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初中組(11)(3 / 3)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大河奔流不息,殘酷的背後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睿智。時間的長者讓我在小學畢業之際體會了分別的辛酸,卻也讓我明白了讀書真正的意義。

那個時候,我小學剛剛畢業,已入中秋時節,街道上隨處可見枯草殘葉,一片淒涼。走在秋風中,回想著六年的小學生活,回想著自己讀過的書……記得一位作家說:“我喜愛將文字煮沸的味道,可當我身邊有人與我共同呼吸時,我更將喜不勝收。”當時,我心裏一直犯嘀咕:讀書、寫作不都是為了自娛自樂嗎?幹嗎要與人分享?

在那不久後的一個周末,我突然心血來潮,覺得應該給小學生活留下點什麼,便寫了一篇千把字的日誌——《Miss primary》並發表。然而,無心插柳柳成蔭,本為自己感歎時光匆匆而作的文章,一經發表,竟得到了蜂擁而至的留言。許多同學看過都異常感動,本已不曾聯係的同學之間有的又恢複了聯係。那一刻,我心底不知何時產生的一份小感動迸發了,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回首曾經讀書事,越發領悟讀書的真諦:從書中獲取知識,並努力用它成就更多人的快樂,才是讀書應有的態度。

一切事物都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變化,不知不覺我竟已經初三了。自從上初三以來,我就一直“以書為牆,以本為磚”,做籠中之困獸狀。從頭到尾,依然隻有書,不離不棄。是書在這樣一個壓力巨大的時候成為了我解決問題的導師;充當了幫助我放鬆身心的夥伴……然而,還是書,再次改變了我對它的認識。

那天外麵下著小雪,回家的時候已身心俱疲。我一坐在書桌前就不由自主地發起了呆。忽然,一本書映入了我的眼簾——《萬水千山走遍》,那是我第一本三毛的小說,買回來就沒看過。第一次翻開三毛的小說,強烈的好奇心湧上心頭……讀著讀著,我竟被這個命運坎坷的作者的內心世界深深吸引了!

三毛(陳平)有著磕磕絆絆的命運。這部小說是她在丈夫逝世後,承載著巨大的悲痛在遊覽南美洲時所寫的。書中的一個情節令我記憶猶新:作者在經過哥倫比亞的一個大教堂時,看見了一家人在虔誠地做著禮拜。刹那間,心中對丈夫的懷念油然而生,平時筆鋒恬靜的三毛也不禁發出了“蒼天,別丟下我一個人”的感慨。此時此刻,坐在桌前的我感覺仿佛回到了過去,跟隨著作者欣賞異國風情。同時,字裏行間所滲透出的心痛也不停地刺激著我的每一根神經……“楊楊(化名),不早了,該睡了吧?”客廳傳來父親的聲音,猛地將我拉回了現實世界。“哦……哦,知道了!”瞥了一眼表,我居然已經讀了兩個小時!“啊!作業還沒有寫呢!”想到這,我一個機靈拿出筆,便奮筆疾書起來……

回味今日讀書事,得以領悟讀書應有的精神。書,它承載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是先人留給後人無數的精神財富:魯迅的《藥》讓我明白,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在黑暗中要奮起、要向上;巴裏筆下的《彼得·潘》讓我明白了童真的美好——每一個孩子都有會飛的童年……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主席用筆杆子指揮共產黨打下了全中國,他在詞中告訴我,人活著,就要相信未來,相信自己也能有一片天地;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的這句話告訴我,讀書不是一個人的事,為了奉獻社會而讀書,才是其真正的價值所在。

今後的路還很長,等我去讀的書還很多。人生路上多荊棘,書定會化作寶劍護我前行。朋友,請拿起手中的書吧!別再猶豫!

與書為伴,終有一天,我們能用知識的力量,讓這個世界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