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育兒常識(2 / 3)

以上兩種方法,都是直接用“冰凍”的形式來讓身體揮發熱量,從而散熱。然而,這種“冰凍”法直接作用於孩子溫熱的肌膚,會直接讓孩子身體借著肌肉打顫收縮產熱,身體的熱量不但不會因此散去,更加會增強高熱的可能。

溫水擦浴法給小兒退燒,既安全又有效。溫水擦浴全身的皮膚,可使體表麵血管擴張、促進血流加速、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組織缺氧,增強新陳代謝,降低痛覺神經的興奮性,使組織鬆弛,解除肌肉痙攣而引起的疼痛。溫水擦浴可使患兒感到舒適而易於接受,同時還有消除汗液、清潔皮膚的作用,並且沒有導致出血及驚厥的危險。

一般說來,用75%的酒精,加等量溫度為35—40℃的溫水為宜,同時保持室內溫度25—27℃,避免空氣過度對流。擦浴時以背部、腋窩及大腿根部大血管走行處為主進行擦拭。不適宜在前胸、頸部擦浴。半小時後再測量體溫,體溫若降低到38.5℃以下時即可停止擦浴。

(2)雙耳尖放血

1.先按摩耳部,使之充血,耳廓常規消毒。

2.左手固定耳廓,把耳廓對折,顯露最高點(耳尖),右手持4號半針頭在耳尖上快速點刺,深約1-2mm。

3.輕輕擠壓耳廓,擠出2-3滴血,並用消毒棉枝擦拭去。

4.放血後,用消毒棉枝按壓針孔止血。

禁忌:局部皮膚有破損、炎症,有凝血功能障礙疾病者。

年齡建議在六個月以上。

家長如在家自行操作,必須注意針頭和皮膚的嚴格消毒,以免引起感染。

用法:一天一次,發熱嚴重者,可連用三天。

適應症:適用於發熱、結膜炎、失眠、肝火積滯,煩躁易怒抽動、多動症等證屬熱症者。第二節secondquarter

食療常識食療推薦

向您推薦幾煲靚湯,隻需煲1個小時。

1.海帶、綠豆煲排骨。

2.昆布、海藻煲瘦肉。

3.紫菜、蜜棗鹹蛋花湯。

3.雪耳、南杏煲瘦肉。

4.冬瓜、薏米煲水鴨。

5.豆腐、番茄肉片湯。

6.紅白蘿卜、馬蒂、竹蔗煲豬展。

建議您不要常用如下中藥煲湯。

黨參、北芪、淮山、杞子、芡實。

建議您不要給小兒吃的補品:

人參、鹿茸、蜂皇漿、雪蛤、胎盤、水魚。

秋燥咳嗽食療方

金秋時節,由於早晚氣溫變化甚大,氣候幹燥,空氣中缺乏水分,故往往容易引起燥咳,燥咳之症常表現為幹咳不止,無痰或少痰,難咯出,痰中帶血絲,並伴有口幹咽痛、喉癢、聲音嘶啞、舌紅少津等症狀。現介紹幾則食療便方,對燥咳、急慢性支氣管炎、感冒引起的咳嗽,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

1.杏仁燉雪梨:取甜杏仁15g,去皮打碎,雪梨一隻去皮切片,同入碗內,加冰糖20g,放水適量,然後置鍋內加蓋隔水燉煮約1小時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1次,連服3-5天。

2.川貝燉雪梨:取雪梨1隻洗淨,橫斷切開,去核後中間放入川貝末6g,然後將兩半拚接,用牙簽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g,水適量,隔水燉煮30分鍾,吃梨喝湯,每日1次,連服3-5日即可。

3.雪梨白藕汁:雪梨洗淨,去皮、核,白藕去節,等量切碎,絞榨取汁,代茶飲用,次數不限。

4.白蜜蘿卜汁:白蘿卜適量,洗淨去皮,切碎,以清潔布包好絞榨取汁,每取50ml,加白蜂蜜20ml,調勻後服,1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