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十五中 九(10)班 張宏帆 指導老師 李婉玲
品,那一縷書香
總是愛天高雲淡的初秋,蕩起鋪滿片片落葉的搖椅,捧起那本心愛的書來,遊曆於隻屬於我一人的精神世界;總是愛陽光明媚的午後,坐在灑滿暖暖陽光的一隅,捧起那本心愛的書來,暢遊於隻屬於我一人的開心樂園。
眾裏尋她千百度
小時候,我聽著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故事入睡,剛剛捧起五顏六色的童話書,已然邁進學校這座神聖的殿堂,放下童話,捧起課本,讀書識字。漸漸我與更多美妙的文字成為了朋友,對書籍的需求也已不再隻局限於童話書、漫畫書之間。我開始如饑似渴地閱讀更多書籍,潛移默化間,我愛上了文學,愛上了讀書。
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都寫下了為人景仰的千古名篇,讓人拜讀,令人動容。品讀古詩詞曲,看那些詩人將自己或思鄉或寂寥或憂國或傷感的情感融入詩詞之中,那淋漓盡致、酣暢成韻的詞句,使我回味無窮。
亦愛青春文學,從黃蓓佳的清新到饒雪漫的疼痛,從郭敬明的悲傷到韓寒的犀利。他們的作品,寫熱了生命,寫出了新時代的強音,讓你發現生活是多麼美好,縱然會有失望、淚水和艱辛,但總會收獲一種開朗,人生之路的豁然開朗。
瀏覽洋溢著青春氣息的文字,鼓舞著我的激情理想。吟誦清揚暢麗、淒婉優柔的唐詩宋詞,感受那月照盛唐,雨落宋朝的唯美意境,輾轉之後卻發現還是最愛“她”。
驀然回首,卻在燈火闌珊處
漫行於古典文字美妙旅程的腳步,陡然止住不前,心中詫異驚歎於一處瞬間能觸發靈感和美夢的絕妙之境。一個下個蒙蒙細雨的午後,百無聊賴。指尖從書架上一排排書脊劃過,卻發現,這些書早已讀過,鬱悶的小情緒充斥著整個房間。天也似乎因我而更加陰沉,不經意回頭,卻發現一本《紅樓夢》靜靜地躺在櫃頂之上,記起當初我對它的興趣並不大,賈寶玉的女性化,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隻因無聊,我便捧起它,來品味曹雪芹筆下一個家族興亡衰敗的滋味。
再探紅樓,大觀園的盛衰興亡並非偶爾令人哭哭笑笑的簡單文字,賈府上下看似平常的生活故事並非絮絮叨叨的隨筆敘事。那“滴淚為墨,研血成字”的一曲紅樓,唱盡了人性的美好、情感的純真,唱盡了封建社會宮廷鬥爭的複雜詭譎,更唱盡了封建宗法對女子的無情殘害。它是女性的頌歌,又是女性的悲劇,真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出生於鍾鳴鼎食之家,生活於錦衣玉食之中的賈寶玉,是賈府興旺的希望所在。然而他卻違拗了賈氏家族的殷切希望,視仕途為糞土,向往做個自由自在的富貴閑人。愛慕的是與自己誌同道合,纖弱多病的表妹,但因這種思想難容於賈府和整個社會,最終成全了那所謂“金玉良緣”的美好婚姻,卻又因他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已然使那美好婚姻化為水中月、鏡中花。
紅顏勝人多薄命,世外仙姝寂寞林。翠竹般清新俊雅的黛玉,工於詩詞、巧於針線、情感細膩、含蓄內斂,卻也敢愛敢恨。她以高潔的姿態,傲然屹立在那“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的大觀園之中。她可以獨立花塚,輕吟“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她可以在愛情被完全禁錮的封建大家庭中,把自己的整個生命都維係在寶玉一人之身,怎奈天意弄人,她的一切終被封建製度吞噬,隻餘下那場紅樓的夢。在愛情化為烏有之夜,她的淚,盡了。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她是賈府裏的奇葩,她展現出女性的尊嚴與覺醒,在百年後的今天依舊使人動容,隻歎得“分散離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
縱觀紅樓,少有哪個女子,逃過了這封建製度的摧殘與壓迫。曹雪芹用她們的淚水釀成了芳醇甘洌的藝術之酒,正所謂“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
書香馥鬱醉人,書香恬淡清雅。覓,心靈的那一方淨土;品,書中的那一縷幽香。
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後記
▲石嘴山惠農中學 九(9)班 王 娟 指導老師 王思思
青春——擁有書的陪伴不再迷惘
青春像夜晚的星辰,時時閃爍;青春像美麗的風鈴,陣陣清脆;青春又好似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多彩的青春,又怎能缺少書的陪伴?
有誰不會在青春的路口迷茫?又有誰勇敢地走出了青春的關卡?青春的路曲折坎坷,走在路上的我們常常迷茫困惑;青春的海洋浩瀚無比,沐浴春風的我們常常不知所措,盡管這樣,但我們仍然勇敢地走了出來,是什麼讓我們堅持著努力向前?是一顆永不退縮的心。又是什麼鼓勵著那顆奮勇向前的心?不錯,是書籍!
年少的我也常常迷失在青春的路口,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甚至摧毀了我美好的夢想,但這並不是最終的結局。有那樣一種聲音,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它總是不斷地鼓勵我,不斷地幫助我。失敗並不意味著認輸,退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認輸,初次遇到《哲思》,便認定那就是改變我命運的財富。
你可曾記得那一次,趴在書桌上淚眼婆娑的我,自卑的種子在心裏已悄無聲息地發了芽,你靜靜地躺在我的書桌上,任我的眼淚流水般地在你平展的封麵上宣泄。直至月光悄悄來臨,趴在桌上被輕風吹醒的我,這時才緩緩坐起,幾秒過後,四周凝望的眼神才停留在你青春的封麵上,我驚奇極了,迅速地拿起你,卻發現你嶄新的封麵已被我的淚浸濕,我拿起你站在鏡子前,看到自己自卑的麵孔卻無法掙脫,而你盡管已被浸濕,卻仍然散發著青春自信的歡喜。我不由自主地翻開你,細細品讀,不知不覺,又似乎進入了你自信的世界,你告訴我,記得對自己說“我並不比別人差,別人也不過如此”來鼓勵自己,增強自信。我便照做了,一一列出自己的優點與缺點,這才欣喜地發現,原來自己很優秀,無需自卑,每個人都很棒,自信的自己更能成功。就這樣,你將我拉出自卑的世界,一次次消除我青春的障礙。感謝你,親愛的《哲思》,是你改變了我孤獨的性格,是你消除了我自卑的幼芽。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我相信了,盡管你隻是一本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