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風和日麗(2 / 3)

創一流是一場革命

“創一流是一場革命”。說這話的是電廠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陳以剛。他曾經任過減員增效組組長,對這場革命深有感觸。

“減員增效不是談著玩的,都是有硬指標的。”他說,“電廠1995年在編人員是650人,1996年開始創一流必須減到0.1人/MW進行考核。也就是說,必須從650人一下減到120人以內。

怎麼減?減到哪裏去?

一是清江流域開發三家電廠的另外兩家,即高壩洲電廠和水布埡電廠。實現創一流,一家電廠的職工可以滿足三家電廠的需要。

二是清江發電公司下設的檢修公司、綜合服務公司、水庫調運中心等實業公司。

而隔河岩電廠也在這場革命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部室大精減。

電廠原有7個部門,精減後僅剩下三部一室。即生產部、發電部、維護部和辦公室。

留下的這些部室的工作職員,都必須進行全能培訓,實現一崗多職,一專多能。

而且每個部室的工作效率,都必須達到部級規定的標準。

顯然,革命帶來的,是一流的效益。

還有郭倫國,這位被廣大職工譽為“貼心人”的電廠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在接受采訪時,他隻字不提自己,隻是笑著說,咱們做工會工作的,就是和職工打成一片,職工有啥困難、意見和要求,咱們就向上反映,直到解決為止。

談到創一流,他也認為那是一場革命。他說,我給你講兩個故事,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是老夏戒煙。你知道,老夏煙癮很大,抽了幾十年,平常一天最少得要兩包,可創一流以來,他沒在廠區抽過一支煙,有時煙癮發了,就掏出香煙聞聞,可從來不點火,有人見他熬得沒辦法,就在一旁說,夏老,你是發電公司經理,抽一支也沒人敢說的,你就抽吧。

這句話把老夏說火了。他說,你是想抓我的把柄啊?正因我是經理,我才有權發布禁煙令,而禁人不禁己,不是等於打自己的嘴巴嗎?

還有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咱們職工的素質。以前職工遇著紅白喜事,都愛湊個熱鬧,十桌八桌的算是冷清。電廠宣布創一流後,廠部規定,凡紅白喜事一律從簡,嚴禁大操大辦。恰在此時,兩個青年人結婚,盡管沒有發一張請柬,可還是來了10多桌客。兩個青年拒不收禮,可來客甩下禮金就走,害得兩個青年人沒時間度蜜月,結婚第二天就挨家挨戶去退禮金,忙活了好一陣子。

說完這兩件事,郭倫國停了一下,然後作出這樣的總結:“事情雖小,可也是這場革命的一部分。”

我相信,在這場深刻的革命中,像這樣的“部分”還有很多。

這些年輕人……

“這是一個特殊的青年群體,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是‘隔河岩精神’把他們溶為一體,他們共同的目標是創一流……”

坐在我麵前的是清江發電公司團委書記占秋林,他說:“我這樣說也許有些?嗦,還是給你講幾件實事吧。可以這樣說,我們共青團從來沒有停止過活動,僅1997年,圍繞創一流,我們就舉辦讀書辯論會、社會考察、調研活動和公益活動、文娛活動50多次……

“春節期間,我們自發成立了獻愛心誌願者小組,大年三十,各路青年分別帶著禮品,到西寺坪、渡口坪等村看望孤寡老人,也不僅僅是看望,主要是幫老人擔水劈柴,打掃衛生,洗衣做飯……

“環境,是創一流的主要內容,隔河岩廠區內的環境維護,僅靠職業清潔工是遠遠不夠的,每天午休或下班後,你看到那些成群結隊的青年在修剪樹苗,清掃雜物,修理路燈……那是我們‘學雷鋒、樹新風’小組的成員,他們幾年如一日,日日如此,從不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