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光明中學 高一(17)班 孫 垚 指導老師 戴國曙
書遇
相遇
高二第一學期的期末,寒冷的冬日裏,溫暖的陽光從窗戶外斜斜地射入教室。我悄悄地躲在教室的角落,手中拿著一本老舊的書,認真地端詳著它,黃色的紙張像極了爺爺箱子裏的那些被歲月腐蝕了的信紙,這是歲月流逝留下的獨一無二的痕跡,書的封麵上大大寫著《蕭紅選集》。我小心翼翼地翻開了它,刹那間仿佛走入了時光隧道,光影變換中,我看見了你,站在那對我微笑。我知道你是誰,你叫蕭紅。
相識
我想我之前是認識你的,你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女作家,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魯迅先生非常欣賞你。在我的腦海裏你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新女性,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在外留過學,有著絢爛多姿的人生。就如同張愛玲,在上海的閣樓裏執筆,過著無憂的生活,焚一爐清香,寫著內心似有還無的愁緒,是一個精致文雅的女子。可當你真正開口講你的故事時,我才知道我錯了,我並不了解你,準確地說一點也不了解,你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未知的。而我忘了告訴你,我叫潘媛,一個普通的高中生。
相知
你告訴我,你並沒有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相反你出生於一個封建地主家庭,你並沒有完成學業,因為你父親的阻撓、逼婚,最終使你選擇了逃離那個稱不上是家的地方,獨自一人流浪哈爾濱的街頭。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所沒有想到的。後來蕭軍出現了,因為他,你從此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最終成為了世人所說的那個著名的現代女作家。可我不隻想知道那個人們口中的你,我更喜歡的是那個有血有肉的你,那個真實的你,那個餓得快要暈倒、獨自一人坐在旅館窗戶旁,憐憫地看著社會底層窮人哭泣的你;那個為死去的小魚感到痛苦的你;那個站在別人家門口,遙望觸及不到的溫暖的你。我隨著你哭泣,隨著你流浪,在旅館裏餓得鑽心疼痛,在冬日的哈爾濱大街凍得渾身發抖……此刻我們的心靈貼得很近,因為我們是那麼像,都有著一顆敏感的心。
你用這顆敏感的心,感受著這個世界,你的筆觸也是如此的真實,你將你的所想所見,還有那些不為人知逼你至深的痛苦與黑暗,靜靜地記錄著。我讀著你的字,就如身臨哈爾濱街頭那寒冷的夜色,字字冰冷,但又帶著倔強與自信,我不知你寫這些字句時,是否還殘留著那一刻的痛苦?那樣細膩而平直的訴說,我不解,是否就是對殘酷世界的一種反抗?
我更願意相信你的堅韌與倔強,你筆下的女子也如同你的縮影,那些人物的背影似乎也都融進你的回憶與控訴。被村民恥笑、被父親辱罵卻仍舊麵對生活,麵對日本侵略頑強抵抗的東北農民,你將你心底最堅硬的地方留給了他們,也讓我看到了你,在經過苦難焚燒後,浴火重生的勇敢。
離別
你仍在訴說你的故事,那些後來的後來,都描述著你在苦難中掙紮、抗爭的一生,我問你這一生,荊棘滿路,究竟是如何走過的。
你說,你渡海至香港,獨自漂泊,你常站在海的那邊遙望家鄉,你的耳邊還響著故鄉的風聲。你寫那夢中的家園,視你為珍寶的爺爺和夏日明豔的玫瑰,那秋日結滿櫻桃的樹。你忘情地回憶著,似乎這樣做就能忘記現實對你的不公與殘忍,我也似乎能看到那個可愛的小女孩對命運一無所知的快樂,與你那時的孤獨潦倒。這樣的對比,你的心境或許更加淒涼了吧。
你說人生是苦多樂少,讀起來像是對人生的明悟,坎坷的命運,短短三十二歲的一生卻承受了一個女人所經曆的所有痛苦:懷孕、生子、痛經、肺病、庸醫誤診、母親早逝、父親殘暴、被家庭開除、被愛人拋棄、手術失敗、愛人背叛、孤獨、困頓、饑餓、勞累、難產、親生子送人……我的文字是多麼的蒼白,無法描繪你一生的坎坷,隻是苦多樂少,讀來,更多一番心酸。也許這一句苦多樂少並不是你一生最精確的寫照,但無人知曉,命運為何時時將你相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