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回首,我與書結下的羈絆,今生今世,無法舍棄。
兒時的我性格內向,隻因一本童話書,在我的天空下,架起一道絢爛的彩虹。我怯怯地拿起書,走進那不屬於我的世界,漂亮的公主裙象征著一個小女孩粉紅色的夢啊!我的心裏溢滿了幸福,一種化為愛的斑斕的蝴蝶翩翩起舞,飛進了我的心裏。那一刻,我如沐春風,羈絆的紐帶將我的命運扭轉。我從此渴望陽光明媚,性格變得外向起來。
上小學時,我偏愛小說,對其他類型的書關注極少,往往沉溺於驚險的故事情節不能自拔,那時我還不懂什麼叫讀書,讀什麼樣的書。而今我儼然成為一個多愁善感的女孩子。為了讀書,我的眼鏡度數逐年遞增,零花錢一筆筆走失。我如癡如醉地讀著……莊子的超脫、陶潛的隱逸、嶽飛的壯懷、路遙的奮鬥,讓我有一顆發奮之心、向上之心;李白的浪漫、蘇軾的豪放、易安的清婉,讓我與這些詩人惺惺相惜;出神入化的西遊、劍戟驚天的三國、滿腔豪情的水滸、情詩千載的紅樓……隻是一句“冰天夢如幻,冷月葬花魂”便使我黯然神傷,為黛玉的薄命、清傲潸然淚下。貝多芬的堅強、海倫的奇跡、居裏夫人的聰慧,讓我感悟人生。
把書比作營養品,它豐富了精神世界,比作一劑良藥,愈合心靈的創傷。在書的世界中,我們學會了麵對人生的悲歡離合、陰晴圓缺,學會了堅強與寬容。沒有了書,便沒有了睿智,沒有了深邃,沒有了長袖闊帶的文氣,沒有了風流倜儻的灑脫。
讀書,就是閱讀人生,閱讀生活,閱讀快樂。
讀書,就是走進曆史,期盼幸福,收藏陽光。
假如讓我闖蕩天涯海角,縱使一匹馬,兩袖清風,我也會帶一本書。
前世今生無法舍去的羈絆,仍是書。
▲中衛二中 七(4)班 孔德蓉 指導老師 楊素鳳
品味讀書
讀書是一種愛好,我願用一生去品讀。
以書為友,遠離生活喧囂;以書為師,暢遊知識海洋。書能帶來財富和幸福。
讀書長智,讀書達理,讀書明德。讀書讓我們變得從容優雅、談吐非凡,變得更加謙虛、勤奮,更加心平如鏡。但是現在的學生常常覺得讀書枯燥乏味,哪裏像古人所說的那樣好!我起初也是這樣認為的,直到發生了一件事,才讓我愛上了讀書。
小時候的我,是一個很貪玩的孩子,爸爸媽媽又因家裏隻有一個孩子,希望我能成才,對我的要求非常嚴格。他們成天讓我讀書學習,這對於一個貪玩的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於是,我常常趁他們外出的時候偷偷溜出去玩,每當這時候,我就像困在籠中的鳥兒重歸自然一樣快樂。然而這樣的快樂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我又找到了令我更快樂的事:有一次,我又溜出去玩,遠遠看見小夥伴們圍在一起嘀咕什麼,走過去一聽,原來昨天他們老師教了一篇關於勤奮學習的課文,讓他們回家收集關於勤奮學習方麵的名言。我一聽,腦海裏不覺浮起前幾日看的一本《名人故事》,書裏有很多名人的故事,還有他們的名言。我淺淺一笑,將知道的關於那方麵的名言告訴了他們,他們一聽特別吃驚,都說我天資聰慧,其實,他們哪裏知道這都是我讀書的結果。聽到小夥伴們的誇讚,我終於明白了讀書的好處,也下定決心要多讀書。就這樣,我愛上了讀書。
所以,隻要你找到了書中的樂趣,就會發現書中原來真的有“黃金屋”和“顏如玉”。莎士比亞說過:“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與書為友,書中自有精神食糧,書中自有生命力量。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許多高尚的人講話。”然而,什麼書才是真正的好書呢?有人說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好書,有人說隻要是名家所著的書都是好書,還有的人說能讓我們懂得知識的書是好書。可是,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既然“好書”是人們應該讀的,那還要“壞書”做什麼呢?我認為我們不應該隻拘泥於讀好書,應該體會魯迅所說的意思,任何書都可以讀,取精華為我所用,除糟粕棄之一旁。隻要我們本身沒有腐朽,那麼我們就不會和書中的糟粕同流合汙,隻有人自身出了問題,才會被書中的糟粕影響,心靈純潔高尚的人對這些隻會視而不見,糟粕不會走進他們的心。
當然,讀書還要講究方法,否則整天隻是在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地讀書,頭腦全然不思考,那讀書對你能產生什麼作用呢?我們應學會邊讀書邊思考,並把從書中學到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加以運用。因為隻有學以致用,才能體現讀書的價值。
書已成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我最知心的朋友,我願用一生去愛書,品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