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食品有哪些種類?隨包裝材料和形式的擴大,罐頭食品的種類也發生了改變,即凡食品經密封殺菌或殺菌密封(即無菌包裝)達到商業無菌,能在常溫下長期保存者,均應視為罐頭食品。除用馬口鐵罐、玻璃罐、鋁合金罐外,其他如用鋁塑複合包裝材料製成的各種軟罐頭和無菌大包裝;先經滅菌再包裝製成的利樂包如各種果汁、菜汁、果凍、沙司、蛋白飲料等;可耐熱殺菌的塑料罐、塑料腸衣製成的各種火腿腸均應視為罐頭食品。
88.哪些食物不會變質?
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沒吃完而變質,不得不扔掉的食物有很多,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那麼有沒有不會變質的食物呢?科學家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以下幾種食物是不會變質的:蜂蜜、食醋、白糖、白酒和精鹽。至於這些食物不會變質的原因我們逐個來看。
蜂蜜:蜂蜜中糖的含量非常大,能占到蜂蜜重量的4/5以上。蜂蜜中水所占的比重非常小,這使得細菌沒有合適的生長環境,同時,蜂蜜中還含有一種抑菌的物質。
食醋:食醋自身就具有殺菌的作用,它是很好的保鮮防腐材料。製作好的食醋,用壇子密封好後放於地下,時間越久,味道越香。
白糖:白砂糖、綿白糖等俗稱為白糖,它的結構內部水分少,不適合微生物生長,所以受到汙染而變質的可能性極低。
白酒:白酒的酒精含量超過了10%,具有消毒的作用。密封條件下的白酒能夠保持長時間不變質的原因,在於微生物難以侵入和繁殖。
精鹽:精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性質穩定,我們平時吃的精鹽如果不注意保存的話,碘的含量會減少,但精鹽的品質並不會改變。
食品為何會變質?食品變質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因微生物的繁殖引起食品腐敗變質;因空氣中氧的作用,引起食品成分的氧化變質;因食品內部所含氧化酶、蛋白酶等的作用,促進食品代謝,產生熱、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致使食品變質;因昆蟲的侵蝕繁殖和有害物質間接與直接汙染,致使食品腐敗。
89.為什麼魚肉要比其他肉更容易變質?
如果我們買了魚肉和牛肉,一般都會很快地將魚肉先吃掉,因為魚肉要比牛肉更容易變質,這是為什麼呢?
專家經過研究得知,魚的鰓和內髒裏有很多細菌,在魚死後,利於細菌生長的環境會使得細菌大幅滋生,並且這些細菌的滋生速度是極快的。相比較來說,牲畜肉如豬肉、牛肉、羊肉等,通常都是在宰殺後經過放血、去內髒等處理的,所以被細菌汙染的概率也大幅降低。
魚肉的特殊結構也使細菌更容易在裏麵滋生,魚肉被疏鬆的結締組織分開為很多小的肌群,細菌更容易在這樣的構造下侵入魚肉內部,而牲畜肉被緊密的結締組織圍成一束束的,很牢固,細菌不容易入侵。
還有一點也是魚肉更易變質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在水中生活的微生物,適應低溫環境的能力較強,就算我們將魚肉放入冰箱,細菌還是會在魚肉內部滋生,進而使魚肉變質。
燒魚時怎樣去除魚的腥味?有人喜歡燒魚時把薑與魚一起下鍋,認為這樣可去除魚腥味。其實過早放薑不能起到去除魚腥味的作用,因為這時魚體浸出液中的蛋白質會阻礙生薑的去腥效果。可以先把魚放在鍋裏煮一會兒,待蛋白質凝固後再放薑,也可在燒魚湯的時候加入適量的牛奶、米醋或料酒,同樣可起到去腥的作用。
90.你知道嗎,味精竟然也有度數?
“味精也有度數?誰說的,我可不相信。”也許很多人都會這樣說。味精確實不像紅酒和白酒那樣裏麵含有酒精成分,但它確實有度數。
味精有鮮度,鮮度是由穀氨酸鈉的含量決定的。因此味精的鮮度,也就是穀氨酸鈉在味精裏所占的百分比,它和酒類飲品衡量酒的度數是一樣的。從穀氨酸鈉所占味精的比重來看,目前市麵上主要有兩種味精在銷售,一種是度數為80度的味精,另一種則是99度的味精。80度味精代表穀氨酸鈉的含量占到了80%,而99度味精則表示穀氨酸鈉的含量占到了99%,因此這種味精也叫作純味精。
做什麼菜不宜放味精?用高湯烹製菜肴時不必使用味精,因為高湯本身已具有鮮香的特點,使用味精會將本味掩蓋;酸性強的菜肴,如醋溜菜等,不宜使用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含堿性原料的菜肴中不宜使用味精,因為味精遇堿會變成穀氨酸二鈉,產生氨水臭味。
91.白皮雞蛋有營養,還是紅皮雞蛋有營養?
雞蛋是人們常吃的健康食品,超市或菜市場裏銷售的雞蛋多為紅皮雞蛋和白皮雞蛋。紅皮雞蛋往往要比白皮雞蛋賣得少,這跟人們認為白皮雞蛋的營養價值要比紅皮雞蛋高有很大關係。其實雞蛋外殼的顏色主要受雞的品種影響。
科學家通過實驗得知:白皮雞蛋的蛋白質含量要高於紅皮雞蛋;白皮雞蛋的維生素含量要高於紅皮雞蛋;紅皮雞蛋的脂肪含量和膽固醇含量要比白皮雞蛋高。除了以上幾點,白皮雞蛋與紅皮雞蛋的營養價值差不多。
有的人認為雞蛋越新鮮越好吃,其實不然,最好吃的雞蛋為產後一周左右的,這時的雞蛋口感最佳。剛產出的雞蛋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吃起來會降低雞蛋的爽滑感。
每天吃幾個雞蛋合適?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兒童正處於長身體的時期,代謝快,每天應吃2~3個雞蛋。孕婦、產婦、身體虛弱者以及手術後恢複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過多。
92.為什麼雞蛋豎著放更容易保鮮?
家中的冰箱裏都會有專門放雞蛋用的塑料盒,我們會發現,雞蛋都是豎著放置的。冰箱裏的塑料盒之所以這樣設計,一方麵可以為我們拿取雞蛋提供便利,另一方麵還利於雞蛋的儲存保鮮。
雞蛋內部的蛋黃中有黏液素,如果將雞蛋隨便放置的話,黏液素就會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逐漸稀釋,其對蛋黃的包裹力度就會減弱,容易出現散黃的現象。
假如我們在放置雞蛋的時候將稍大的那一頭向上,雞蛋內氣室裏的氣體就會讓蛋黃遠離蛋殼,這樣可以降低出現散黃的概率。如果想延長雞蛋的保存時間,可以拿紙巾將雞蛋包裹住再儲存。
生菜如何保鮮?生菜是人們常吃的蔬菜,但它不宜久放是最困擾人們的難題。我們可將生菜的菜心取出來,在裏麵塞入一塊潮濕的紙巾,這樣,菜葉就可以很好地吸收紙巾裏麵的水分了,等到紙巾的水分吸幹後,將生菜放入保鮮袋中保持水分。這樣,生菜就可以放置較長的時間了。
93.鬆花蛋能放進冰箱中儲存嗎?
超市裏的鬆花蛋多是整盒賣的,有的人一頓吃不了,喜歡將鬆花蛋放進冰箱裏儲存,認為這樣可以延長鬆花蛋的保質期。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麼做不僅不能保存鬆花蛋,而且還會改變鬆花蛋的口感,降低其美味度。
鬆花蛋屬於堿性物質,是一種膠狀體,內部含有少量水分。如果將鬆花蛋放進冰箱冷藏或冷凍的話,其內部的水分會結冰,等把鬆花蛋從冰箱裏拿出來吃的時候,結冰的部分就融化了,其膠狀體就會變成蜂窩狀,口感大不如前。
在低溫下,鬆花蛋蛋黃的顏色會改變,口感會變硬,味道偏鹹,與正常的鬆花蛋有很大的差別。假如我們一次不能將一盒鬆花蛋都吃完,可以用保鮮袋將鬆花蛋裝好,袋口係緊,放在常溫下保存,這樣可以保證鬆花蛋即使在幾個月後口感也不會變。
鬆花蛋上的鬆花是怎麼形成的?禽蛋放置了一段時間後,蛋白中的部分蛋白質會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既能跟酸性物質作用又能跟堿性物質作用,所以人們在製造鬆花蛋時,在包裹禽蛋的泥巴裏加入了一些堿性物質,如石灰、碳酸鉀等。它們會穿過蛋殼上的細孔與氨基酸化合生成氨基酸鹽,氨基酸鹽不溶於蛋白,於是就以一定的幾何形狀結晶出來,形成了鬆花。
94.湯圓和元宵是一種食品嗎?
到了正月十五,南方人會說要吃“湯圓”,而北方人則說要吃“元宵”,湯圓和元宵指的是同一種食品,隻是稱呼不同嗎?還是它們本身就是兩種食品呢?
北方人嘴裏說的“元宵”,內部是有餡兒的,其製作方法是:先將餡兒準備好,切成小塊,然後倒入機器裏,再往機器中倒入江米粉,機器開動後在其振動下,餡料變成了球,將江米粉粘到其表麵,慢慢地就滾成了元宵。因此,這樣做成的元宵表皮薄而幹,用水煮過後才會吸收水分變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