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禮儀篇(二)(1 / 3)

乘轎車、公共汽車、火車時應注意什麼?

當你在乘坐轎車、公共汽車、火車等現代交通工具時,要注意哪些禮貌規範,才能做到舉止文明呢?

乘公共汽車時,誰都想得到一個座位,於是公共汽車站常常是車一到,大家一擁而上,自然是誰有力量誰優先了,老弱病殘和婦女兒童們隻能望車興歎。擁擠的公共汽車,特別是在上下班髙峰時,車上擠得滿滿的,誰也不肯挪一步讓更多的候車者上來。這些社會現象應該得到改變。維護好大家共同相處的環境,是每個乘客應盡的義務。排隊按次序上車,才是文明乘車的行為。

車裏站養搖搖晃晃的老年人、孕婦、抱小孩的婦女,而一些年輕人卻把頭扭過去,視而不見。這種行為,雖然沒有違反法律,但違背了社會公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自覺地站起來讓座。

下雨的時候,乘車要脫去雨衣,不要弄濕別人的衣服。在車裏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一定要道歉;而別人不小心擠了你,你應該表現出諒解。

乘火車時,要對號人座。如果車廂裏窗戶緊閉,不要在車廂裏吸煙,應保持空氣的清新;不要穿鞋踩別人的座位。夜間,旅客人睡,不能大聲說笑或打開收音機;不要隨地亂扔雜物,要珍惜列車員付出的勞動。

轎車,已逐漸成為人們乘車的主要交通工具。工具現代化了,但乘轎車的禮節不能忽略。身為客人時,應在主人邀請後再上車,這裏不要忘記“女士優先”的原則。上車時,尊者由車右邊上,其他人等尊者上車後,自己再由車後繞到左邊上車。在轎車裏,一般後排座最右側為尊,前排司機旁為助手席。但是主人親自駕車,客人應坐在司機旁助手席上,表示對主人的尊重,若主人有夫人伴行,那麼司機旁的位置自然是這位太太的了。下車,一般是男士或晚輩先下,然後照顧長輩或女性後下。

吉普車中,司機旁的位置是尊者專座;大型客車,一般是位居中央麵對行進方向的靠窗座為最好。

大家多懂得一些乘車知識和禮節,一切都會井井有條,順順當當,保持每個人應有的風度。

乘飛機應注意哪些言行舉止?

乘飛機用不著去搶座位。在我國目前乘飛機還不像乘車那樣普遍,但作為快捷、省時的現代化交通工具,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廣泛服務於大眾。

乘坐航班飛機一定要守時,因為登機前還有換卡等一係列工作,這樣才可避免緊張忙亂中的失態表現。登機後一切要聽從機組人員的指揮,升降時係上安全帶。登機後不要與周圍的乘客談論關於墮機、撞機等空難事故,以免增加其他乘客的精神負擔。

航班上一般備有食品、糖果等,由服務小姐免費送到每位乘客麵前,此時,要對她們熱情周到的服務表示感謝,這才是文明的乘客。

飛機上由於空間有限,沒有事不要走動,若需要服務員的幫助,可以按座位上方的傳呼按扭。飛機上有一些可供閱讀的報刊,但不能帶走。由於空間小,你的動作幅度也要小些,不要影響他人。給別人帶來不便時,一定要表示抱歉。不要把鞋子脫掉,散發異味,這種舉止十分令人厭惡。國內的航班上禁止吸煙,所以吸煙者應有所控製。

最後當你離開飛機時,不要忘記向在艙口送往你的服務小姐,點頭微笑,示意感謝,這才是周全的禮貌舉止。

拜訪親友和接待客人應注意哪些禮儀?

探親、訪友、接待客人這是生活中常見的交往形式,對親戚以關心和安慰,與朋友聯絡了感情、傳遞了信息。做客與待客由於多是在家庭中進行,可免去公共場合下緊張嚴肅的氣氛,因此,這種特殊形式的交往帶有輕鬆愉快、親切友善的特點。

年輕人成家後,要經常抽時間去看望長輩們。帶上一些禮品,合家去看望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他們帶去親人的愛,與他們共享天倫之樂。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許多朋友。和誌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可以調節一下日常工作帶來的疲勞和煩惱,增進相互間的感情,在這信息時代裏,還可以擴大信息量。拜訪朋友前,一定要事先約好時間,以免吃閉門羹或當不速之客,打亂了朋友的日常安排。約好時間應準時赴約,如不能按時赴約要提前通知朋友,因為失約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拜訪的時間不要選在對方正在吃飯的時間,以免打擾人家,最好是在節假日的下午或平日晚飯以後,不要選擇周末的晚上。晚上拜訪,不要影響別人的休息和其它家務工作,因此時間要盡量縮短。

除此之外,去朋友家做客還要懂得些一般性常識:做客要注意儀容,衣著要整潔、樸素、大方,穿戴要與季節、環境和氣氛協調。進門前要輕輕敲門,不能破門而人,再熟悉的朋友也要等主人招呼再進門。見到長輩和其他人要問好,不要隨便自己選擇地方或坐在床上。做客時舉止要穩重得體,不經允許不可闖到其它房間裏去,除了翻閱擺在桌麵的書刊外,隨便翻動書櫃裏的書籍、筆記、信件都會令人反感。不要過多地對房間裏的擺設進行評論和批評,也不要隨便亂動這些擺設。談話中要注意分寸,避開主人家裏對一些話題的忌諱,要避免發生爭執,即使對某問題的探討達到高潮,情緒非常激動,也要控製,不能大聲叫嚷。另外,交談的時間要掌握好,無事不要閑聊,人家的時間是很寶貴的。做客時,遇有其他客人,要禮貌地打招呼,若別的客人有急事,應主動起身告辭,一般是先來做客的客人先告辭,以示對後來客人的尊重。

待客時,作為主人要盡量從始至終對客人熱情、周到,使客人感到像在自家一樣親切。

對預先約好的客人,應盡可能地準備一下,打掃幹淨房間,準備一些茶點和水果,便於聊天時氣氛的輕鬆自然。

客人來訪時,要熱情地招呼客人“請進”、“請坐”、“請不必拘束”。要把客人介紹給家裏其他人,把客人讓到顯要的位置上或右為尊位。

對於很要好的老朋友,不必過分客套,但也要準備茶點、糖果熱情招待,使之感到就像到家了一樣,這才是真正的朋友。

對於因公事前來的客人,備茶備煙就可以了,因為他們有更重要的事要談,不需計較這些小節。

當請客人留下吃飯時,要多考慮客人的習慣,不應過分勸酒,不要殷勤地給客人夾許多菜,免得客人不喜歡吃也不好拒絕,因此一切都要順應客人的需要。

有客人在家時,應禁止以下舉動:打掃房間衛生、掃地、翻箱倒櫃找東西、訓斥孩子、與家人口角。

客人逗留的時間過長,又不好直接催促,可以減少談話,不往茶杯裏添水作為暗示。

客人要告辭時,你可以婉言相留:“如果不忙,就多坐一會兒。”等客人站起來後,主人再站起來,讓客人走在前麵,送至大門口,目送客人遠去,不能客人還沒離去,主人卻早已消失了。

無論是客人還是主人,都要力爭做到讓對方滿意,給對方留下一個溫罄的回憶。

告別怎樣見機而行?

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也應有一個圓滿的結束。拜訪朋友也要講究效率,當雙方基本上達到了增進感情、互通信息、商談工作等等目的後,來訪者就應該適時地提出告辭。一個善於接待朋友的人,具有良好修養的人,絕不會在客人麵前表現出倦意和對客人的反感。這時,你不要誤認為主人談鋒甚健而無限製地長談下去,毫無告退之意,這可就錯了,除非對方是極好的朋友或有特別重要的事商量,否則不宜打擾過久。當你感覺到對方已有些厭煩,才準備告辭,恐怕為時已晚。

當你覺得大家要說的話已說完,就不該再坐下去了;當談話時間已經不短了,就該告辭了;當談到興致正髙時,你告之“改天再談吧”,也許是最明智之舉。

當你準備告辭時,最好是等你說完了最後一段話後隨之提出;如果是主人說完話後你提出告辭,則顯得你不勝其煩,這可能會使人發生誤會。

告辭的時候,不要忘記感謝主人的款待。這時,主人還會挽留你,但你應該知道這也許是出於禮貌,絕不能真的又坐下來,繼續神聊胡侃。道一聲“改天見”,便迅速離開,切勿拖泥帶水,這才是不失風度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