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了個去……姑奶奶是不是惹到了不該惹的麻煩人物?小短腿不停歇的小跑,長樂心裏拔涼拔涼的。一路苦挨,終於到地方了。這是一座粉牆碧色琉璃瓦的宮院,門口杵了好多頂盔貫甲的威武衛士。他們穿著暗金色的盔甲,金黃色披風,腰間懸掛著金柄闊背魚鱗刀。而在長樂這行人正對麵的遠方,還停留著烏壓壓一片人頭。人群頭頂明黃色旗幡林立,嘩啦啦隨風招展。
長樂心中微動,剛想踮起腳尖向前麵看得更清楚些,後腦勺忽然被人輕輕拍了一下。有個輕細微尖的聲音在她身後響起:“你不要命了?低頭,不許亂瞧!”趕緊把頭深深埋到胸口,長樂目光直視下方。
老老實實跟著大人們,長樂目不斜視地走過幹淨整潔的水磨青磚、爬過快有她大半個人高的朱紅門檻、繞過通體纏繞了深綠藤蘿的假山,再穿過一道有著精細百鳥雕刻圖案的月亮門,終於在一座殿堂台階前停下。
不用號令,幾十個人齊刷刷的跪伏於冷入骨髓的青石板磚上。長樂亦然。她隱約猜著了裏麵的人會有誰,為了小命考慮,她不敢抗爭。真是屈辱啊,她覺得自己矮了一大截。
從進院門起到下跪,一路上長樂除了聽見不知從什麼地方傳出來的女人淒厲嘶喊聲音,就沒聽見旁的動靜。這支隊伍的腳步輕得好像生怕驚動了螞蟻。那些金甲侍衛每隔三四米就有一個,經過他們的時候,所有人都把頭垂得更低,連呼吸聲都細微得似有似無。
長樂的前麵有人擋著,後頭靠著走廊簷柱,其中不顯眼的偏僻角落裏,照顧長樂的貼身婢女玉兒卻是大著膽子四下偷覷,直到發現了長樂,她眼中焦慮之色才退去了些許。不過又見到如今這幅情形,又見長樂不知怎的牽連進來這事,眼中又起了擔憂之色。她焦急的看著長樂。眼珠咕嚕嚕打轉,似乎是在想怎麼為長樂脫身之策。
這裏是淑妃獨居的三清殿正殿的側殿,此時天色已然昏黃,殿內燃起了火燭,照得四下通明透亮,恍若白晝。正房坐著站著跪著,有滿滿當當一屋子人,鴉雀無聲。
皇帝高居首位,他身前三步之地,有如雁翅排開兩邊或坐或站著宮中位份較高的嬪妃。除了沒有資格或者確實來不了的,五品以上的妃嬪都到了。服侍眾妃嬪的宮人們也按照品級高低分別跪在重重珠簾之外。
皇帝向來喜怒不形於色,威嚴極重。見操勞了一日的皇帝麵有倦色,一味闔目養神,眾妃都不敢出聲,唯恐禦前失儀惹禍上身。終於,殿內地麵人影晃動,皇帝跟前的大太監七喜彎腰躬身小步上前,畢恭畢敬低聲稟道:“陛下,內衛把人帶來了。”
皇帝眼也不睜,語氣緩慢,沉聲說道:“趙貴妃,你去問罷。”貴妃早有心理準備,當下起身行禮領旨出去,搖曳燈光將她發上身上輝煌華美的珠翠閃耀出奪目光彩。皇帝似乎被這些華彩刺著了眼睛,忽然微撩眼皮向前望,他的目光深沉難測。
不過一刻鍾,趙貴妃重新入殿向皇帝回稟查問出的事情經過。皇帝自始至終閉目不語,其餘妃嬪也都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好似泥塑木雕一般。其實事情說來簡單,景王妃入宮來拜見淑妃娘娘,完了就打算出宮,正行到大明湖邊景王妃看見金鯉偶爾躍出水麵爭食,很是活潑討喜,就放緩了腳步瞧了兩眼。跟據她的貼身侍女喜兒稟報,王妃本是不打算停下來觀魚的,但不曾料想湖中金鯉忽然湧到岸邊,王妃她一時性起就打算停下來看會兒。
早春時節寒意仍然入骨,不久前還下了場小雨。在喜兒的極力勸說之下,景王妃隻停留了不到半刻鍾便打算離開。就是此時,不知怎的王妃她腳下一滑忽然踩著了湖岸長滿青苔的碎石,結果直接跌落水中。
從景王妃進宮到她落水,凡是與她接觸過的宮人都被拘禁起來。無論結果如何,皇家起碼要做個樣子出來給人看。殿內眾妃心裏都明白,如果母子平安,那些宮人倒也不會受什麼懲戒。若是發生了不測,那事兒就絕不能善了。
------題外話------
虔誠的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