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回到拉薩(1)(2 / 3)

嗬嗬,不形而上了。回到具體的拉薩,繼續瞎轉。

過橋左轉就是大名鼎鼎的川藏公路,幾天後我真的走這條路奔四川了。不過呢,今天我暫且往右轉,這條路是拉薩河南岸的疏散道,通往火車站所在的柳梧鄉。

再次站在拉薩河邊。拉薩河穀土地肥沃,人丁興旺,古老的拉薩城得益於這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自鬆讚幹布時代起成為西藏的中心區域。時至今日,拉薩河水一如既往地寬闊明麗,那藍色飄帶一般的碧水在連綿的群山之間優雅地鋪展開來,承載著無數朝聖者的夢想緩緩西去。與十幾天前的小忐忑相比,此時此刻,我的內心洋溢著順利走完後藏的喜悅與淡定,以及即將開始一段新路程的期待與激動——不再忐忑,那是因為不用再騎車了,我也累得差不離了。

紅山矗立,碧水中流。河對岸就是現代化的拉薩市區,岸邊一片濃密的墨綠。視野所及之處,各式各樣的小樓鱗次櫛比,拉薩河畔仿佛一張攤開的大餅,一眼望不到邊。但無論站在哪裏,紅山之巔的布達拉宮總是能夠映入眼簾,那麼顯眼雄偉。曾經戒備森嚴的宮殿,曾經神秘古老的城市,如今已是遊人如織,連黃牛票都漫天要價。

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前方很遠處河麵上有兩座橋,距離近的那一座是柳梧大橋,也是西藏自治區有史以來第一座立交橋,魯定路橫跨金珠西路之後又緊接著跨過了拉薩河,通往南岸的火車站以及柳吾新區。距離很遠處的那一座更是霸氣十足,想必那就是青藏鐵路拉薩河特大橋了。此橋是青藏鐵路的一大標誌性建築,號稱“彩虹橋”。隻見橋上那三跨連續鋼拱,猶如三條飄飛的白色哈達騰空而起。乘坐火車的旅客們到達拉薩站前就會經過它,我猶記得兩年前坐火車來拉薩的經曆,火車過橋的瞬間真是印象深刻。

柳吾鄉的樓房幹淨整潔,有些甚至比對岸市區的還要高,就是不夠熱鬧,看來人氣攢得還不夠。拉薩火車站就在前方不遠的地方,順道故地重遊。車站被設計成了藏式民居的式樣,由於車站采取嚴格的安保措施,像我這樣喜歡亂竄的沒一個能亂竄進去,以至於偌大的站前廣場竟然空無一人。

很奇怪,走著走著,彩虹橋看不到了。原本打算繼續走下去,卻發現前方已是去年新建的機場高速。不過癮,隻得悻悻而歸。

下午去羅布林卡廣場轉了。明天就是雪頓節了。接下來的幾天,羅布林卡這邊會有藏戲表演,於是自我安慰了一下,要是免費開放的話我以後再來。事實上我再也沒來,我的個子一米八令,身板卻小,怕人多被擠爆。雪頓節當天,拉薩的僧侶和群眾要到大昭寺去朝佛,八廓街的店鋪老板跟我說明天說不定就能混進去了。

整了份《拉薩晚報》,得知了哲蚌寺那邊雪頓節交通管製的安排。哲蚌寺曬佛是雪頓節的傳統項目,其實我一直想去湊湊這個熱鬧的,所以才這麼早回到拉薩,否則浪費的這幾天去珠峰也綽綽有餘。結果得知當天去哲蚌寺需要提前預約門票,死貴死貴的。再說我剛剛知道,估計票早就搶光了。這下子我肯定去不成了。

來八廓街轉上兩三圈。一直沒有細細地轉過這條曆史久遠的轉經道,現在總算是有大把閑散零碎的時光了。八廓街是雙重中心:地理上和精神上。從地理角度上,它是拉薩中心,也是佛教聖地;從精神層麵上講,八廓街依存於藏族人的世界觀和精神世界,是無數人心靈的寄托。站在八廓街上,你隨時可以感受到自己穿梭於時光機:轉經的人群手搖著轉經筒,口念六字真言,悄無聲息地飄過,代表著悠遠的過去;而衣著鮮豔絡繹不絕的遊人,沿著同樣的方向轉街,卻個個興致盎然,駐足在琳琅滿目的小攤前,一撥人換掉另一撥,他們代表了拉薩蓬勃開放的現今。這就是拉薩最鮮活最真實的情境,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然還要數圍繞著大昭寺磕長頭的信徒了,他們身上的衣服色彩舊暗,滿是灰塵,但他們前進的步伐是那麼堅定,動作一絲不苟:雙手合十,從額頭上方下劃到胸前,雙目微閉著,視線跟隨著下劃的手臂,旋即下蹲,雙手打開,緊貼地麵向前探去,上身順勢趴下,直到自己五體投地,讓大地感知自己虔誠的心跳,最後站起,向前走出幾步,雙腳站在方才五體投地時手掌碰到的位置,再重複著這一套動作……在我們眼裏,他們經受的苦難似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但在他們心裏,他們收獲的快樂與滿足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