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相信人類具有無盡的潛能,更相信信仰的強大力量。生活在原始蠻荒而又波瀾壯闊的青藏高原,人類輕易地察覺到了自身的卑微渺小,因此紛紛匍匐在自然與宗教的麵前。佛教寄希望於來世的思想猶如一針強心劑,無形中減輕了他們今生的痛苦,同時打開了心靈的枷鎖,釋放了隱藏在心底的強大精神動力,促使他們走上朝聖的漫漫征途。縱然是血肉之軀,有了強大的內在精神的支持,亦足以披荊斬棘,所向披靡。
順道關注起了轉經信眾手裏各式各樣的轉經筒,個個樣式精美,很多還穿著裙子戴著帽子,轉動起來猶如一朵花。和攤主閑聊,原來這些虔誠的信徒會把家裏最值錢的金銀珠寶裝飾到轉經筒上麵去,以示內心的虔誠敬重之心。相應地,這些轉經筒價值不菲。
夜幕降臨,北京路反而越發繁華,拉薩的夜晚永遠不乏熱情,拉薩城沉浸在雪頓節即將到來的歡愉氣氛中。雪頓節其實也和格魯派有關。宗喀巴所創之教派以嚴守戒律而著稱。每年六七月間天氣溫暖,百蟲活躍,為免殺生,格魯派要求僧人這段時間老老實實地呆在廟子裏,嚴禁外出。這段苦逼日子大概有一個多月,到了藏曆七月一日,戒律解除,俗人群眾在這一天以酸奶供養寺僧,羅布林卡還要舉行盛大的藏戲表演,以示慶賀。久而久之成了西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今年雪頓節期間,拉薩放假足有七天之多。由於這層關係,雪頓節被直接譯成了“YOGHURT FESTIVAL”(酸奶節)。
雪頓節藏戲
8月17日。
早上八點鍾,哲蚌寺曬佛這一雪頓節的標誌性活動已經開始了,想必這個時候我還在夢裏的N維空間打怪呢。最後還是自然醒,渾身綿軟無力,無所事事了一會兒,終於決定還是暫時遠離這間潮濕狹小的屋子,去宗角祿康公園看看傳說中的藏戲。
今天的宗角祿康公園遊客明顯多了些,但更多的還是藏民,拖家帶口的,臉上洋溢著笑容。我是從布達拉宮西南角沿著轉經道繞進去的,結果發現人家的舞台搭在東北角,自然是白白轉了大半圈。正麵的布達拉宮高大雄偉,傲視群山,半山腰樹木蔥蘢,白色的殿堂更像是孤島中升起的古堡,巍峨聳立,建築細節卻不失細致婉約之風。這個角度望見的布達拉宮更是好看,真讓人服氣。
跟隨者人流湧動的方向,自然而然就到了舞台。印象裏這個台子本來就存在,就是凹陷下去的那片空地,隻不過最近幾天趕工搭了大棚,原本空曠的地方終於有了些排場。向下走的階梯上已經坐滿了觀眾,熙熙攘攘的。
11時整,計劃中的開始時間,卻連演員的影子都沒出現,隻有一位大叔給話筒試音,話筒分明是好的,他還在那裏喂喂喂個不停。直到11:15,演員們才姍姍來遲,姿態嬌羞,好像潯陽江邊的琵琶女,拿著個紙板麵具半遮麵,然後也沒什麼介紹節目就開始了。藏戲也是雪頓節的傳統活動,唉,看了一會兒也不知道演了些什麼,他們戴著麵具圍繞著舞台繞圈子,仿佛美酒引起的暈醺狀態。
羅布林卡最終還是沒去。林卡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公園、庭院,羅布林卡藏語意為“寶貝園林”,就在布達拉宮西麵一點,建於七世達賴喇嘛時期,作為達賴喇嘛的夏宮。園內不僅有拉薩地區常見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異草,還有從內地移植或從國外引進的名貴花卉,堪稱高原植物園。這個園林兩年前我去過,這一回就沒有再進去。
晚上雪頓節開幕式在布達拉宮廣場舉行,18:30後這一帶完全戒嚴。門票200一張,不知道怎麼才能搞到。把自己關在屋裏,放煙火的聲音都沒聽見。
世界上最大的寺廟
8月18日。
今天我去了哲蚌寺。
圍繞著布達拉宮的有四條街道,最南邊的是北京路,剩下那三條分別是林廓西路、林廓北路、林廓東路。總之三條林廓路繞了布達拉宮0.75周,是拉薩大轉經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白天任何時候你都可以在路上看到戴著帽子搖著轉經筒緩步慢走的大媽,風雨無阻。轉經是她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她們也無意間成了拉薩大轉經道上顯眼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