50歲絕經,服過大量“蓋中蓋”等,無明顯效果。查體:輕度駝背,腰活動輕度受限,脊柱廣泛壓痛,直腿抬試驗(-)。
脈沉弦,舌質淡,苔薄白。X線檢查:脊柱(胸腰段)後凸變形,各椎體呈魚尾狀改變,骨質疏鬆。診斷為骨質疏鬆症。辨證骨痿(腎虛髓減,脾弱精衰,故骨失充養而致骨鬆)。治則補腎、益脾、壯骨。補腎壯骨湯:淫羊藿25g,肉蓯蓉20g,鹿角霜20g,熟地黃20g,鹿銜草15g,骨碎補15g,全當歸15g,生黃芪20g,生牡蠣(先煎)50g,川杜仲15g,雞血藤15g,陳皮15g,製黃精15g,炒白術15g,淮山藥15g。水煎服,每天1劑,囑服2周。二診患者自述,服藥2周,症狀有些減輕,惟睡眠欠佳,多夢。遂於前方加首烏藤30g,生龍齒(先煎)20g,囑再服2周。
三診:患者自述晨僵、腰背酸痛明顯減輕,步履較前輕鬆、有力,睡眠好轉。仍按前方繼續治療月餘,後服健骨寶膠囊2月餘而收功。
按語:本病的真正原因,是腎虛內在因素為根本,風寒濕邪及外傷的侵襲、積累為外因。然本病雖屬先天之腎氣虛,本在先天,日久勢必影響後天之脾胃,運化失職,營養補給不充,出現氣血虛衰的見症。故其標在脾胃,遵循“標本兼治”的原則,在補腎益精的同時,必須兼理脾胃,以求全功,是治法之大要也。本病例係一絕經後之婦女,其病因乃屆本虛標亦虛之候。故治以自擬方“補腎益脾壯骨湯”,藥用淫羊藿入肝、腎經,補命門,化腎陽,益精氣,以“堅筋骨”也,主腰膝酸軟無力,肢體麻木痹痛,為君藥。
臣藥肉蓯蓉、鹿角霜之入腎充髓,補精、養血、益陽,與君藥相配伍。配以熟地黃之滋腎陰健骨,骨碎補、鹿銜草入腎補骨鎮痛,當歸之補血、和血,黃芪、牡蠣、杜仲益氣斂精,蓋有形之血賴無形之氣而生。加入雞血藤之活血、補血、通經活絡、止痛,以取“通則不痛”之功。黃精、白術、陳皮,以益氣補精,健脾和胃,且可調和本方之滋補藥滋膩,皆為佐使藥。以上諸藥相伍,有補命門、壯腎陽、滋陰血、填精髓、通經絡、健脾胃之功效。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一、預 防 措 施
骨質疏鬆症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和痛苦,治療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別強調落實三級預防。
1. 一級預防應從兒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營養,多食用含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蝦皮、海帶、牛奶(250ml含鈣300mg)、乳製品、骨頭湯、雞蛋、豆類、精雜糧、芝麻、瓜子、綠葉蔬菜等。盡量擺脫“危險因子”,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如堅持體育鍛煉,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煙、不飲酒、少喝咖啡、濃茶及含碳酸飲料,少吃糖及食鹽,動物蛋白也不宜過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過長,盡可能保存體內鈣質,豐富鈣庫,將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預防生命後期骨質疏鬆症的最佳措施。加強骨質疏鬆的基礎研究,對有遺傳基因的高危人群,重點隨訪,早期防治。
2. 二級預防人到中年,尤其婦女絕經後,骨丟失量加速進行。此時期應每年進行一次骨密度檢查,對快速骨量減少的人群,應及早采取防治對策。近年來歐美各國多數學者主張在婦女絕經後3年內即開始長期雌激素替代治療,同時堅持長期預防性補鈣,以安全、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日本則多主張用活性維生素D(羅鈣全)及鈣預防骨質疏鬆症,注意積極治療與骨質疏鬆症有關的疾病,如糖尿病、類風濕關節 炎、脂肪瀉、慢性腎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亢進、骨轉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3. 三級預防對退行性骨質疏鬆症患者應積極進行抑製骨吸收(雌激素、鈣),促進骨形成(活性維生素D)的藥物治療,還應加強防摔、防碰、防絆、防顛等措施。對中老年骨折患者應積極手術,實行堅強內固定,早期活動,體療、理療心理、營養、補鈣、止痛、促進骨生長、遏製骨丟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體素質等綜合治療。
二、調 護 要 點
(一)飲食調理
1.應提倡多食含鈣豐富的食品,注意日常飲食,攝取足夠的鈣質。含豐富鈣質的食物如下:奶類食品:例如牛奶、奶類製品、芝士等。一些連骨食用的魚:白飯魚、鳳尾魚及蝦米等。豆品類:豆腐、豆漿、素雞及腐皮等。蔬菜類:深綠色的蔬菜,如白菜、西蘭花等。幹果類:如杏仁等。
2.食療法
(1)糙米杏仁茶
【材料】糙米100g,美國杏仁50g,蜜糖少許(或砂糖)。
【做法】①糙米浸泡水中,大約7至8小時。②美國杏仁洗淨,用開水泡浸片刻,除去外膜。③將糙米和杏仁,置入攪拌機杯中,注入清水,攪拌到細滑。④全部材料一起倒入鍋中再加水,煮上半小時,加少許蜜糖即可飲用。(要不停地攪拌,否則會黏鍋底)
【功效】以上食療方有壯筋骨的作用,適合男女老少。糙米含有植物性纖維、維生素B、磷和鐵等營養物質。杏仁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12及鈣等。
(2)芝麻核桃糊
【材料】黑芝麻100g,核桃仁100g,淮山藥200g,蜜糖少許。
【做法】①黑芝麻置入篩中,用水洗掉灰塵,瀝幹後曬幹。②核桃敲開取肉。③將曬幹的芝麻、核桃仁和淮山藥全部倒入攪拌機,攪拌至細,待冷卻後裝進瓶子蓋好。④每次服用時,取兩湯匙加入1杯水裏,攪拌均勻。煮10分鍾,加少許蜜糖即可飲用。
(3)當歸生薑羊肉湯
【材料】當歸30g,生薑15g,羊肉150g。
【做法】加水適量,煮至羊肉熟爛為止。治療脾腎陽虛之骨質疏鬆症,出現腰膝疼痛,遇寒加劇,畏寒肢冷,大便溏瀉,小便清長等症。
(二)生活調護
1.積極補鈣,適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利用,並且定期囑咐病人隨訪,定期複查骨密度。
2.切勿吸煙、酗酒。應減少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
(三)精神調理
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參加適量的負重運動,例如:競步、太極、健體舞等。每星期保持最少3次運動,每次做20~30分鍾,一般老年人的運動適宜心率為最大心率的60%~80%(最大心率=220-年齡)。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一、病因病機研究
中醫學典籍中無“骨質疏鬆”這一病名,根據其病因病機和臨床表現,它與中醫的“骨枯”、“骨極”、“骨痿”、“骨痹”和“骨蝕”等極為相似,其中定性定位較準確的當屬“骨痿”。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腎藏精,主骨生髓,腎虛是骨質疏鬆症發生的根本原因。現代多數學者亦認為,骨質疏鬆症的主要病因是腎虛,其次是脾虛、痰瘀阻脈。腎虛病人骨礦含量減少,《素問》中關於男八女七為基數遞增的增齡變化,說明生長發育及衰老與腎氣虛損有直接關係。趙玉堂等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腎虛證的發生率逐漸升高,人體骨骼中骨礦含量卻逐漸減少,腎的盛衰與骨礦含量密切相關。
李邊達研究表明:腎虛者有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的減退,腎虛的實質乃是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發生了紊亂,性激素水平下降,進而可引起成骨功能下降,使單位體積內骨組織含量減少,發生骨質疏鬆。劉鈁等發現某些補腎中藥可抑製或糾正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減退或紊亂的發生,減緩衰老進程。可見,腎虛是骨質疏鬆症發生的重要原因。從現代中西醫兩方麵的研究資料看,中醫的腎涉及到內分泌、神經、免疫、代謝等多種功能,對全身的生理功能起一種調節 、整合的作用,特別是對人的生長、發育、壯盛、繁殖、衰老等都有重要調控作用。胡冰等認為,脾虛是骨質疏鬆的重要病機。飲食五味影響著骨的生長,而飲食五味與脾主運化的功能密切相關,因此骨的生長、發育必將受到脾胃功能的影響。脾為後天之本,為人體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則化源不振,精微不能四布,髒腑、四肢、百骸則無以充養。脾胃又為氣機升降之樞紐,交通上下,灌溉四旁,從而維持氣、血、精、液的相互轉化。若脾胃功能衰憊,氣化失司,樞機滯塞,血不能化精,則骨骼因精微不能灌溉,血虛不能營養,氣虛不能充達,無以生髓養骨而致骨痿。
人體先後天相互滋生,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脾之健運,化生精微,需借助於腎的溫煦,而腎中精氣亦有賴於水穀精微的培育和充養,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脾虛亦可致腎虧,腎虛則無以主骨生髓致骨痿。血瘀是骨質疏鬆症的促進因素。血液的運行必賴元氣的推動,元氣為腎精所化,腎精不足,無源化氣,必致血瘀。脾主氣,脾虛則氣的生化乏源而致氣虛,氣虛不足以推血,則血必有瘀。因此,氣虛血行滯緩,脈絡瘀阻,即停留為瘀;或因脾虛統攝失職,血不循經,妄行脈外亦可成瘀。以上均可在腎虛和脾虛的基礎上產生血瘀,繼而形成髒虛絡痹之證。血瘀即是人體的病理產物,同時又可作為病因阻滯人體氣機的正常運行。血瘀既可由脾腎虛衰引起,又可導致腎虛、脾虛加重,從而促進骨質疏鬆症的發展。
二、證 候 研 究
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病的特征,目前對骨質疏鬆症的辨證尚不統一,分型亦各不相同。魏之玉等對196例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將其辨證分為腎虛型、脾虛型、肝鬱型及其他型。羅氏等對102例絕經後骨質疏鬆並發骨折的老年婦女患者在手法複位、夾板固定及功能鍛煉的前提下,分為腎虛骨痿和腎虛血瘀論治,並配合自擬中藥取得良好療效。王生等對108例女性骨質疏鬆症患者辨證分為肝腎兩虛、精血虧損和心腎不交、上實下虛及陰陽兩虛、髒腑失調三型論治。
卿多舜等認為本病與心、肝、脾、肺、腎及骨髓等各係統關係密切,主張分為肝腎陰虛、腎陽衰微、腎精不足、氣血不足、氣滯血瘀型。張氏認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基本病機是多種原因導致腎虛,精血虧虛,髓少骨枯骨痿。故將本病應分為肝腎兩虛、肝腎虧虛、脾氣虧虛、脾氣虛弱、陽虛督寒、陰陽兩虛六型。王氏將本病分為肝腎不足、瘀血阻滯、陽虛寒凝、脾胃氣弱四型。張紓難等認為骨質疏鬆症總的來說屬於“骨痿”、“骨痹”範疇,但二者有所差別,骨痿相當於骨質疏鬆症的初起階段,進一步發展則可演變為骨痹。
基於以上思想,將骨質疏鬆症由輕至重的演變過程分為四個基本證候論治:平人骨痿、肝腎陰虛、脾腎陽虛、腎虛瘀滯。從當前的文獻,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為多因多果,而不是單純的線性因果關係。中藥治療本病不同於常用的抑製骨吸收藥,也不同於促進骨形成藥,而著重於整體調節 ,調動內因,作用於骨質疏鬆發病的多個環節 ,最終達到糾正機體激素失衡和負鈣平衡的功效。
三、治 療 研 究
腎精虧虛是骨質疏鬆症發生的內在基礎,腎虛脾虧、骨失所養已成共識。因此補益脾腎當為本疾病的首要治則。故其治療大法亦有強調以補腎為主,佐以健脾、活血、疏肝等法;亦有補脾為主,佐以補腎、活血、疏肝;亦有二者並列為主。張乃鉦以強腎增骨寧治療31例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其中合並股骨骨折6例,橈骨骨折4例,尺骨骨折3例,胸腰椎骨折4例,分別以腎陽虛症狀積分、骨密度、骨代謝為觀察指標,治療4個月後,總有效率為83. 9%,患者腎陽虛症狀積分值比治療前顯著下降(P<0. 01);骨密度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 05)。蔣淑嬡等以補腎益氣活血法為主的骨疏康顆粒(熟地黃、淫羊藿、黃芪、丹參等),對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並腎虛、兼氣血不足的中醫證候進行了300例臨床觀察,結果治療總有效率達92. 3%,顯效率為76. 3%,療效優於西藥維生素D加鈣片對照組,骨密度值明顯上升,治療前後有明顯差異。
劉慶思等采用補腎健脾活血藥物製成的骨康膠囊(淫羊藿、肉蓯蓉、當歸、丹參、黃芪、黨參、首烏等)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患者65例,結果患者經過治療後,橈骨、尺骨及腰椎骨密度均較治療前有所上升,其中以腰椎骨密度升高為明顯。盛淦新用健骨丸(黃芪、仙茅、熟地黃、淫羊藿、枸杞、丹參、懷山藥等)治療腎虛(腎陰虛或腎陽虛)型老年性骨質疏鬆症125例,結果患者治療後腎虛症狀積分明顯改善,骨密度值亦回升。卿多舜等認為骨質疏鬆症多因年老久病,腎虛精虧,兼肝脾虧虛,筋脈失養,外邪侵襲所致,並自製抗骨鬆片(女貞子、淫羊藿、紫河車、羊外腎、西洋參、靈芝、龍骨、牡蠣、補骨脂、鱉甲、枸杞子、土鱉蟲、川芎、當歸、全蠍、甘草)治療骨質疏鬆症患者60例,治療3~6個月後,臨床症狀顯效率達91%,骨密度均有增加,血清鈣升高。
李娟等用補腎中藥為主製成的骨靈丸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患者48例,治療後患者的腎虛症狀積分明顯降低,骨礦物含量明顯升高,骨代謝指標堿性磷酸酶、骨鈣素明顯升高,尿鈣與肌酐比值、尿羥脯氨酸與肌酐比值均明顯降低,說明骨靈丸可抑製骨吸收,增強骨密度,並促進骨基質的成熟與礦化以及部分骨量恢複。蔣淑媛等用衛骨膠囊治療腎虛氣血不足型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對治療前後患者的臨床症狀和體征、骨密度以及骨代謝指標進行觀察,並與對照組(用維生素D和鈣片治療)進行比較,治療6個月,結果顯示衛骨膠囊總有效率為96%,明顯高於對照組(20%),骨密度升高也明顯高於對照組(P<0. 01)。
李恩等用抗骨鬆顆粒(熟地黃、肉蓯蓉等)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並與降鈣素以及阿侖磷酸鈉治療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各組骨密度在治療後均有升高的趨勢,但各組比較無明顯差異,而抗骨鬆治療組在升高雌二醇、降鈣素及血鈣方麵,明顯優於其他兩組,說明抗骨鬆顆粒可能通過整體調節 作用,調節 體內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謝,增加骨含量。郭氏等以自擬益腎壯骨湯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症85例,基本方:熟地黃29g,雞血藤25g,枸杞子20g,狗脊15g,炒杜仲25g,續斷20g,五加皮15g,黨參15g,骨碎補15g,炙甘草10g,龜、鹿二膠各10g(烊化)。連服6劑為1個療程。如脊椎有楔形改變加三七粉5g衝服,結果顯效64例,好轉18例。施杞等以補腎填精顆粒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患者30例,並以雌激素治療組、對症治療組作為對照。
補腎填精顆粒由肉蓯蓉、何首烏、白術、紫河車、補骨脂、牛膝、菟絲子、煆龍牡、白菊花組成,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的功效。結果雌激素組和中藥組的最終疼痛改善率無明顯差異,均明顯高於對症治療組(P<0. 05);雌激素組和中藥組均有類同的阻止骨質丟失之效,並增加前臂尺、橈骨的骨密度。李浩鋼以骨密Ⅰ、Ⅱ號脾腎同補治療骨質疏鬆32例,骨密Ⅰ號(黃芪、巴戟天、肉蓯蓉、鹿角片、紫河車粉等)溫腎填精、強筋壯骨,骨密Ⅱ號(黃精、龜甲、製何首烏、玉竹等)健脾養陰、填精生髓,兩方同時或交替服用,3個月為1個療程,結果總有效率為87. 5%。
卞美璐等以骨鬆寶中藥顆粒(淫羊藿、製黃精、牡蠣等9味)治療手術後絕經的骨質疏鬆症30例,服藥3個月後,用藥前後對比發現,脊柱、股骨骨密度保持不變,與未用藥組比較,明顯抑製了骨吸收,尿鈣與肌酐比值下降,血清堿性磷酸酶下降,血磷升高,血鈣無變化,血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升高,激素(E2、FSH、LH)水平無變化。黃勇等以自擬補腎健骨湯治療老年性骨質疏鬆症200例,基本方:熟地黃20g,山茱萸10g,山藥15g,枸杞子8g,菟絲子10g,牛膝10g,鹿角膠10g,龜甲膠10g,淫羊藿10g,肉蓯蓉10g,丹參15g,三七3g(為粉衝服)。
隨證加減,治療2~5個月後,結果總有效率為85. 5%。李冬冬等采用手法與中藥結合治療老年性骨質疏鬆症60例,取得較滿意效果。手法:點穴:取脊柱兩旁的腎俞、三焦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配合委中、承山。每穴點按10~20秒,而後拔火罐4~8分鍾,3~5天1次,並外敷風濕膏。熏洗法:用黃芪、陳皮、穿山龍、入骨丹、海桐皮、路路通、桃仁、紅花、雞血藤、桂枝、魚腥草、甘草。將諸藥加水3 000ml,煮沸3~5分鍾,加米酒60ml,用毛巾浸濕,熱敷腰背部,每次30分鍾,每天2~3次。內服中藥,初期以健脾化濕、理氣化痰,用溫膽湯加山楂、麥芽、白芷、黃芪;中期以益氣健脾、活血行滯,二陳湯加當歸尾、雞血藤、黃芪、山楂、白術、龍骨、巴戟天;後期以補肝腎、益氣血,青娥湯加淫羊藿、生地黃、黃芪、茯苓、雞血藤、甘草,均連服5~7劑;另外,知柏地黃丸連服2個月。結果治療5~7天後腰背疼痛顯著緩解者42例,8~15天腰背痛減緩並能生活自理者18例。2個月後X線骨密度有不同程度提高,骨萎縮程度未見發展。
陳繼平以虛中夾瘀論治,采用益腎健脾、活血通絡治療老年性骨質疏鬆症38例,基本方:黨參15g,炙黃芪30g,熟地黃、山藥、仙茅、狗脊、續斷、當歸、赤芍、炒白芍各10g,川芎、僵蠶各6g,阿膠10g(烊化),蜈蚣2條研末,隨證加減,結果總有效率為89. 47%。薛榮濤等選用六味地黃湯為主方加味(熟地黃24g,山茱萸12g,懷山藥12g,澤瀉9g,牡丹皮9g,茯苓9g,骨碎補12g,續斷12g,淫羊藿9g,肉桂9g,黨參20g,白術10g,紅花12g,沒藥9g。每天1劑,水煎分2次溫服,1個月為1個療程,至症狀改配合中藥離子導入、電刺激及運動療法綜合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患者60例,取得較好療效。治療結果顯示,顯效32例,有效26例,無效2例,有效率96. 7%,治療1個療程見效12例,2個療程見效19例,4個療程見效29例。
王小雲等對96例圍絕經期骨質疏鬆患者,分別設立以補腎益骨膏(由熟地黃、淫羊藿、白術、澤瀉等藥製成無菌濃縮劑)治療組,西藥阿法D3治療和安慰劑對照組,進行臨床效果觀察和治療前後各組的骨麵密度、血清雌激素水平檢測。結果治療3個月後,補腎益骨膏和阿法D3組患者的骨麵密度顯著提高;補腎益骨膏組37例,總有效率為81. 80%;阿法D3組總有效率為62. 10%,兩組總有效率相仿,但前者的顯效率明顯優於後者;兩組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呈上升趨勢。安慰劑組22例,總有效率為36. 00%。補腎益骨膏組橈、尺骨麵密度提高分別平均為7. 00%和7. 67%,比阿法D3組橈骨麵密度提高平均為3. 11%,尺骨為4. 65%,同時與安慰劑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提示補腎健脾中藥具有促進骨形成,抑製骨吸收的雙向作用。
四、實 驗 研 究
骨的再建是由骨形成和骨吸收兩個過程正常耦聯協同進行的。正常情況下兩者保持平衡。骨質疏鬆時,破骨細胞骨吸收量大於成骨細胞骨形成量,其結果導致骨量下降。對骨質疏鬆症的治療都直接或間接作用於破骨細胞或成骨細胞,對骨吸收和骨形成產生影響,最終影響整體骨量。李楠等通過觀察巴戟天對體外培養成骨細胞增殖及其活性的影響,發現巴戟天能顯著刺激成骨細胞增殖;巴戟天與密鈣息均可促進分化中的成骨細胞分泌ALP和骨鈣素,促進成骨細胞表達TGFβ1。
認為巴戟天具有與密鈣息相同的作用,即促進成骨細胞分泌ALP和骨鈣素,促進成骨細胞表達TGFβ1mRNA,從而大量分泌型膠原,以利鈣鹽沉積。陶有略等觀察了黔嶺藿合劑對大鼠卵巢切除誘發實驗性骨質疏鬆症的影響。實驗表明模型大鼠經中藥合劑治療後,SAKP、UCaCr和UHOPCr較模型組大鼠分別下降12%,18%和25%,表明中藥合劑能抑製骨吸收,防止骨質進一步丟失。李青南等對淫羊藿預防羥基脲致雄性大鼠骨質疏鬆症的作用進行了定量研究,發現在用羥基脲的同時給淫羊藿的大白鼠骨吸收率明顯下降,幾乎接近正常組水平,而骨形成的參數保持不變,結果骨形成大於骨吸收,皮質骨和骨髓腔維持在正常組水平。
楊豔萍等人觀察了補腎密骨液對切除卵巢大鼠誘導的骨質疏鬆症無機元素的影響。發現在補腎密骨液的作用下,模型大鼠鈣、鎂、錳、銅的含量上升則利於病骨組織骨膠原的合成、鈣磷代謝及骨礦的沉積。李學武等在“腎主骨”理論指導下,進行了天灸法防治骨質疏鬆大鼠的實驗研究。研究表明,天灸法可使去卵巢大鼠的血中堿性磷酸酶的含量增加,血中骨鈣素增加,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含量下降。使腰椎骨密度、載荷和剛度有所增加。劉獻祥等采用針刺、艾灸等方法探討了這些方法對骨質疏鬆大鼠的防治作用,結果表明針刺、艾灸治療後,血清鈣無明顯變化,AKP有所下降,E2、BGP、PTH顯著升高;股骨彈性模量、屈服能、破壞能顯著改善。目前中醫認為,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為多因多果,而不是單純的線性因果關係。中藥治療本病不同於常用的抑製骨吸收藥,也不同於促進骨形成藥,而著重於整體調節 ,調動內因,作用於多個環節 ,最終達到糾正機體激素失衡和負鈣平衡的功效。
(王慶來胡鬆峰胡衛東呂存賢)
參考文獻
[1]趙玉堂,劉凱軍,李金花,等骨礦含量與腎虛、腎主骨關係的研究中國骨質疏鬆雜誌,1996;2(3):19
[2]李邊達中藥治療無菌性股骨頭壞死及骨質疏鬆症的主要藥效學研究技術要求中藥新藥與臨床,1996;3(2):7
[3]劉鈁,劉和第,李恩腎虛與骨質疏鬆及補腎中藥的作用中國骨質疏鬆雜誌,2000;6(4):83
[4]胡冰,張勝,邱幸凡,等骨質疏鬆症中醫病因病機探討湖北中醫雜誌,2002;24(12):8-9
[5]魏之玉,張洪,等196例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辨證分析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96;20(1):30
[6]羅國良,吳陵絕經後骨折與骨質疏鬆102例中醫治療中國骨傷1996;9(2):33
[7]王生,許昕,等益腎堅骨丸治療女性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觀察中國骨質疏鬆雜誌,1997;3(4):63
[8]卿多舜,匡高峰,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骨質疏鬆的臨床研究中國骨質疏鬆雜誌,1999;9(1):59
[9]張曉震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中醫辨症淺析河北中醫,2002;24(5):349
[10]王長海,田立民,等中藥骨鬆康治療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的臨床對照研究第四軍醫大學報,2003;24(11):1029-1030
[11]張紓難,韓春生中醫對骨質疏鬆症的認識及辨治芻議中國全科醫學雜誌,1998;1(1):31-32
[12]張乃鉦強腎增骨寧治療骨質疏鬆症的研究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1998;4(2):15
[13]蔣淑嬡,尚亞平,等骨疏康顆粒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觀察中國骨質疏鬆雜誌,2005;2(2):167
[14]劉慶思,陳仲澤,李小儂骨康膠囊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症5例療效觀察新中醫,1995;10:31-32
[15]盛淦新健骨丸治療骨質疏鬆症125例臨床觀察中國骨質疏鬆雜誌,1996;2(4):80-81
[16]李娟,吳啟富,劉毅,等骨靈丸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臨床療效觀察第一軍醫大學報,1999;19(4)增刊:47-49
[17]蔣淑媛,尤田,張妤姝中藥衛骨膠囊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觀察中國骨質疏鬆雜誌,2002;8(4):346-348
[18]李恩,陶靜華,劉和娣,等補腎方藥治療骨質疏鬆的實驗與臨床研究中國骨質疏鬆雜誌,1996;2(4):65-68
[19]郭海櫻,安行芳,等益腎壯骨湯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症85例長春中醫學院學報,1995;11(2):41
[20]施杞,謝可永補腎填精法防治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臨床研究上海中醫藥雜誌,1996;(10):2
[21]李浩鋼骨密1號方脾腎同補治療骨質疏鬆症32例上海中醫藥雜誌1997;(2):28
[22]卞美璐,王瑩,等骨鬆寶在手術絕經後婦女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初步觀察中國骨質疏鬆雜誌,1998;4(4):56
[23]黃勇,李萬逸補腎健骨湯治療老年骨質疏鬆症臨床觀察中醫正骨,1998;10(2):38
[24]李冬冬,李克手法與中藥治療老年性胸腰椎骨質疏鬆症60例中國骨傷,1999;(2):2
[25]陳繼平虛中夾瘀論治老年性骨質疏鬆症38例黑龍江中醫藥,1999;(6):29
[26]薛榮濤,張雄,等六味地黃湯加味綜合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症中醫正骨,2003;15(8):33
[27]王小雲,張春玲,等補腎健脾中藥對圍絕經期婦女骨代謝和雌激素的影響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3(17):230
[28]李楠,王和鳴,林旭,等巴戟天對成骨細胞生物學特性影響的實驗研究中國醫藥學報,2004;19(12):726-728
[29]陶有略,方亮,葉大付,等黔嶺藿合劑對大鼠卵巢切除誘發實驗性骨質疏鬆症的影響中國中醫雜誌,1996;4(6):10
[30]李青南,廖進民,吳鐵,等淫羊藿預防羥基脲致雄性大鼠骨質疏鬆症的定量研究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1996;4(3):1-4
[31]楊豔萍補腎密骨液對切除卵巢大鼠實驗性骨質疏鬆症無機元素的影響中國中醫骨傷科,1994;2(5):10
[32]李學武,李曉泓,張露芬,等天灸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質疏鬆的實驗研究中國骨質疏鬆雜誌,1998;4(3):58
[33]劉獻祥,吳炳煌,吳明霞,等針灸對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影響的實驗研究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