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重要人物(不全)(1 / 1)

劉備,蜀漢的開國皇帝,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黃巾起義時,劉備組織義兵,隨政府軍剿除黃巾有功,任安喜縣尉,不久因鞭打督郵棄官。後諸侯割據,劉備勢力弱小,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幾經波折,卻仍無自己的地盤。赤壁之戰之際,劉備聯吳抗曹,取得勝利,從吳處“借”到荊州,迅速發展起來,吞並益州,占領漢中,建立蜀漢政權。後關羽戰死,荊州被孫權奪取,劉備於稱帝後伐吳,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擊敗,病逝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裏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於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

張飛,字翼德,三國時期蜀漢的五虎上將。他生得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勢若奔馬,性如烈火,聲如巨雷,手持丈八蛇矛,有萬夫不擋之勇,與關羽同稱“萬人敵”。劉備封張飛為巴西太守,鎮守閬中達7年之久卓有政聲。公元221年,因鎮守荊州的關羽被害,劉備伐吳,張飛率兵萬人,自閬中到江州,臨行,其部將張達、範強將張飛刺殺,張飛死後追為“桓侯”,葬於閬中。

忠,蜀國五虎大將最後一位。字漢升,南陽人。最初在劉表屬下任中郎將鎮守長沙攸縣。當曹操南下時,仍忠守長沙。後劉備派關羽攻長沙時,城破被困,降了劉備。劉備平荊南四郡後,隨其進取四川,常打先鋒,勇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取漢中時,黃忠在定軍山用計斬曹軍大將夏侯淵,大敗曹軍,被封為征西大將軍。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發百中,年歲雖大,卻常不服老。劉備為漢中王後,拜忠為後將軍,後賜關內侯。220年,黃忠病逝於營寨中,享年七十五歲。

趙雲,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公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衝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曆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