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禦書房,幾個大臣跪在地上,其中一人奏道:啟奏皇上,阿裏和卓連上三道奏章,懇請準許他進京麵聖。
這阿裏和卓便是香妃的父親,香妃進京便是由他一路護送而來的,乾隆諭示道:朕不是告訴他去年已經來過,今年就不必來了,他們回疆距此萬裏迢迢,一路舟車勞頓,他也有些年歲了,有這份心意就行,傳朕旨意,不必進京。
那大臣又奏道:兆惠將軍派人傳回密報,回疆近來有流言傳出,說香妃娘娘已被太後.......,話說到一半,支支吾吾不往下說了,乾隆問道:怎麼不往下說了。那大臣道:臣不敢說。乾隆道:說吧,赦你無罪。那大臣便道:都說香妃娘娘已被太後賜死。乾隆聽罷,沉吟片刻,說道:自平定準葛爾,放回大小和卓之後,便一直有人要自立為王,這次香妃走失,這些人正好拿此事大做文章了,傳朕諭示,令各州各府沿途留意香妃行蹤,一旦發現蜘絲馬跡,立馬上奏,有怠慢或隱瞞不報者,嚴懲不貸,另多派些人出去尋訪,限期一月之內找到香妃,否則,你們提頭來見。眾大臣領旨退下,分頭而去,不提。
順便說一下大小和卓之亂的真實曆史,大小和卓的祖先據稱是先知穆罕默德女兒的後裔 ,大小和卓之亂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xj回部白山派首領霍集占兄弟發動的叛亂。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軍平定準噶爾,準噶爾汗國是蒙古人建立的佛教國家,統治中心在天山北麓;大、小和卓是回部首領,維吾爾人,勢力主要是在天山南麓。準噶爾汗國最強盛的時候天山南北麓、外蒙大部、中亞一帶都是其統治範圍,那時候大小和卓是屈服於準噶爾人的,乾隆滅準噶爾汗國,將被囚禁的大小和卓釋放,並派大和卓波羅尼都招撫天山南路各城。不久阿睦爾撒納發動叛亂,和卓兄弟乘機控製了喀什噶爾、葉爾羌(今xj莎車)等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小和卓霍集占殺死清軍副都統阿敏道,誘殺清朝將領,自立為巴圖爾汗,發動了反對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亂。他們號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時協從的有幾十萬人,叛軍控製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次年(1758年),乾隆皇帝發兵征討大小和卓,在庫車、葉爾羌、和闐等地與大小和卓交戰,叛亂遂平。
以上基本屬實。
待眾大臣退去後,乾隆長籲了一口氣,說道:香妃,你可知道,你一身係天下之安危,怎麼可以如此一走了之,這將致朕於何種境地,你可知道麼?
正在乾隆煩惱之際,弘晝求見,乾隆收拾一下方才的不愉快,召見弘晝。弘晝急步入內,不待行禮,便高聲說道:皇兄,兄弟我幾乎要見不著你了。乾隆一驚,再看弘晝,胡子短了半截,鬢角處尚有灰塵,弘晝雖總跟他鬥氣,但終究是親兄弟,血濃於水,何況兩人從小便朝夕相處,幾十年的手足之情,哪能沒有感情呢。當即驚問道:這是怎麼回事?誰把你弄成這樣?弘晝沒好氣地回答道:還有誰,都是你那個好女兒把我弄的。於是將後院失火的事添油加醋地敘說了一遍,乾隆邊聽邊道:不像話,太不像話。並一邊安撫弘晝,一邊命人去傳小燕子來見。
不多久,小燕子來見,一同前來的還有永琪,永琪料想皇叔十有八九要去乾隆哪裏告狀的,果然乾隆派人來召見,小燕子先是裝病不去,又說過一會兒再去,可傳話的公公守在門外不走,最後還是永琪一句話: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待會兒見了皇叔和皇阿瑪,認個錯,皇叔氣消了就沒事了。小燕子這才不得不硬著頭皮在永琪的陪同下一起去禦書房。待走到禦書房門口,小燕子心虛,調頭欲回,永琪不允,兩人便在那裏拉拉扯扯,早驚動了屋內的乾隆,大聲問道:是小燕子來了嗎?為什麼不進來?乾隆已經發話,躲是躲不掉了,隻好應一聲,磨磨蹭蹭,半天也不見進來,一旁的永琪推著小燕子往裏走,走到屋內,小燕子不敢正視乾隆,藏在永琪的身後,隻露出半個身子,永琪進屋後,趕緊給乾隆弘晝行禮問安,之後說道:稟皇阿瑪,是小燕子不小心燒了皇叔的王府,她現在知道錯了,請皇阿瑪和皇叔饒恕她這一次吧。說完又示意小燕子趕緊認錯,小燕子這才說道:我知道錯了,請皇阿瑪和皇叔饒過我這一次吧,下次再也不敢了。乾隆嗬斥道:還有下次,這一次還不夠嗎?水火無情,多危險,看把你皇叔弄成什麼樣了。一旁的弘晝火上添油,道:是呀,這次差點都沒命了。小燕子說道:皇叔,哪有那麼嚴重。弘晝好不容易平息下去的火氣,又蹭地一下上來了,他指著小燕子向乾隆說道:皇兄,,你,你看著辦吧。氣呼呼地一甩手,不說了。乾隆把臉一沉,說道:非要把你皇叔燒死了才叫嚴重嗎?永琪趕緊示意小燕子去向弘晝賠禮,小燕子看弘晝歪著腦袋,眼瞪著天花板,氣呼呼的樣子,想上前又怕他不接受,正在猶豫之間,乾隆朝她直使眼色,小燕子先是不明白,繼而明白是乾隆示意她快去給弘晝說點好話,乾隆這一使眼色,小燕子知道乾隆不會責怪她了,於是放下心來,連忙上前,將一杯茶水呈到弘晝麵前,說道:皇叔,我錯了,你喝口茶,消消氣。弘晝脖子一挺,道:不喝。小燕子見弘晝不喝,便去弘晝身後給他捶背,乾隆趁機開口說道:皇弟,你看小燕子也認錯了,給她個機會,損失多少,哥哥全部賠給你。弘晝隻是肚子裏總憋著一口氣,這下乾隆對他又是安撫又是關心,氣也消了大半,便說道:損失怎麼也有一千兩以上,就一千兩吧。小燕子聽弘晝如此一說,驚呼道:皇叔,你訛賬的來了,一開口就是一千兩,我沒那麼多的銀子賠,我一個月俸銀才三十兩。弘晝騰地一下站起來了,永琪趕緊上前說道:皇叔,是我帶小燕子去的,我也有責任,這個我來出。乾隆亦說道:這樣吧,這一千兩,朕出九百,是朕教導無方,讓皇弟受驚了,剩下的一百兩,從小燕子每月的俸銀裏扣除,直到還清為止。小燕子一聽,便說道:我一月俸銀才三十兩,我還得吃飯呢。乾隆臉色一沉,說道:略施小懲,使知敬戒,當知一絲一綢來之不易,就因你一時貪玩,費了多少人工物力,知道嗎?小燕子自知有錯,不再爭辯,此事就此過去。
轉眼便是除夕,一年一度,如期而至,此正值乾隆盛世,舉國上下,一片歡騰,上自將相王侯,公子皇孫,下自平民百姓,販夫走卒,放煙花,燃炮竹,守年夜,辭舊迎新………
卻說這紫禁城,興建於永樂十五年至十八年之間,是明清兩代二十四位皇帝的宮城。單說這乾清宮,是為祭祀與宴會的場所,此時正舉行著一場盛大的宴席,乃是乾隆皇帝在此舉行家宴,因為是過年,除夕之夜,所以平時各自單獨開夥吃飯的妃嬪們也來陪皇帝吃飯。滿人自入關之後,風俗習慣漸漸漢化,寫福字,掛對聯,燃鞭炮,吃年飯,一樣不少。慶隆舞作為滿族風味的節目,一直以來,都是年宴的保留節目,是必不可少的。舞者分作兩方,一方頭戴獸麵具,扮作動物,另一方穿滿族服裝,扮狩獵者,整個場景熱烈而震憾。
乾隆一人一桌,太後,皇後,令妃及各宮嬪妃,另有乾隆的眾多子女,其中有永琪,紫薇,小燕子,大家依次而坐。
乾隆興致盎然,欣然接受眾妃及子女們的祝福,宴席繁瑣而冗長,小燕子坐不住了,請求為眾人表演節目,小阿哥,小格格們一片拍手叫好,乾隆欣然應允,太後卻眉頭微皺,乾隆看在眼裏,道:年青人愛玩,今天是大年夜,由她們玩去吧!,太後轉而笑言道:那就去玩吧!,小燕子歡呼雀躍,小孩子們也跟著雀躍,由小燕子領著蹦蹦跳跳,誰也不肯停歇下來,小燕子跳著,又來拉紫薇一塊兒跳,紫薇看著乾隆,他笑著說道:下去玩吧!,紫薇下場,和小燕子一道兒跳著舞,小燕子又來拉晴兒,晴兒看著太後,太後微笑著說道:下去玩吧!,晴兒謝太後,小燕子又來拉永琪,拉下永琪,於是大孩子,半大孩子,小孩子,濟濟一堂,又唱又跳…..
這皇帝家的年夜飯,是很有講究的,要上齊108樣菜式,表示吉祥如意,以羊肉為主,用來紀念在馬背上打天下的祖先。將近傍晚時分,齊聚乾清宮,樂聲奏起,皇帝入座,妃嬪入座,再奏,進湯膳,送過湯膳,樂止,開始轉宴,轉宴完畢,開始擺酒宴,再奏,擺畢,樂止。再奏,此時總管太監稟:請酒一杯至萬歲爺前跪進!,皇帝開始喝酒,給妃嬪進酒,再進果茶,喝完果茶,皇上,嬪妃撤下,然後掉一個過兒,妃嬪們先起座,至此,乾清宮總管太監報皇上:宴畢!,然後,萬歲爺起座,完畢。
這還沒完,最後還要將剩下的,未吃的,打包賞給親王,郡王,親近的大臣,方算完畢,曆年如此。
宴畢,長輩的,年歲大的,便去休息,年輕的放煙花,燃炮竹,守年夜,直至來年…….
初一便開始拜年,拜太後,拜皇帝,晚輩拜長輩,奴才拜主子,長輩們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裝有如意的荷包,贈給晚輩,或由主子賞給身邊的侍衛,宮女,太監們。各宮之間彼此拜年,相互走動,彼此道賀,還有外國使節,一些番邦君主和貴族及王公大臣,名門望族,都來拜年,如此要鬧騰數天,不在話下。
轉眼便至初六。
夜裏的一場大霧早已籠罩在天地之間,山川河穀,鄉村田野,鬧市街頭,亭台樓榭,盡掩映於朦朧之間,待霧散之後,天空一碧如洗,飄浮著幾朵閑雲,舒展自如,優然自得。
小燕子,爾康,永琪,紫薇一行四人共乘一輛馬車往會賓樓而去,但見沿途炮竹聲聲,煙花陣陣,街上人來如潮,人去如水,往來穿梭,川流不息。
單是東門大街,放眼望去,但見高樓林立,行人如織,嘈雜之聲,不絕於耳,各色貨物,琳琅滿目,街上人頭攢動,有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僧俗道尼,官商士卒,三教九流,盡雲集於此:
騎驢的,跨馬的,乘車的,坐轎的,吆吆喝喝;溜街的,閑狂的,趕集的,過路的,來來往往;搖扇的,跑腿的,打雜的,光腳的,優哉樂哉?嗚呼哀哉!穿袍的,著褲的,披麻的,戴帽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穿紅的,著綠的,鑲花的,繡圖的,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算命的,占卦的,看相的,化齋的,一聲一個:時也,命也!;討米的,要飯的,沒爹的,死娘的,一口一個:苦也!苦也!;吆喝聲,馬蹄聲,驢叫聲,狗吠聲,此起彼伏;商號,當鋪,旅館,酒樓,茶肆,澡堂,一座連著一座,又見幾處青樓楚館,一些妙齡女子,濃裝豔抹,穿紅著綠,袒胸露乳,依門而立,正在那裏賣弄風騷,一些個嫖客,或三五成群,或單人配馬,魚貫而入;更有三兩處賭坊,七八十個人,吆五喝六,兩眼發紅,為了幾個錢,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六親不認,黑白通殺。又見不遠處,正有人搭台唱戲,台上旌旗招展,鼓樂齊鳴,生旦淨末醜,美醜忠善愚,演古扮今,風情萬種,台下人頭攢動,指指點點,看三國,論英雄,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瞧西廂,傷別離,一把辛酸淚,枉為古人流。有道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