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高中組(5)(2 / 3)

書看到最後一頁,我想我不得不與你分別。我朝你揮了揮手,而你無語慢慢走進了那寂靜的夜色之中。閉上眼睛,淚水從眼角滑落,因為那一刻我望見了你的笑容,原來你早已走進了我的心底,在那無數個讀書的深夜裏,在我每一次的哭泣中,你早已被我深深記起。

有生之年,我想去看你,靜靜地那樣坐著,陪你聽那無盡的海浪聲,像戴望舒那樣到你枕邊放一束紅山茶,讓你的眉梢染上喜色。我能為你做的,隻有這樣小小的一束山茶花,但你不曾知道,你曾給了這個為你放一束山茶的少年怎樣的感動。願你在地下聽見我的聲音,讓我對你說“親愛的你,我曾是多麼的喜歡你”。

▲石嘴山一中 高三(7)班 潘 媛 指導老師 郭建梅

品書亦賞花

書矣,陶冶人性也,花矣,宜人情趣也,乃見,品書亦是賞花。

——題記

伏案翻閱,那指尖摩挲下縈縈繞繞的書香,宛如書頁間驀然盛開的蘭花,賞心悅目,沁人心脾。品書兼賞花,豈不妙哉?古人雲:“書中日月長。”拜讀從古至今的文學長卷,卷卷掩情,風花雪月,人事滄桑盡收眼底。唐詩宋詞,明清悲歌隨手擷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些萬種風情的紙頁,行雲流水的語境,曉風殘月的畫境,頃刻間喚醒人靈魂深處的花苞,激蕩共鳴。

讀書如賞花,淨化人心靈,心境與文字互相交融,多一份儒雅,多一份情趣,多一份淡然。古今中外多如繁星的文學著作中的典型人物,就如同那花園裏豔麗的花朵,品之賞之,令人身心馳騁。

夢魘

林黛玉就是這繁花叢中最執著的一朵。月冷霜重,寒蟬淒切,在那段寄人籬下的日子,你雙眼含淚,目光淒楚的神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我仿佛看到你的淚兒揉著恨和愛從東流到西,流過春夏秋冬,流至魂散燈枯,仍是癡癡不放棄追求你們的誓言。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抷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你就像那弱不禁風的落花,可偏偏生就一副傲骨。你追求和寶玉純真的愛情,可偏偏執念多疑。與寶玉吟詩作對的美好回憶藏在你的心底,讓你對未來抱有一絲幻想。“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你知道你終會如同落花凋謝成泥,便總是萬分悲憫。葬花吟,吟葬花,憔悴花照憔悴人,這令人堪憐的殘花不就是你的真實寫照嗎?

瀟湘仙子,你就像開的驚煞旁人卻轉瞬即逝的曇花,那麼美麗,卻那麼短暫,著實令人憐惜。

愁怨

李清照就是這繁花叢中最淒美的一朵。月華如水,浸滿門楣。手捧書卷,一曼妙女子盈盈踏來。“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是你情竇初開,青澀嬌羞的容顏;“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我明白此時的你,眉眼深深地蹙在一起是因為你承載著許多旁人無法理解的愁和痛;“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坎坷的命運,顛沛流離的生活,憂慮祖國的悲憤,已將你折磨得疲憊不堪。可是你絕美的辭藻,無不令人動容,令我欽佩。

易安,你就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縱使隔別千年,仍無法將餘香抹滅。你的才思丹心,你的似水柔情,你的笑靨如花,令我深深沉醉。

迷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