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難得,駿馬難求”,對任何一家公司或主管來說,都想找到聰明絕頂、創意能力一級捧的精英,但是,如何留住這些優秀部屬,並充分發揮能力,為公司創造財富與價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管理是一門藝術,通常說,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象坐蹺蹺板,兩者之間要保持平衡,蹺蹺板才能正常地上下晃動。
上司和員工之間,就是這種蹺蹺板的關係,因此,上司並不希望員工過於團結,因為員工過於團結,就意味著上司的力量被弱化,試想想,員工們都是一條心,那麼員工就會聯合起來欺騙上司,而上司也就成了瞎子和聾子,假使如此,上司晚上能睡著覺嗎?
所以,上司會有意無意地在下屬之間插一些“棋子”,讓員工之間互相牽製,互相競爭,而上司,則可以心安理得的在下屬之間扮演一個高高在上的“裁判”了。
賴利.包熙迪在《領導你的明星球員》一書中提及,公司的精英部屬通常是組織中最難以管理的人,其共同特質有:
一、 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價值:這些精英們都了解自己有幾兩重,對公司有什麼重要性,也就是說,公司或主管想要的知識經濟在他們身上,公司要經營下去就必須借重他們。
二、他們了解組織的形勢:精英們對於自己的工作計劃有一套盤算,因此會尋求公司最大的支持,一旦得不到支援,他們不是轉移陣地,就是透過複雜的權謀運作,完成自己的計劃。
三、無視於組織的階層體係:精英們對於頭銜並不在,直接點說,他們的胃口都很大,不是給予好的頭銜、高的職位就可以得到滿足,他們要的是更多實質權能上的授予。
四、期望能直達天聽:精英部屬會覺得如果不能直接跟老板溝通,就是不被重視。
五、擁有良好的外界關係:精英隨時做好打包走人的準備,因此,他們必須要有良好的人際網絡關係,因此就會花很多時間去經營人脈,創造出自己更好的工作身價。
六、無法忍受乏味的工作:精英們一旦發現工作一層不變,無法創新求進時,他們常常會掛冠求去。
七、心中永遠沒有“謝謝”二字:就算公司製度如何完善,主管領導有方,但精英們也不太會願意承認,因為他們覺得公司的好是來自於他們的貢獻。
因為精英部屬有其工作計劃,縱使他再高傲,不喜歡組織、無法接受領導,但他們都有會敏銳的觀察,能夠充分認識到公司主管的領導作風與策略方向,他表現出一付不屑的樣子,事實上他們早已對公司的成長前景、內部人事鬥爭與外部客戶關係了然於胸。
在證券公司工作多年,同時也是高階主管的Vincent就表示,gossip流言蜚語是同事間最愛的,因此,要率領一個工作團隊,就要懂得如何運作流言蜚語去傳達某些訊息,在下屬間製造內部的競爭與矛盾。
大部分主管都會在組織尋找一對左右手,所謂的左右手就是幫自己處理、分擔大部分的工作,而能成為自己左右手的人也代表著他們的工作能力不差,隨時可以成為獨當一麵的主管。
不過,要部屬忠於上司,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因此,聰明的上司就會製造左右手的“瑜亮情結”。
Vincent說,因為自己所屬的證券公司常會有一些商品要販賣,如果不鞭策、不激勵,業務員是不會認真向客戶推銷的,而如果銷售業績無法達成,那麼他這位主管也就要走人,至於如何激勵,請吃飯偶爾可以達到目標,可是也不能老是請部屬吃飯,請吃飯隻能當作是聯係感情之用。
於是,Vincent將部門下麵的部屬分為兩個小組,然後讓這個兩個小組展開業績比賽,通常兩位組長為求表現,能夠繳出亮眼的成績單,就會再跟其他部屬施壓,帶動整個部門的工作士氣。
在組織內製造“瑜亮情結”,感覺上好像在使用“反間計”,企圖魚蚌相爭、漁翁得利,似乎不是正人君子,不象是大公司該有的所做所為,可Vincent卻坦言,這種方法雖然有點搬不上桌麵,但真的很好用。
原來Vincent會使用這個策略,完全拜他的前任主管所賜。當年的Vincent畢業於一般私立大學,讀的是氣象科學,這屬於一個冷門科係,能做的工作不多,唯一能想到就是進中央氣象局工作。
但是要擠入那個窄門,比考法官、檢察官還難,因為中央氣象局是政府部門,有缺才會補人,所以Vincent隻好硬著頭皮到證券公司應征,沒有想到一麵試就錄取,他自己也很訝異,同時很高興自己不必為三餐而煩惱。
到證券公司工作初時,Vincent對證券完全不懂,趕緊到重慶南路買了一堆書惡補,同時也不斷的向前輩請教,他的勤奮令主管很欣賞,認為他是可造之才,有意培養他,可是當時的Vincent並沒有什麼大誌願,但隻求有工作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