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老魏頭(2 / 2)

我當然不會真的去她房間裏。

我回到那間安排給自己的客房,原本我自己的衣服已經洗淨晾幹,掛在了衣架上。

第二天沒什麼事,她叫了部車,送我回了市區。

帶有十字架砸痕的土地神像碎塊,用防潮袋包好,放在了張天穎家的保險櫃裏。

龍幣,我找個紅繩兒穿好,貼身掛在了脖子裏。

那種十字架很常見,以前流行收藏那玩意兒,潘家園地攤上,一家兒擺一個,現在偶爾也能看到有人擺賣。

我沒有回家,也沒有去公司,今天不用加班,而是鬼使神差的晃蕩到了潘家園。

這地方我常來,舊書攤裏有不少好貨,又便宜。

文玩舊物之類的,翡翠玉石玩不起,金絲楠黃花梨又貴又考眼力,懶得玩。

星月金剛鳳眼兒什麼的菩提子,還是沒少買的,沒事就盤弄著玩,挎包裏隨時帶著幾條,還有核桃,刷子都備著,無聊的時候就刷一刷揉一揉。

一路上我不斷尋思,胡八一有《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吳邪有他爺爺的《盜墓筆記》,還有吳三省、張起靈兩大王牌指路明燈。

我特麼的有什麼?

對了,我有一隻多管閑事的貓,把我卷進這是非漩渦裏,還不把真相都告訴我。

而且,這小流氓兒此刻不定在哪兒勾三搭四,趴在貓娘身上快活呢,哪顧得上我的死活。

在潘家園逛了小半天兒,也沒敢把龍幣拿出來,讓誰幫忙掌一眼。

一來是擔心暴露自己,二來也不大相信這幫人的眼力。

這幫人,你要說讓他幫你仿作一個,今兒給他們,明兒一早就能給你拿出個一模一樣的來,倆擱一塊,你都看不出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

可你要問他們這東西的來曆,還真未必有幾個知道的。

對了,老魏頭兒。

老魏頭兒九十多了,幹瘦一個小老頭兒,不論冬天夏天,都穿一身黑袍子。

老人年輕時個頭應該挺高的,現在老抽抽兒了,直起腰來還能高過我肩膀呢。

大家都叫他老魏頭兒,他的名字他自己都不記得了,據說隻有他們片警兒知道。

早些年統計人口登記造冊,問他,他就說自己沒名字,那會兒管的不嚴,一位老片兒警就給他起了個名字,寫進了戶口本裏。認識他的人都說他一直孤身一人,打小沒爹沒媽的。戶口本裏也就他一個人。

(這種事,農村長大的孩子可能知道,大隊幹部幫忙統計人員姓名,有些人除了姓是對的,名字沒一字兒是對的,有些就把人小名兒狗剩狗蛋兒的寫上去了,有些幹脆寫排行,張老三馬老五的,還有幹脆寫外號兒。)

有些上了年歲的攤主知道他,說他早幾年出過不少尖兒貨,也賺了不少錢,隻不過這人風流好賭,時不常還會仗義疏財一把,所以幹了大半輩子,也沒給自己弄下一套鋪麵,隻是擺散攤兒。

有人說他是個盜墓賊,他手裏的尖兒貨都是新挖出來的生坑。

也有人說他年輕的時候,伺候過一個宮裏的老太監,給那老太監養老送終了,老太監就把自己一生所藏全送給他了。

當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倉惶西逃,宮裏的東西沒少被大小太監們裹了去。

關於老魏頭兒的傳說紛紜雜呈,不過絲毫不影響大家對他的敬重,他是老行家了,據說曾經幫過潘家園的老板一個大忙,所以在散攤區,他想擺哪兒就擺哪兒,也沒人管他,也沒人收他攤位費。

我跟老魏頭兒也不算多深交,但我相信他。

他的東西也是假的多真的少,我又認不出哪件兒是真的,他當然也不會告訴我。

所以,我也沒買過他的東西,但是我喜歡聽他嘮嗑兒,他也不嫌棄,難得老了老了,有個年輕人愛聽自己嘮叨。

跟同齡人或差不多大歲數的人聊天,也沒勁,大家都老了,很多記憶都很模糊,這個記得是那樣,那個記得是這樣,聊著聊著就容易抬起杠來。

潘家園裏,有二層樓的鋪麵,有大棚區,也有露天廣場區。露天廣場那片兒就是散攤區,誰擺哪兒,哪天出不出攤兒都沒大準兒。

記得有段時間還掛著“每天十塊錢,練攤潘家園”的橫幅。

我在廣場那邊兒,轉了一圈兒,總算在個靠蔭涼的地方找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