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羅馬字母雖有優點,勢力雖偉大,卻總不能因此而掩它的劣點。而且它的三大劣點,都是關係很重要的。若漫不思考而采用,則國音在表示聲音上不免有缺憾。國際音標的形式,是采用羅馬字母的,但它對於羅馬字母缺乏的音,都仿羅馬字母的形式而添造:如π作,ㄖ作之類。又它是科學的,所以複音用複母,單音用單母:如ㄔ是複聲,ㄕ是單聲,故ㄔ作t,ㄕ作,不像英文ㄔ作ch,ㄕ作sh,看不出音有單複之異;又如ㄨ是單韻,ㄟ是複韻,故ㄨ作u,ㄟ作ei,不像英文ㄨ作oo,ㄟ作a,將單複顛倒。還有一種好處,就是它的讀音,全世界一致,不像羅馬字母的音無定讀。國語字母采用它,不是有羅馬字母的優點而沒有它的劣點了嗎?所以我主張采用國際音標作國語字母。
但這不過提出我個人的私見,請同誌們討論的。至於將來究竟決用哪樣的字母,那當然要經過精密的研究,才能定奪(我對於國際音標,主要采用哪些字母,別有專篇討論此事)。
(6)
我們的革命同誌諸君!我們趕快來籌備吧!籌備的事項,自然是千頭萬緒,一時說不盡。我現在姑且寫出十項:
(1)選定字母。
(2)寫定詞兒。
(3)改造同音的詞兒。
(4)采取古語。
(5)采取方言。
(6)采取外國的詞兒。
(7)編纂詞書。
(8)改造文法。
(9)編纂文法書。
(10)翻譯書籍。
我想,我們對於這十項,一項一項的做去,做到十項的時候,便是它完全成立的紀元節了。到了那時,便可以從全國的小學校起改用新文字了。
這十項的籌備,要是努力去做,我想以十年為期,總可以做得成的。我希望從一九三二年(民國二十一年)以後,入學的兒童不再吃漢字的苦頭!
至於這籌備期內,既然不能完全脫離漢字,則對於漢字的補偏救弊的辦法,也應該積極去做。我主張——
(1)寫“破體字”。凡筆畫簡單的字,不論古體、別體、俗體,都可以采用。
(2)寫“白字”。這所謂寫白字,是把國音同音的字少用幾個,揀一個筆畫較簡而較通行的字來代替好幾個筆畫較繁而較罕用的字,總期易識易寫罷了。若有人矜奇弄巧,故意寫些同音的僻字,那是與本條的用意絕不相同的。又,有些同音的詞兒在現在習慣上必不可不分析的,也不必故意混合,致啟誤解。
(3)本國語——兼國語與方言——之沒有漢字可寫,或漢字表音不真切的,都改寫注音字母。
(4)無限製的輸入外國的詞兒,最好是直寫原字,斷斷不要以“龐雜”為慮。萬不得已而要譯音,則隻可用注音字母去譯,決不要再用漢字去譯。“意譯”的字,總要設法使它減少,愈少愈好。
(5)鼓吹注音字母獨立施用,承認它和漢字同樣有文字的價值。
話說完了。我現在恭恭敬敬的掮起一麵大旗,歡迎我們的同誌。這旗上寫著四個大字——兩個詞兒——道:
“漢字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