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本地2016年入冬以來的初雪在今天上午落了下來。剛起床時天空是陰沉沉的,然而到了大約九點鍾,地麵上已然是薄薄的一層耀眼的晶瑩了。
“下雪不冷融雪冷”這是我們壩上地區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下過雪後,風就呼呼的刮起來,這裏的風和張家口不同,是寒冷卻十分柔和的風。不知為何,我竟然開始懷念家鄉的風,凜冽鋒利,冬天的風順著脖子直往身體裏鑽。雪後總是安靜的很,這應該被列為一個公式,記載進高中的物理課本上去。可能是人們都害怕寒冷躲在家裏不敢出行?還是都在這落雪時節感到傷感,獨飲兩盞淡酒?
小時候總是會在雪後迎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戰鬥。我們會分成兩個陣營,準備好彈藥,拉開距離,一場孩童之間偉大的戰爭就此展開。數十孩童相互投擲著雪球,嬉笑奔跑,把雪和凍得通紅的手塞進。這彈藥質量十分差勁,碰到身體就會四散紛飛。不一會,就會有人哭著回家,指著某個部位,告訴爸爸或者媽媽,誰誰誰打了自己的哪哪哪。有的父母會心疼抱起孩子,用手揩去孩子臉上的雪渣;有的就不是那麼幸運了,當告訴父母自己因為“打仗”而光榮負傷之後,則會遭到一頓響徹雲霄的怒罵,每到屋裏的夥伴被父母責備時,我們都會在窗外發出陣陣的笑聲,“嘲笑”傷兵。
小孩子之間的關係多麼純粹啊,沒有兄弟,沒有敵人,隻要你願意與我分享玩具,同我一起玩耍,我們便是好朋友。
夜幕沉沉的降下來,遠處的燈光嘩然亮起,已經消融的差不多的雪映出明黃色的燈光,地麵與天空包裹著的黑暗,就是我們所生活的地方。白色的三角形屋頂上沒有任何生物的踐踏,所以那些還保留著最初的純色。
“有沒有人曾告訴你?”
忽然我想起一句古詩和一首歌。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燈漁火對愁眠。這似乎使我們在小學就已經學過的古詩,曆任的語文老師也不遺餘力的反複吟誦著這首詩。記得高中的語文老師,反複強調著古詩在作文裏巨大的作用,和作文在高考裏的巨大作用。不知為何卻在初冬的天津想起了它。我一直都在想象著這兩句詩的意境:孤獨而且寒冷。生命總是這麼的單薄,在這乍寒的時節裏瑟瑟發抖。
那首歌就是陳楚生的《有沒有人曾告訴你》。每次聽這首歌,總是想起在北京的那些日子。遠離家鄉去一個陌生而且險惡的地方闖蕩,那很短的時間裏發生了很多事情,也是我作為一個學生對這個殘酷社會的初體驗。現在想起來,心裏總是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感覺。記得那次從北京北站出站口剛出來,看見城市上空懸掛著的月亮,朦朦朧朧的一團光亮,龐大的建築物裏竄出很多人,表情不一,卻也是出奇的相同。
同行的人對我說:“你太傷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