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每天在野外開車賞景也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經曆,坐卡車旅行也是一件極浪漫的事,但好像我還沒見過哪個卡車司機或者是長途車司機真正熱愛自己的職業。這也難怪,一般乘客是賞景外加休閑,遇到爛路外加惡劣天氣什麼的還當成是一種所謂的“不可多得的經曆”;司機們卻是以此為業,縱然某條線路跑過很多遍,什麼樣的天氣景色都見過,隻是把跑車當做任務來做,本來跑一趟就夠累的,你還期待著來個泥石流?算了吧,人家司機師傅還想早收班多休息休息呢。倘若你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而且這惱人的活兒還足以把你整得心力交瘁狼狽不堪,想必沒多少人還有心思賞景抒情啊。
從地圖上看,前方果然有條山脈,這條山脈有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喜馬拉雅。但是這個上坡也太淡了,又短又緩,直上直下的連個彎道都沒有,哪像是世界上最高大雄偉的山脈?不遠處出現山口標誌。山口是眺望卓木拉日雪山的好位置,其實雪山不知不覺中已經隱藏了,隻是我沒意識到而已。當時走到這裏時,卓木拉日雪山雲霧繚繞,我甚至絲毫沒有意識到雲彩後邊還藏著一座高大巍峨的雪山。幾天後坐車返回經過此地,突然間見到雪山,還大驚小怪的,以為見鬼了,鬧了個笑話。分明還是那一座嘛!
過了山口下坡了,帕裏鎮就在前方,海拔4360米,號稱是世界最高鎮,不過我總是覺得這個高度還不夠格,青藏線上隨便找個地方都比帕裏高。曆史上的帕裏鎮比亞東要有名氣得多,在亞東海關開放以前,帕裏鎮周圍的草原可是西藏與南亞商人交易最活躍的地點。仔細一看,這個帕裏鎮條件可要比我半道上見到的什麼什麼鄉好多了,路兩旁還安裝了嶄新的帶太陽能電池板的路燈,這副架勢簡直可以和康馬縣城比一比了,不過就是沒有發現住宿的地方。現在想一想,幸好刮風了啊!要是沒有這該死的風,我一定會及時趕到帕裏鎮,然後發現自己沒地方住,隻得悲慘地借宿道班或者是派出所,或者連夜趕到亞東,冒著被雨淋被石頭砸的危險(詳見下文)……
司機說最近鎮上正好在舉行什麼節日(我沒聽清,反正就是像那曲那邊的賽馬節),人們都跑到草原上賽馬做買賣什麼的,盛況空前。節日剛結束似乎沒幾天,草原上仍然密密麻麻擠滿了帳篷,還未散去的集市裏麵做買賣的絡繹不絕,好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大致可以想象節日的盛況了。
離開帕裏,一大片色彩斑斕的農田映入眼簾,裏麵除了種著青稞油菜花以外,還有各種顏色的花,紅的藍的紫的白的,非常漂亮。這一片不再是不好定義的地形,而是茫茫的草原,喜馬拉雅山脈氣候分水嶺的地位一目了然。別急,再往前走氣候差異更大。沒過多久,草原上出現一條舒緩的河流,此河流逐漸下陷切出一條非常狹窄的山穀,平緩的河水瞬間洶湧澎湃起來。我還沉醉在色彩斑斕的花海,正處在想入非非的狀態,隻見我們的大卡車迅速俯衝進了山穀,這下坡極陡,騎車衝下去一定很爽,隻是司機不敢怠慢,基本上一直踩著刹車,發出吱吱的聲音,車速也不敢快,能過20就很厲害了。這段路病害嚴重,由於經常下雨,不時可以看到塌方泥石流的痕跡,很多地方落下來的土石堵塞了一條車道,大鏟車賣力地張牙舞爪,到處可見熱火朝天忙碌著的養路工人。
草場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繁茂的原始森林,山間不時還有清泉傾瀉而下,誰能想到印象裏貧瘠荒涼的西藏也會有如此溫潤可人的地方!空氣一下子充滿了活力,山腰雲霧繚繞,野花爭奇鬥豔,潺潺溪流呼嘯流過,真是綠野仙蹤的世界。
這個坡實在是太陡太長了!半路上有道小瀑布,有好事者別有用心地建了個加水站,無非是插上根橡皮管然後坐個馬紮在那裏收外快而已。司機把車停了,趕緊給刹車和輪胎灑水降溫,那個白煙瞬間冒起,離著半米遠都隱約能感受到騰騰熱氣。後來我們順勢又把車子清洗了一下,看上去亮堂了許多。
19:30,到達司機的終點上亞東鄉,距離亞東縣城所在地下司馬鎮尚有10公裏,不過都是下坡,我也見識過了,自己對付已經不在話下了。
司機師傅熱情地邀請我離開亞東的時候再次乘坐他的車,並願意把我一直送回拉薩,這樣他也好有個伴兒,不過這樣的話我就相當於是踩著自己踏出的腳印走回去了。縱然這是極大的誘惑,我還是不願意走回頭路,更何況日喀則一帶我還沒去呢。我道過謝,繼續趕路。
現在回想起來,有史以來所有搭過我的卡車司機都是藏族的。我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這不符合概率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