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行握手禮時,不可以隨便地把手伸過去與人家握手,是有一些講究的。一般是由年長者、女士、上級、主人先伸出手,而年輕人、男士、下級、客人要視對方伸手後才能與對方握手,最好不要主動先伸手,特別是與外國女士握手時,男士絕不可先伸手。
握手時,還要注意,多人同時握手,不要交叉,待別人握完再握。男士在握手前最好摘掉手套,與女士握手時最好摘掉帽子。女士戴的時裝手套可不摘。如果手上有水或很髒,不便握手時,要婉言謝絕握手。女士在麵對長輩時,要起立握手/麵對晚輩可不必起立。對一位男士無意識地主動握手,女士並非感到不自然時,一定要伸手相握,而絕不能拒絕,拒絕是最失禮的表現。
主動、熱情、適時地握手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會增加親切感。應如何使用名片?
名片是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的媒介。有了它,人們的介紹與相識就方便多了。現代人應該有現代人的風采,應該了解、掌握使用名片的知識、禮儀,從而使自己在社交場所遊刃有餘,如魚得水。
如何使用名片呢?
名片夾,一般應放在辦公桌上;外出時放在西裝內側口袋裏,名片不能隨便地裝在褲袋裏或票夾中。名片應從名片夾中抽出,最好是站著遞給對方。互贈名片時,應由地位低的或訪問人先遞出名片;如果對方人較多應先與主人或地位較高的人交換;若自己一方人較多,應由地位較高的人先向對方遞出名片。年輕者先呈給長者。
向對方呈遞名片時,態度應恭敬,最好用雙手奉上,不要用手指夾著給人或往桌上一用。應把名片文字方朝著對方,使對方易讀。在遞名片時,應清楚地說出自己的姓名。收別人名片時,也要用雙手去接,拿到後馬上認讀一下,姓名中有難認的字,可向對方詢問其讀法。收到名片後,馬上塞進口袋,也不要隨意丟在桌上。在談話時,不可把對方名片在手中顛來倒去,或折皺;若是站著講話,應將名片拿到齊胸的高度;若是坐著,放在視線所及之處,分別後小心地放入名片簿中。
對歐美一些國家的人來說,初次見麵他們更願意自報姓名,而不是交換名片,特別是非業務場合。不分場合、對象,散發自己的名片不是有風度的行為。
名片還可以作為簡單的禮節性通信往來,表示祝賀、感謝、辭行、慰問、吊唁等,根據不同用意,在名片左下角或名字下方的空白處寫上表示一定含義的字母或簡短的話。
交談時應注意哪些禮節禮貌?
現今社會提倡精神文明,這表現在人們的交談中不僅僅意味著會說“您好”、“謝謝”之類的詞就夠了。說話文明,禮貌待人,從根本上說,在於表現自己的謙虛和對別人的尊重,要多給對方提供方便。社會交往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通過語言聯係起來,因此,除了講究語言藝術外,還要講究談話時的禮節禮貌。
談話時,行為舉止一是要自然,二是要不失禮節,這是成功交談氣氛的保證。談話中要克服怯場的表現,比如,見陌生人靦腆、躲閃或驚慌,會給人造成缺乏自信心的感覺。有的人交談時習慣於玩指甲、玩衣角、搔頭皮、掏耳朵等漫不經心、無意識的動作,這都會被視為缺乏教養而影響交談效果。
與人談話時,不要多用“我”字,總是以“我”為中心,句句離不開“我”字,不顧別人心理,不管別人喜不喜歡聽,滔滔不絕,這會令人反感。除非對方要求你談談自己的情況外,一般來說要多談與對方有關或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否則人家以後見到你,就要逃避開了。
與人談話,可以用適當的手勢,但不宜過大或過多,不能用手指人。兩人談話間距一般相距約一步半,不要總在別人耳邊嘀嘀咕咕,竊竊私語,這樣的舉止不大方,也會造成一些誤解。談話中要善於用眼睛傳遞信息,因此要目視對方,但不能盯著人看,使對方產生不自然的感覺,視線一般不要降至對方胸部以下。談話時太沉默,會使人誤會你是個性情髙傲的人。談話中不要用不雅的宇眼,一句不雅的話出口,將有損你的形象。盡量避免談論容易引起爭執的題目,不要與人爭辯。談論時聲音要柔和、親切,給人平易近人的感覺,而不是盛氣淩人的態度。參加別人談話前,要打招呼,不湊前旁聽。有事求於某人時,不可輕率打斷別人的談話,待他講完後,可說“對不起,請讓我插一句”等。
如何克服交談中的種種誤區?說話這事太普通了,誰不會呢?可是有誰沒吃過一些“口誤”、“說話不中聽”等技巧性的虧呢?輕則引起爭吵,重則引起政治風雲突變。
所以說話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說話時隻要深入分析語言與所處的環境,掌握一些技巧,是可以做到深受人們歡迎的。談話要注意做到“四避”:避粗魯,避刻薄,避隱私,避忌諱。談話使人接受要注意做到“八戒”:戒沒完沒了,羅嗦重複;戒信口開河,沒有中心;戒打斷話頭,搶人上風;戒精力分散,東張西望;戒自吹自擂,狂妄自大;戒恥笑缺陷,侮辱人格;戒議論他人,挑撥離間;不能輕下結論,自以為是。談話的內容一般不要涉及令人不偷快的事情,避免涉及對方的隱私,比如,年齡、婚否、工資狀況。
與身份較高的婦女談話,不要問衣飾的價格。男士與女士談話切忌無休止攀談,這樣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與婦女談話要謙讓,不與之開玩笑,爭論問題要有節製,不可談論女性長得胖或長得老。不議論長輩或領導,對朋友或同事也不妄加評論。不談荒誕離奇、黃色下流的事情。對方不願回答的問題不要追問,若談到了對方回避的問題,一定要表示歉意,立即轉移話題。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聯絡感情的工具,在社會交往中要運用好這一重要手段,而不能設置人為的障礙。
如何掌握談話技巧?
交談是由說、聽兩方麵組成,你的“說”是為了對方的“聽”,你的“聽”又促成了對方的“說”。可以這麼講,談話技巧的一半是聽的藝術,最聰明的談話者通常不是講話講得最多的人,而是聽得最仔細的人,並能在關鍵時刻發表精辟評論,人們往往對這種人印象深刻。
聽人講話,要避免兩種消極的做法:一是急於發言,在還沒有完全聽懂、聽完對方意見時,迫不及待地打斷對方講話。二是固執己見,隻願聽與自己意見一致的話,拒絕接受不同見解。傾聽別人說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禮貌,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一種鼓勵,可以提高說話者的興致;要靜靜地聽,並注意發出一些表示正在聽的信號,比如不時地點頭、微笑,用眼睛注視著對方,目光要時常接觸,以及簡捷地應答:“噢!”“是嗎?”“後來呢?”“對”等等,通過這些積極反應和簡短插話,發出聽懂或讚同的信息;還可用提問來啟發對方講話,對於不善於語言表達的人,要設法給他機會講話,讓他發表“高見”。
“聽”可以讓你了解對方,捕捉對方的意圖和需要,你若能耐心地聽對方傾訴,說者的自尊得到了滿足,覺得你能理解他,與你產生感情的交流,會把真實想法、真實感受、真實情況向你全盤托出。當然雙方還要以誠實和熱情的態度作為交談的基礎。聽者不要匆匆忙忙截斷或心不在焉地聽別人談話。
善於傾聽,還有其它一些益處,它是集中智慧的一條途徑,起到集思廣益的效果,學會利用別人的腦袋來為自己考慮事情。在聽的時候,你有很多事可做,你可以想,可以看,可以尋找恰當的詞句,做好自己說話的準備,使自己的話雖少,卻句句有分量,有道理,句句動聽,值得回味。
任何一對交談者,在他們之間都應有一個不成文的協議,“彼此又聽又;”。讓我們共同掌握交談這門綜合藝術,使自己的交談過程更富有科學性。
使用電話時應注意什麼電話被現代人公認為便利的通訊工具,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電話的語言關鍵,它直接影響著一個部門的聲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過電話也能粗略判斷對方的人品、性格。因而,掌握正確的、禮貌待人的打電話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打電話時雖然相互看不見,但說話聲音的大小,對待對方的態度,使用語言的簡潔程度等看不見的風度表現,都通過電話傳給了對方。電話雖然是機械的,但使用它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聲調表達出你的誠懇和熱情,聲音悅耳,音量適中,這是每一位打電話的人都應遵守的最簡單、最起碼的禮貌。那麼在使用電話時,還應注意哪些事項呢?打電話的人應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