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展翼奮飛(1 / 3)

生命驪歌

坐在我麵前的是一位老人。

他叫夏維進,今年61歲,剛剛從發電公司經理的位置上退下來。

發電公司是湖北清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二級單位,負責管理隔河岩以及正在興建的高壩洲、水布埡三家電廠。

這是我第三次約夏老采訪。前兩次均因為他要辦理退職移交手續,沒有時間同我麵談。現在他終於同意接受采訪,但又好像沒有什麼談興……

夏老煙癮很大,一支接一支地抽。隔著一張茶幾,透過嫋嫋繞繞的煙霧,我仔細打量著這位水電專家,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顯得年輕,但卻一臉的深沉,也許是因為剛剛卸下那副沉重的擔子,緊繃的神經一下鬆弛了,他顯得有些疲憊,有些憔悴,除了幾句簡單的寒暄,就再也沒有什麼話說,他抽著煙,似乎是沉浸在一種回憶之中……

“談談吧,夏老。”我終於忍不住催道。

“談什麼呢?”他慢慢從煙霧中抬起頭來,“好像沒什麼好談的。”

“就談談創一流吧。”我說,“這可是你一生中的大事喲。”

“已經過去了。”他緩緩吐出一口煙霧,“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它了。”

“那就談談你的人生吧。”我說想,這回可要吃閉門羹了。

“人生?”他想了一下,“我這一輩子都在辦電,除了辦電,一件新鮮事情也沒有。”

“難道辦電不值得一談?”我帶著情緒啟發他,“你辦了一輩子電,吃了那麼多苦,受了那麼多難……”

“那是我自願的!”他打斷我的話,“誰也沒有逼迫我辦電,是我自己的選擇!誰叫我愛這門事業呢?雖然一輩子呆在山溝裏,吃苦受累,可我覺得那很幸福,一生的幸福……”

談話似乎無法繼續。我想起采訪之前,有人告訴我,夏老這人很“古板”,平時總是嚴肅著臉,不苟言笑,除了談技術,談管理,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平時幾乎沒有什麼話說。除了工作他也沒有什麼嗜好。“不過,有件事挺讓人費解,你說他不愛言笑,可他總是喜歡唱一支歌,一支老掉牙的歌。有時是工作中幹著幹著就突然哼起來,有時是下班回家的路上,晚上散步的時候,他沒完沒了的唱個不停,從沒見他換過詞兒……”

這究竟是一首什麼歌呢?

現在,透過迷蒙的煙霧,我努力從這張沉鬱的臉上捕捉他唱歌的神情。我想知道那到底是一支什麼歌,能使這位嚴肅的水電專家沒完沒了的唱個不休?

“聽說你經常唱一支歌?”

“誰說的?”他好像動了一下,眼裏有一絲光忽閃而過。

“這你不管。我想知道那是一首什麼歌?”

“想聽嗎?”

“當然。”

他不再說話,扶著茶幾站起來,身體踉蹌了一下,但很快站穩了。他慢慢走到窗前,將頭朝向窗外,久久的沒有一點動靜。

望著他的背影,我突然緊張起來,莫非這首歌隱含著一個秘密?觸及了他的痛處?莫非……

正胡思亂想,從窗外吹進的風,送來他低沉的歌聲――

走進黃龍灘

大山套小山

住的蘆席棚

睡的牛毛氈

是苦不覺苦

有難不畏難

咱們辦電人

豪情滿胸間……

這確實是一首老掉牙的歌,在現在人看來,毫無動情之處,它簡直不知所雲!然而,他卻唱得那麼專注,那麼投入!當他慢慢轉過身來時,我看見他兩行老淚湧出……

此時此刻,我深刻地想到,他是在懷念那個如火如荼的年代,懷念他如歌如泣的青春歲月……

他是在歌唱人生!歌唱命運!

那麼,我的敘述隻能從那個時代開始了――

1966年,夏維進畢業於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和許許多多熱血青年一樣,他是懷著報效祖國的熱情來到丹江口水電站的。

丹江口電站裝機容量並不很大,隻有90萬千瓦,但卻是當時的湖北省省長張體學親自抓的工程。

此時此刻,正是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風起雲湧的時候,丹江口電站很快被烽火席卷,作為知識分子的他,命運可想而知。他被從運行崗位上趕出來,趕到工地上和民工一起抬石頭,清石渣……

他不怕苦,不怕累。白天抬石頭,晚上偷偷躲在被窩裏打著手電筒看書,期待有一天能夠重新回到技術崗位……

1971年,黃龍灘電站開工,熱血再一次在他的心中沸騰。他幾乎是毫不猶豫地決定調到黃龍灘去。雖然黃龍灘遠在十堰的大山深處,但正是那層層疊疊的山巒可以抵擋史無前例的烽火;正是那千溝萬壑的圍困可以從事夢寐以求的事業……

在黃龍灘,他學會了那支歌,那支凝聚著他人生信仰、追求、理想……樸素而深情的歌!

那支老掉牙的歌嗬!

在極其艱難的創業環境中,他忘卻了所有的痛苦和煩惱,整個身心都沉浸在鍾愛的事業中。按他自己的話說:“我這人什麼愛好也沒有,就是熱愛幹事,隻要有事幹,我就覺得渾身舒坦,心裏幸福……”

他從一個普通的運行值班員幹到值長,又從值長幹到運行分廠主任,從運行分廠主任幹到電廠副廠長、總工程師……

每走一步,都烙下一串深深的腳印。

隨著生命的時鍾不停地擺動,他一天比一天感到時間緊迫。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中國水電事業的現狀令人心焦……

作為水電專家,他無法從容不迫。

創造現代化電廠的欲望在他心頭日益膨脹,膨脹……

1992年,湖北省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清江隔河岩電站急需優秀的水電專家參與籌建,他毅然決然地決定到隔河岩去!

他來了。偉岸的山巒向他敞開博大的胸懷,秀美的清江向他伸展溫柔的臂彎……

隔河岩沒有旁待這位遠道而來的赤子。電廠籌建階段,他是黨委委員,之後不久便被任命為副廠長,1996年5月當選為廠長……

1997年3月,發電公司成立,他順利地又被當選為發電公司經理。

此時,他已經59歲。再有一年就要退休了。

曆史,在這個時候把隔河岩創一流的重擔擱到了他的肩上。

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到過時間的重量,他把手表上了鈴,每一小時就響一次,提醒他又過去了一個小時。而那滴滴噠噠的秒針,每一下都敲在他的心上……

這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搏啊!

然而,創一流工作千頭萬緒。設備更新、安全保障、減員分流、園林綠化……

這一切的一切,都得在1997年全麵完成!

他主持召開了一個大會,叫做“創一流動員大會”,那個大會的內容後來被廠黨群部編成《創一流手冊》,印了五千多本,隔電人就是懷裏揣著那本《創一流手冊》一步一步創一流的……

在那個會上,清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柳太康、副總經理彭根鵬、他和電廠廠長譚少華都作了動員講話。

他的動員講話叫《解放思想,團結拚搏,爭創社會主義一流電廠》。在客觀地分析了電廠創一流已經創造的有利條件之後,他尖銳地指出,擺在我們麵前的第一大問題是認識問題。有些人認為創一流是圖形式,爭麵子;有些人計較創一流要加擔子,卻不加工資;有些人害怕減員分流輪到自己頭上……同誌們,創造社會主義一流電廠是我們每個辦電人一生企及的夢想,是提高中華民族素質的需要,是人類文明的需要……最後,他動情地說:“我老了,再有一年就要退休,當創一流的牌子掛到隔河岩電廠門上時,我已經不在崗位了……但我保證,拚盡這把老骨頭也要創一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