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後藏遊曆(6)(1 / 3)

亞東有三寶:亞東鮭魚、亞東木耳、亞東菌類。我在空無一人的山上鬼鬼祟祟四處瞎扒拉,竟然真的搜尋到了傳說中那偌大無比的亞東蘑菇!該蘑菇通體白色,不像是有毒的,比攥起的拳頭還要大上一圈,肥嫩的質感直叫我垂涎欲滴。原本打算晚飯找餐館加工一下的,於是順手把它掰了下來,忽然意識到自己殺生了……恍惚間趕忙把罪證扔掉,佛陀他老人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該放過我了。

縣裏麵也有賣印度貨的,價格可是要比仁青崗邊貿市場便宜不少呢。印度小餅幹5盧比一包,1RMB≈8.5RS,攤主收1塊錢一包,也不貴,我就挑了點,沒想到那麼好吃!辣椒醬奇辣無比,傳說中最辣的辣椒就產自印度。從化學角度講,人們通常用把一定量辣椒稀釋到沒有辣味時所用的水的體積來描述辣椒的辣度,普通辣椒數值能有個幾百單位,傳說中最辣的那種足足有幾百萬。想當年學校實驗室提供的過期破辣椒隻能提取出那麼一點點點點辣椒素,要是改用印度辣椒,產量可要大幅飄紅啊!

下午我罕見有閑工夫小憩了一會兒,晚上在杭州小籠包吃飯,遇到兩位準奶奶,一聽在說上海話,頓時樂嗬起來,雖說我不會說滬上方言。兩位準奶奶的確是上海的,剛剛退休,子女們也剛剛成家立業,恰逢少事之秋,於是二話不說,逮著空閑時間就到處旅遊。最近這一趟也是經由西寧那邊進藏,去了好多地方。說走就走,半句廢話都不留。這很對我的胃口。恰好明天也坐車到日喀則,和我同路,遂爽快相約同行。在中國,這樣有個性的準奶奶還是很少的,值得鼓勵。

總以為亞東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但事實證明,又是我自作多情了,麵對再尋常不過的現實,人們總是期望越高,失落越厲害。來了以後覺得亞東其實並沒有我想得那麼好,人比想象得多,城區也有點亂,民族風情不濃,反倒是籠罩在一片人間煙火中,不大像印象中的神秘邊境小城。人類紮堆的地方確實總是能創造出不少令人歎為觀止的奇跡,與之相伴的代價就是原始的風貌的缺失。倒是通往亞東路上的風景還不錯。

9號晚上不知哪裏又在亂搞什麼,縣裏麵不時停個電,而且僅限我住的這一側街道。鬱悶,還斷斷續續的,整得我快瘋了,隻好很早睡下了。

再見了,神山聖湖

8月10日。

早上6:30起床,飯店還沒怎麼開門,早有預料。於是一碗泡麵下了肚,7點多出發。前晚下了大雨,地很濕,又是上坡,摸著黑不大好走。

亞東往日喀則的車8點開,把單車安然無恙帶上長途車向來是一件讓我頭大的事,以前就曾遭過刁難與敲詐,其實隻不過是那些司機想要多賺兩包煙錢而已,區別在於要看他們抽什麼煙。這次我到的早,後備箱還是空的,趕緊搶占戰略要地,把車子塞在後備箱裏就完事了,拆都不用拆,藏族司機相當配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沒有刁難我,與之前幾次帶車上長途相比,可謂相當簡單。前一天晚上在飯館認識兩個上海來的準奶奶竟然來得更早,已經在車上了。除此之外坐在我旁邊的是來亞東探親的軍嫂。環顧四周,其他的都是藏民,我們是車上僅有的旅遊者。

磨磨蹭蹭再等幾位乘客,八點半以後車子才啟動,開出沒多久,一群撒歡的牛仗著數量優勢,霸占了原本就窄的可憐的公路,搖著尾巴,脖子上的風鈴聲響作一片,很是喜感,好久沒有撤退的意思,司機倒是不介意,反倒樂嗬嗬的,其樂融融。進來的時候是幾十公裏狂下坡,爽快了一把,出去的時候可是要算總總賬的。幾十公裏上坡外加比較爛的路,要是騎車的話我肯定吃不消,再說是原路返回,所有東西都看過一遍了。所以說,坐車出去是很明智的。

爬到一半的時候遠遠望見卓木拉日雪山,隻露出一個頂角,有點像金字塔,畢竟顏色不同於周邊,半山腰又披著一條哈達,十分突兀顯眼。

終於爬出山穀,回到草原,都快50公裏了……卓木拉日雪山越來越近,也越來越壯觀,猶如直插天穹的錐子。不過我納悶了:3天前我經過這裏時怎麼沒注意到這麼大這麼近的一座山呢?上海的準奶奶也發出同樣的疑問。晚上我整理照片,果然沒有在這一帶看見雪山,隻因為當時雲霧很濃。

再次經過帕裏鎮,發現這裏其實是有一家旅店的,所以說從康馬到這裏安排一天是可以的。鎮外的野花還是那麼漂亮,很少有機會看到如此繽紛的花叢。這個名不副實的“世界第一高鎮”幾乎沒給我留下什麼印象,但如果有機會,我仍願意日後再來一次,哪怕隻是泡泡附近的溫泉也好。來這樣的邊地旅行是許多人的夢想,在交通發展的新時代,這個夢想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阻礙人們行走的要素逐漸變成現實世界中的羈絆,簡單地說,大多數人需要的隻是想走就走的勇氣與魄力而已。

山口處司機特意停了車。山口叫唐拉,是喜馬拉雅山脈東段的一個,海拔4760米,山勢平緩的很。這麼說,我站在喜馬拉雅之巔啦,雖說這個巔峰實在是夠水的,絲毫沒有站在巔峰應有的霸氣感,四周隻是一片平坦開闊的草場。這裏是距離卓木拉日雪山最近的地方,卓木拉日雪山,是亞東縣民間傳說的與珠峰並列的七仙女之一,風光迤邐,來的時候我竟然根本沒意識到這裏還有座大雪山,歸程倒也算是補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