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生活中很多快樂,有多少回都被我們自己無情地扼殺,傷害了孩子,同時也傷害了我們自己。因為我們太在意孩子,怕他摔著,怕他碰著,恨不得像個袋鼠媽媽揣進自己的育兒袋。忘記了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
就是那場絲絲小雨,讓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找回了丟進歲月裏的那份純真。我感謝春雨,感謝執拗倔強的兒子,教會我還給孩子一個開心快樂的成長環境。
春天的雨,多美呀!是從什麼時候讓我把看雨的心情鎖起來,直到滿眼芳菲,落紅遍地的暮春時節,才慨歎時光的匆匆而逝。後悔自己早春時沒帶兒子去尋找春天,最初那一抹惹人眼的新綠,站在雨裏,看著兒子奔跑的樣子,身後竟是一串快樂開心的笑聲,滿是好奇和欣喜。一會兒去踩草地上潮濕鬆軟的泥土;一會兒跺著腳走過水坑;一會兒仰著小臉,眯起眼,看從天而降的雨滴;一會兒停在路旁細看迎春花枝上飽脹鼓起的花蕾,天地之間,這份美麗,他才是真正的欣賞者。
學著孩子可愛的樣子,張開雙臂,抬眼望去,天空是如此博大,伸出舌尖去舔落在唇邊的雨滴,涼涼地,柔柔地,有一股沁人心脾的味道,春天的味道。身體裏再也沒有了寒冬的冰冷,當我看見柳樹枝頭,悄悄冒出的那點點鵝黃時,突然有一種溫暖的力量融進胸膛,我想兒子也會和我一樣,此時此刻,也正在幸福地享受著,享受著這大自然給予的饋贈。
不會因為一點兒泥巴,一身髒衣服去無端責備他,再也不會自我主張地認為,下雨之時,你必須躲起來藏起來而不被雨淋濕淋病。不妨放手,還給孩子自由。在春雨中,一邊欣賞一邊探索,那才是一種享受。對於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應該像個孩子那樣駐足嬉戲。那樣的話,或許我們會改變自己。
允許孩子蹲下來去玩土玩沙子、看螞蟻搬家;允許他們爬樹捕蟬掏鳥窩;和他們一起研究花朵上的蜜蜂怎麼采蜜,毛毛蟲如何蛻變成美麗的蝴蝶。有一天,孩子長大了,或許他再也記不起來,在春雨中曾經被淋濕的衣服,沾滿泥巴的雙腳,但是他會記得母親終於放手讓他探索屬於自己的世界。
為什麼我站在這裏?因為我希望看到變化!為什麼我能夠知道你們需要什麼?因為我就是你們中的一個!
兒子給我上的競選課
文/彭冰
兒子班上有一個女孩子,聰明伶俐,從來都是任何榮譽的獲得者。沒有競選的時候,大人喜歡她,就指定她當班長。有了選舉之後,每次的勝利者也是她。孩子的偏好會很自然地受老師的影響。畢竟,學習好,守紀律,是大家認同的道德規範。
兒子從四年級開始,決心挑戰這個“天然班長”。但我知道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使命,況且兒子並不比她優秀。但他用實際行動給我上了一堂競選課——
“我覺得現在的班長不好。”“有什麼不好?”“她對大家太凶了。”
任何優秀的君主,開始勵精圖治,到了後來,不免在“東方不敗”的神話下驕傲腐朽。那個女孩,年複一年的“天然班長”地位,讓她情不自禁地有了優越感。這種心理暗示讓她對同學凶了。兒子敏銳地感覺到同學們的這個情緒變化,認為自己雖然成績不好,但還是可能通過承諾“不凶”來勝選。
“一個人想勝選,需要做到什麼呢?學習好?”“不一定,主要是同學們喜歡他。”
“那怎麼才能讓同學們喜歡你呢?”“我要常常幫助別人,還要多講講笑話,讓別人開心。”
“但是你們的選舉還要經過老師的承認。”“是的,所以我還要搞好和老師的關係。”
我不得不承認,孩子和大人並沒有很大的智力區別。
“既然你要參選,你的競選綱領是什麼?”“我要改變!為班級帶來新的變化!”
“你認為你能做什麼實際的事情來體現這樣的變化呢?”“我可以做1……2……3……”
我們的準備簡短而有效。終於,兒子學會挺起胸膛,用激揚的語調向同學發問:為什麼我站在這裏?因為我希望看到變化!為什麼我能夠知道你們需要什麼?因為我就是你們中的一個!
兒子成功了!以領先8票的優勢擊敗了“天然班長”。
“老師宣布你為新任班長了嗎?”“沒有,老師說要和別的老師商量商量。”
“過去也是這樣嗎?”“不是,唱票結束之後就宣布了。同學都說了,我就是票數再多,老師也不會讓我當班長的。”這個結果出乎我的預料。
果然,班主任宣布,經老師研究決定,班長仍為那個女孩,我的兒子勝選無效。
你是一個沒有雨傘的孩子,下大雨時,人家可以撐著傘慢慢走,但你必須奔跑……
沒有雨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
文/周華誠
小時候,我家很窮。母親在我3歲那年跟奶奶鬧矛盾,離家打工,十幾年沒有回過家。從小我就跟著父親生活,他會打一手快板。他這一輩子,也就靠這竹板找到一些活著的樂趣。
因為家裏窮,我讀書的錢都是向村裏的大叔大伯們借的。後來,一位城裏的阿姨通過希望工程和我結成了對子,資助我上學。初二時,夏天到了,我唯一的一雙布鞋破了,腳趾從裏麵露了出來。第三節是體育課,為了不讓同學們笑話,我偷偷地把半張報紙折好,墊進鞋子裏。可在跳遠時,我用力一蹬,隨著濺起的黃沙,我的一雙布鞋徹底壽終正寢了——鞋麵與鞋底脫離,半個腳掌露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