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高中組(7)(3 / 3)

蘇曉曉站在都市熱鬧的街頭,卻顯得格格不入。她手中還捧著那部《泰戈爾詩集》,她像腿腳不便的老婦人,艱難地邁著步子,向圖書館走去。過馬路時,目光還停留在書上,忽略了對麵急速駛來的汽車。

母親接到電話時,曉曉已被送到醫院。站在急救室的大門外,母親心急如焚,恨不得抽自己一個耳光。燈滅了,醫生出來長籲一口氣,說:“已經脫離生命危險,但她的視網膜嚴重受損,已經雙目失明,如果有人捐獻眼角膜說不定有可能恢複光明,但有一定風險,手術成功幾率也隻有20%……”母親心裏咯噔一下,掩麵痛哭,為那稀少的眼角膜,為那巨額的手術費,為曉曉的未來……

曉曉三番五次地自殺,未遂。母親一次次把她從窗邊拖回床上,一次次號啕大哭,曉曉輕聲說:“眼淚是假的,悲哀是真的……媽媽,我從來沒有愛過這世界,它對我也一樣。”母親停止哭泣,一陣沉默……

隨後,母親默默站起身,拿起曉曉的摘抄本為她讀詩。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又換一首“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是曉曉最喜歡的兩首詩。

母親看見曉曉望向窗外,仿佛看見了大海,嘴角露出一抹淺淺的微笑。母親知道,是書拯救了女兒,書是女兒的眼睛,亦是她的世界。

▲中衛一中 高一(11)班 李曉慶 指導老師 謝彥玲

書之淚

“求求你,別……走,摸摸我,僅此而已。”在他臥室的一角,這種呼喚從未停止過,可惜沒有人能夠聽到,隻因它們是一本本書,一本本被灰塵捂得快要窒息的嶄新的書。於是,一次次地呼喚,一次次地失望,一次次地傷心落淚。

我清楚地記著,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分某秒,他悠悠地在“書之家”圖書館中走走停停,時而開懷大笑,時而眉頭緊鎖,時而長籲短歎,終於,在他的嚴格審視中幾本書獲得了青睞,摘得頭彩。毫無疑問,這幾本書有了新主人,新的家。於是,在其他同伴羨慕、渴望的目光中,它們被新主人帶走了。這時的它們似乎迎來了所有同伴一生中最期待的時刻,對於同伴們羨慕得似乎有些嫉妒的目光,它們仿佛久戰中的勝利者對待失敗者一樣,抱之以輕蔑與嘲諷。

一路上,“書之家”外紛繁的世界並未對它們產生任何影響,它們沒有好奇、沒有向往、沒有迷茫,它們無視車燈與霓虹的繽紛,不聞人們與事物的喧囂,不受美食與電視的誘惑,隻是靜靜地依偎,享受著新主人懷抱中的溫暖,吮吸著新主人身上的氣息,並沉浸於此。總算到新家啦,頓時,它們好像考古學家檢查出土文物一般,仔細地觀察著,尋找著,生怕漏掉些什麼。終於,在主人的臥室一角發現一個櫃子,裏麵有很多它們的同伴,熟悉的、陌生的,隻是看上去有些古老,但它們顧不得這些,激動地向櫃子裏的同伴打招呼,一遍,兩遍,三遍……始終得不到回應,它們很疑惑,但初到新家的欣喜很快將這種疑惑掩蓋,再度占領它們的身心。

開始的幾天裏,他每天都會給予它們眷顧,給它們提供著生活的養分與力量。它們也因此過著恬淡安逸的生活。漸漸地,對於那些櫃子裏的同伴不會回應的疑惑沒了蹤影,就在它們即將淡忘櫃子裏的同伴時,他隨手將它們扔在了櫃子裏,霎時,灰塵彌漫了整個櫃子,它們不明白是什麼原因使主人這樣做,隻知道失去養分與力量的它們唯有邁向死神的領地,隨即,擔憂、恐懼和絕望在它們全身擴散開來,它們哭了。這時,它們卻聽到了當初久候不得的回應:“別哭了,省點……力氣吧,他不會……再……回來了,唉……”它們聞聲望去,發現這裏的同伴都與它們一樣,十分精致,隻因披上了厚厚的外衣——灰塵,而顯得很古老罷了。它們恍然大悟:當初這些同伴並非沒有回應它們,隻是灰塵強大的力量使它們幾乎窒息,命懸一線,即使此刻與同伴近在咫尺,也需側耳,如此微弱地回應,當時又怎能聽到!

接下來,它們的結果可想而知,灰塵每天都會賞賜給它們一件薄如蟬翼的衣服,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衣服總算開始嚐試著剝去它們生存的權力了,慢慢地,身體酸痛了,呼吸困難了,可它們卻不甘心,雖明知無用,但每次見到主人都會呼喚他:“求求你,別……走,摸摸我,僅此而已。”可是,聲音太微弱了……

他帶來了一個朋友,朋友進門後一眼就看到了櫃子,便站在櫃子前仰視、俯視……全方位地將櫃子裏考察了一遍,便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讚美之情溢於言表,朋友問:“你都看完了?”他愣了一下,回答道:“那……那當然。”朋友吸煙,吸完後無意將煙頭彈進了櫃子裏,除了它們沒有人發覺,因為此刻滾燙的煙頭正在灼燒著它們的身軀,它們發出了撕心裂肺般的求救聲與哭聲,可是,依舊如往日那樣無人問津。他和朋友離開了,一場火災發生了。

所幸的是他的父親及時發現火情並控製住了火勢,而櫃子與書早已葬身火海。他回來後望著尚在燃燒的灰燼歎口氣說:“唉,又得重買了。”他的父親同樣歎口氣說:“唉!這些書你看完了幾本?翻過幾頁?學到多少?整天總是買書、買書、買書,它們可不是供你給朋友顯擺、炫耀的資本,而是能夠豐富你的精神生活,提供給你生活養分與力量的摯友。況且,你因它們得到的虛榮僅僅一時而已,但它們的內在價值足以使你受用一生。而你呢?都做了些什麼?書是有生命的,這句話可是你自己說的!”父親走了,他又看了看那黑得發亮的灰燼,是那麼的刺眼。他仿佛看到了它們被灰塵捂得窒息,被烈火焚燒的痛苦,被他的無情、冷漠折磨得絕望時的一幕幕……他蹲下去觸摸那尚有餘熱的灰燼,卻滿是濕潤、冰涼之感,甚至直逼心肺。他明白,是淚……

一周後,他的臥室又恢複了往日的模樣,櫃子裏每天依然傳來許多聲音,不同的是,攀比、歡笑聲代替淒涼的呼喚:“快看,快看,我又多了一條傷口,我又髒了許多,我又……嗬嗬,我贏了!”像戰士一樣,它們以負傷多為榮,灰塵外衣也銷聲匿跡。它們哭了,不是因為負傷的苦痛,而是他對它們的愛不釋手。

沒錯,這個他就是我,當然,也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