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仙蹤的世界
幾乎同時,我遇到了強勁的西南風。每年夏天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給南亞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雖然此地荒涼幹旱),暖濕氣流沿著亞東溝一路向上,當海拔超過4000米時原本已是強弩之末,但多慶錯豐富的水源猶如巨大的補給站。重振的氣流得以繼續穿越年楚河穀,造就了江孜一帶肥美的後藏天堂,此刻卻成為我的夢魘。完全是平路,速度卻和爬坡一樣,很打擊信心。關鍵是我知道,隻要沒到冬天,這風連續刮上幾個月沒問題,隻怪這裏太平坦太開闊了。
縱然如此,豈能退縮!勉勉強強挪到堆納鄉。卓木拉日雪山高高聳立在農田的盡頭,那麼近,那麼真切,冰火兩重天,猶如一幅精美的油畫。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真是享盡了眼福。
但我被吹得不爽。堆納鄉又有個公安檢查站,長期生活在高原上,駐守在此地的三名幹警清一色的關公臉,在此我得知前方不遠處就是此去亞東唯一的一個山口。檢查完證件,我繼續上路,沒走多久,實在受不了這該死的風,心裏念想著等會兒爬坡肯定又要累殘了,還不如省省事,瞬間就泄了氣。人真是奇怪的生物,很多無法想象的情況下都可以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然而,心理防線一被擊潰便如決堤的洪水不可收拾。我當即決定掉頭回檢查站,搭車走過這一段。
掉了個頭。平路,卻直接被風吹到檢查站了,倒是省事。檢查站的三位民警很是熱情,幫我把水壺灌滿了,還請我吃西瓜。說實話我真的好久沒接觸新鮮水果了。這瓜奇甜無比,產自白朗縣,我記住了。由於高原地區溫差大,日照足,雖然雪域高原上大多數地方並不適合種瓜,但少數能種瓜的地方都能種出好瓜,大自然就是這麼公平仁慈。
後來我和他們聊天。他們都已經在這裏呆了一段時間了,每天都在這裏檢查過往車輛,很是無聊平淡,打交道的機會又少,有機會逮著個生人聊天就高興得不得了。我感慨這裏風景如畫,是個好地方,結果他們馬上大吐苦水,說是剛來的時候確實很興奮,真的把這裏當成人煙稀少的仙境了,但事實證明,人煙稀少是事實,仙境嘛那還是算了吧。他們每天看同樣的景色,除此之外沒什麼事情可做,也就再沒有閑情逸致賞景,膩歪了。現在是夏天,氣候還好,一到冬天那寒冷簡直難以忍受。長此以往,心裏麵堵得厲害,日子逐漸變得得過且過,荒廢了。久而久之,他們也開始想家,想換一個環境重新開始。
望著他們被曬得通紅的臉,我一時無話可說。大千世界豐富多彩,但生活不總是想象中的那麼浪漫,畢竟是很現實殘酷的東西,你必須盡到自己的責任與義務,讓你自己和你愛的人生活得更好。但久而久之,長時間麵對同樣的故事與內容,難免無聊落寞。許多人的生活狀態都是如此,每天為了票子房子車子孩子四處奔波,把自己整得死去活來。在繁重生活壓力的間隙,旅行就是很好的調劑,第一可以逃離壓力,第二,漂在路上,每天都有驚喜。相信很多人都喜歡新鮮刺激的生活,因為這樣的生活讓我們動力十足。大概這也是包括我在內那麼多人熱愛旅行的原因吧。
後來他們幫我找車(反正所有車經過這裏都得停下),還說既然搭車的話就不要在帕裏停留,直接搭到亞東得了。這是蠻有道理的。很久以後終於來了一輛大卡車,拉薩牌照。司機看上去臉型有點韓紅,一問,老家還真是昌都的(韓紅也算是),人很好,雖然不識漢字,以前跑昌都那曲一帶藏東北的羊腸子道。司機和搭便車的人打過交道。那一線車少路爛,司機們盛行把乘客擠吧在偌大的後貨箱裏,俗稱“扛大廂”。最近幾年他的小孩上學,於是搬家到拉薩,地震以後上亞東有個工地,他就定期往返拉薩與亞東運貨。這次和我遇上了,就順道捎上我了。
我再次爬上寬敞的駕駛室。大卡車緩緩開了出去,逐漸離開青稞田,進入一望無際的平地。這裏十分古怪,分明是幹旱裸露的荒地,低矮頑強的貼地植物數量卻不在少數,以至於我不好定義這裏到底是戈壁還是草場,也許這就是亞東溝水汽通道造就的獨特景觀吧。司機給我介紹亞東的情況。亞東海拔才3000米,前方山口海拔大概是4700,過了山口往亞東幾十公裏一路下坡猛衝下去爽到底。還誇讚說亞東地區遍布原始森林,絕對是西藏的天堂,氣候好得很!結果不到兩分鍾下起了小雨,司機突然改變了看法,禁不住罵飆了句“X的在亞東天天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