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比較文學論(2)(1 / 3)

在上述認識的基礎上,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與民族主義聯係在一起的文化民族主義問題。食人部落的文明與現代城市文明有沒有先進和落後的區分?一夫多妻製和一夫一妻製有沒有誰更人道的問題?宗法社會與現代法製社會有沒有誰更合乎人性的區別?按照文化民族主義的觀點,每一種文化都會產生自己的價值係統,人們的行為來自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任何一種行為都隻能用它所從屬的價值體係來評判,不可能有一個一切社會都承認的,絕對的價值觀念和標準。那麼上述問題我們都無法獲得答案。食人部落在獵殺我們的頭顱的時候我們應當用食人部落的價值觀念來評判他們的行為,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肯定他們的行為,自動地獻上我們的腦袋。這個推謬使我們看到文化民族主義的荒唐。

一個現代社會的文明人,他在看到一個食人部落準備將活人殺死用來食用的時候,他是不是應當無動於衷?一個現代社會的文明人,他在看到他的鄰國發生饑荒即將餓死人的時候,他應當分出一份米來救濟那些即將餓死的人,而如果他看到的是他的鄰國的統治者在屠殺他的人民,這些人不是被餓死而是即將要被殺死,需要的不是糧食而是他拿出武器,對那些殺人者說不,這時候他能不能這樣做?文化民族主義的重要理論家赫斯科維奇說:“文化民族主義的核心是尊重差別並要求相互尊重一種社會訓練。它強調多種生活方式的價值,這種強調以尋求理解和和平共處為目的,而不去評判甚至摧毀那些不與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東西。”

從文化民族主義的角度,我們會發現我們什麼也幹不了,我們隻能看著那些統治者、強勢力量肆無忌憚地殺人,我們不僅不能用我們的武力去阻止他,甚至都不能對那個殺人的人說“你不對”。因為我們必須尊重他的價值標準而不能用我們的價值標準來評判他。文化民族主義實際上是一種極為反動的學說。它是幫助那些落後者保持自己的落後的一種理論,它為殺人的人提供了理論武器。它是幫助那些有物質能力,有現代觀點但是卻膽小怕事、自私自利的人的理論,它為那些所謂的文明人在看到野蠻的不合乎人性的事件發生時逃避自己的責任,假裝看不見,而不對弱勢力量給予幫助提供了理論武器。因而文化民族主義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學說。

人既然使用“人”這個名稱,就一定有他共通的東西,這是文化民族主義不能抹殺的。這個共通的東西應當是基礎的,為一切人所共有的,為一切人所必須的。它超越國家、階級這些集合概念,屬於人類大全。封建國家是統治者實現統治的工具,所謂封建國家的主權實際上是統治者對內治權,對它的維護就是維護統治者統治的權利,從這個角度講,封建國家的人民之愛國其實就是熱愛那些統治自己的人並維護他們對自己的統治——所以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家說國家不是人類一開始就有的,也不會在人類的曆史上永遠地存在下去。因而國家、階級等集合概念對於人類來說並不是最本質的。封建時代愛國其實對於統治者才是必須的,而對於人民是不必要的。愛國隻有在現代民族國家的基礎上談才有它的積極意義。再談階級,階級這個集合概念,似乎比民族和國家更有價值,因為它是一類人的利益共同體,如果說在一個國家、在一個民族中,人們會分成三六九等,人們之間會出現利益上的分野,進而是生活上的對立,那麼似乎在階級這個集合概念中,人們之間的分野就少了,那麼是否我們隻需要人的階級性就不再需要人的人性了呢?文化大革命的事實給了我們巨大的教訓,那是一個隻要階級性不要人性的時代,夫妻反目,親自成仇,鄰居相恨……這就是階級性給人帶來的東西。沒有人性的墊底,階級性會將人帶到什麼地方去呢?所以文化民族主義用在“國家”、“階級”這樣的人類關係的中介概念上是行不通的,它會毀滅人性,進而毀滅人類的進步,而不是助長人性,進而帶來人性的發展,它會成為人類整體性的敵人。當然文化民族主義並不是這樣地不堪一擊。文化民族主義的立足點是民族,而不是國家和階級。但是,民族並不是一個有意義的概念,這個世界上沒有抽象的民族,隻有具體的民族,在一個具體的民族中,必然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必然有階級或者利益集團的劃分,文化民族主義抹殺了民族中的這種劃分,將一個民族抽象地看成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仿佛隻要是屬於一個民族,人們的利益就是一致的、同一的,人們就擁有一致的風俗,一致的信仰,一致的價值觀念,這是一個謊言。從這個角度講,文化民族主義者的立論基礎並不可靠,因為一個民族在大多數情形下並沒有統一的價值觀念(有些統一的價值觀念,如仁慈、悲憫等它屬於人類而不是屬於一個民族),這個民族中的被統治者和這個民族中的統治者處於對立之中,他們在利益上是對立的,怎麼可能有一致的“民族的”價值體係?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文化民族主義是站不住腳的,所謂從“它本身從屬的價值體係來評判其行為”隻是一廂情願的假設,因為這個價值體係要麼不存在(從國家的、民族的角度講),要麼就是一個狹隘的利益集團的狹隘的利害觀念,從後者來評判,必然使任何評判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