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帶隻杯子出門(6)(3 / 3)

老太太老公公讀信,帽簷低低地,信紙皺皺的,不知道讀了幾次,不知道落了淚沒有?

貧民區的孩子,一邊舔著冰淇淋,一邊胡亂往撒滿了報紙垃圾的門階上一坐,隨便就近在身旁亂七八糟的舊報紙堆中撿了張漫畫來讀,一讀就出了神,冰淇淋都化了。

三個衣衫襤褸的孩子,瑟瑟縮縮坐在一堵破牆下,聚精會神共讀著一本書,書攤在中間那個沒鞋穿的孩子的膝頭上,左膝下的褲管破了好大一個洞。——連一個字都沒有,可是那天氣的冷,那由書中取暖的動人,簡直比一首詩有著更多更厚的韻味,還比一則小品更壓縮更精巧,甚至仿佛是一篇無字的小小說。(文字到此竟成無用的東西。)

無字書通常易流於“收集好照片”的毛病。好照片隻能帶給人片斷的美,倘使書無內容,一本攝影集就隻能止於消遣娛樂的價值了,這是很可惜的。《論讀》這本書,正好指出了一條比較可愛可行的出版道路。因為內容超越了形式,雖然全書並無一字一句,卻也同樣使人翻閱再三,愛不忍釋,並且像讀了許多,得到了許多的感覺。

一本不用文字全由圖片組成的書,真像我們生活裏的“沉默的片刻”。有時候,沉默更有勝於千言萬語的魅力,這一類無字的書,豈不也是應當提倡並鼓勵出版的嗎?

一山不容兩虎,可是舊金山這附近,卻是兩虎並存:一個柏克萊加州大學,一個斯坦福大學。它們常使我想到從前的北大和燕京:一個平民,一個貴族。兩校相隔不遠,因為明爭暗鬥的緣故,心理的距離更近了。賽起球來,儼然死敵一般。

前幾年加州大學學生活動中心一隻大熊標本不見了,學生們一致認為是斯坦福偷去的,因為失熊的時候剛賽完足球,而且是加州大學得勝。這推論實在合情合理——加州大學向來輸球,氣量都磨煉大了,隻有那少爺學校贏慣了,一次也輸不起。

就是那一次,我才知道原來“熊”是柏克萊加州大學的代表。

“那麼,斯坦福的校徽是什麼呢?”

女兒告訴我:“是一棵柏樹。”

熊和樹,不同類,如何相比?熊會爬樹,比較自由?不見得。樹能入地上天,壽命可長著呢。既分不出高下,這兩虎就這麼相安著。

我是看慣了學校裏的“金熊”才開始感覺到熊的“可愛”。不然,說實話,對那大塊頭笨重粗蠻的動物,稱景仰還可以,絕輪不到說“愛”的。所有動物裏,熊是少數獨來獨往的動物,它孤獨慣了,所以不愛“人”,也不要“人”愛。甚至公熊母熊,也隻在交配時互愛一下而已,它們是沒有家庭觀念的。好玩的是小熊往往是雙生,一歲以前跟著母熊,一歲以後就“自立門戶”,“愛”在它們的天性之中也許總沒有機會萌芽就夭折了。可是玩具熊卻被人抱來抱去地撫愛,不可思議。

從前曾一知半解地讀過福克納“很難看”的小說《熊》。其中獵熊的頭幾章,寫的是一個往後把森林當成情人和妻子的小孩,他在曠野中對抗孤獨與成長的曆程。那原始曠野的代表就是一隻被陷阱殘廢了一足的老熊。

福克納寫道:“如果……後院兔子和鬆鼠是他的幼兒園,那麼這老熊跑過的曠野就是他的大學。老熊自己,這麼長久以來不曾有過妻室兒女而變成自己的無性的祖先,便是他的母校……”

福克納由熊身上所得到的靈感,或許給了設計柏克萊加州大學校旗的人啟發,但不知與加州州旗上的熊有無關聯?而加州州旗上的熊,跟馬德裏太陽廣場上代表西班牙精神的銅熊,是否同出一源呢?

熊與樹,樹與斯坦福,斯坦福與柏克萊;而柏克萊卻不是福克納的母校,熊才是……我在書桌前,滾動著知識的雪球,遂想起在一切崩潰之前的白淨底層:

“……在那個崩潰本身是射精膨脹懷孕和生產的沸騰動亂的地方,顯得是無生命和陌生的,那時死亡還沒有存在……”

讀書讀到無視死亡的存在,也許是大學的一種目的?走過半生,回首一望,原來燈火闌珊處,不是那人,是一隻孤獨的熊。

無言的劍

在藝術館裏,看到一具十五世紀的人像,真人大小,衣飾帶縷絲毫不爽,神態宛然。這類作品本不少見,但我卻為之駐足——因為它全身孔孔洞洞,好似十五世紀就有了“後現代”的手法——原來是木雕。

木頭,比起陶瓷銅玉大理石,真不知“脆弱”多少,蟲蛀、黴濕、火化等都可以“活埋”了它們。這一塊神奇的木頭,竟由十五世紀活到現在,並且還要站在我們下一代、再下一代的孩子麵前,同樣沉默地示範著時間的可怕與藝術的可敬。

人與藝術的克星就是時間,古董就是戰勝了時間的藝術和藝術家的化身。那雕刻木頭的手,早已腐朽,白蟻們在那木身上也開過了許多次的流水席,但那遙遠的時代裏,一位藝術家的意誌與情趣,天涯咫尺,我卻仿佛了解。

想到武俠小說中,時常有認劍不認人的荒誕事——誰接了師父的劍就可成為掌門人,武功人品似在其次——現在想來,其實也不算荒誕。因為人不能把時間的去向一一交代,一把劍卻是可以的。

越古的劍,好像說得也越多。越古的劍,也好像越發地欲語還休呢。

看鹿

有一天下班回來,看見門口站著三頭鹿,大喜過望。

時常在路上遇到“當心有鹿”的路標。剛搬來的時候,隔壁老華僑秦先生也說:“千萬別種菜,會招引山上的鹿來,鹿吃菜不要緊,有時連花花草草也遭殃。”我便一心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