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武陵源紀行(2 / 3)

經過這一番折騰,使我產生了一種不安的預感。此時,隻見右前方水急浪高,右側的人要我們左側的三支槳一齊劃動,直奔急流漂去。由於右槳沒有及時劃動,筏子一下子就橫了過來。不知是驚慌失措想跳水,還是想調整一下坐的姿勢。右邊的一個小夥子剛剛往起一站,筏子立即向左傾斜、晃動,我隻看到,眼前白茫茫一片,不知怎麼就已經翻到水裏了。在這猝然變故麵前,我仍然十分鎮定。在屏住呼吸的同時,兩腳用力一蹬,頭就冒出了水麵,左手緊緊抓住圍在筏子四周的尼龍繩,右手抹了一把臉上的水珠,心說,這水也並不柔情嗬!這時從筏子的另一側傳來了惶恐不安的聲音:“易先生在不在?易先生上來沒有?”我連忙回答:“在這裏,我沒事!”六個人一個也沒衝走,仍保持一邊三個的隊形,隻不過是由水上變成水下了。我看了看四周,沒有其他筏子,工作船也不見蹤影,隻好靠我們自己了。我告訴兩個年輕人,看看能否將筏子拽到岸邊上去。因為他倆的遊泳水平不錯,可是鼓搗了半天,不用說靠邊,就連岸邊的樹枝,也夠不著,拽不住。六個人隻好護著筏子任其漂流了。我試圖打破這沉悶不安的氣氛,便開了句玩笑:“別人坐著筏子漂流,我們是在水下漂流,倒也別有一番情趣嗬!”唉!說完並沒收到預期效果。好在工作船過來了,有三個人急忙遊了過去,爬上了工作船。船離我們很近了。有人伸過來一支槳,隻要抓住,我就可以上船了。可是我並沒抓槳,而是用手指了指筏子,意思是我還要乘筏子漂流。刹那間,工作船又被浪衝遠了。當我試圖用左腳蹬住尼龍繩,用力往上爬時,才猛然發現,筏子還底朝天地扣在水麵上。天哪,真該死,六個大活人,竟誰也沒想到把筏子翻過來,否則重新登上筏子不是輕而易舉嗎?我暗自責罵自己“老易頭嗬,老易頭,說什麼鎮定自若,實際上你也慌神了”。我們三人將筏子翻過來,有人用力壓住他那邊一側的筏子,我則蹬住尼龍繩,用手抓住橫在筏子中間的一條一尺寬的軟膠帶,使出了吃奶的力氣,終於又爬上了橡皮筏子,然後我又將另二人先後拉了上來。此時此刻,既有劫後餘生之感慨,又有戰勝自然的亢奮之情,實是無法用語言能描繪的。我們又正常漂流了,因為人少了,劃槳動作整齊統一,他們二人在前邊左右分開,我在筏尾居中策應,筏子平穩地緩緩漂流,顯得非常溫順聽話。我將濕漉漉的香煙和火柴精心地攤在橡皮上晾曬,能盡快吸上一支煙該多好嗬!可是轉眼間煙和火柴都被浪水卷走了。有人回過來問我:“你的墨鏡哪去了?”我笑著回答:“我那戴了近20年的墨鏡也正在漊水漂流哪,也許幾百年之後,後人會視為重大考古發現呢!”說笑間,我們已進入一條狹長的山穀,晴朗的天空頓時幽暗起來。兩岸峭壁,高聳入雲,隔離天日,仰望藍天,似一條寬不盈尺的淡藍色緞帶,冉冉向後飄動。倒映於水中,反射出一條跳動著的白色標誌線,將漊水中分為二。真可謂是一首無言的詩,一幅立體的畫。多麼神奇的自然景觀嗬!正當我浮想聯翩之際,頓覺豁然開朗,我們已緩緩漂出了狹穀,進入了寬闊的水域,隻見前麵轉彎處的山岩上,立有一塊木牌,白底紅字,上書“漊漂”兩個大字。看來,那就是終點了。經過三個小時,漂完了22公裏全程,爬上岸後,大家紛紛拍照留念。

我亦步亦趨地隨著人群爬完了有50度坡度,300米的陡峭石階。來到停車場時,隻見席地而坐的人們,雖然個個都是一副丟盔卸甲,狼狽不堪的樣子,但無論男女老少,個個都是那樣亢奮激越,神采飛揚,各自述說著筏翻落水的驚險故事與感受。56歲的楊某說:“我落水之後,至少漂流有40分鍾,漊水真是清涼甘甜,任何飲料都不能與之相比啊!”一位女士說:“第一次翻筏子,真把我嚇死了,叫不出聲,喊不出口,一張嘴就灌水,心想,這回可完了。可是在水裏鬧騰了一陣子,一旦被拽上來之後,我覺得太好玩了。後來我們是哪裏浪大就往哪裏漂,真想再翻它一次,可無論怎樣橫衝直撞,它硬是不翻了,你們說怪不?”有位老兄指著我說:“咱們這次漂流活動,有兩項紀錄是這位老先生創造的。一者他是80多名漂流者中年齡最大的;二者他身著藍色半袖衫,目標明顯,眼看他翻落水中,真為他捏把汗,沒想到他不但不上工作船,反而靠自己的力量,又爬了筏子,堅持繼續漂流,真是老當益壯,精神可嘉!”聽了這些讚揚的話,嘴裏雖然說:“老了,不行了!”可心裏美的真是飄飄然而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天津王先生操著一口濃重的天津口音講他的故事。他說:“嘛呀,你們都是被翻下水的,可我們幾位都是自己跳下水的。筏子漂到一個水深浪高之處,就在大家緊張得不得了的時候,就聽撲哧一聲,筏子突然沉了,好嘛!不知是當機立斷,還是一種本能,反正我們是撲咚撲咚都跳下水了,您猜怎麼著,原來是跟我一起來的小吳,手一使勁,把筏子上的氣門塞給拔掉了……”話音未落,有的人已經笑得前仰後合了。導遊說:“我們之所以選擇漊水,原因有二:一是漊水是今年三月才開辟的漂流點,正在舉辦‘中華百日漊水漂流節’,二是因為茅岩河水勢平緩,漂流者會感到無驚無險,表現不出漂流者的拚搏精神。而猛洞河又水急浪高,對首次漂流者來說,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而漊水則介於二者之間,是一個有驚無險的漂流點,很適合我們這個老、中、青三結合的群體。有人問:“昨天你怎麼不說,早知如此,我何必擔驚受怕呢?”“若是昨天告訴你們,就沒有今天這麼濃鬱的漂流情趣了。”導遊笑著做了解釋。有人不無感慨地說:“沒有體驗到筏翻落水的滋味和感受,就無法領略漂流活動的神韻。”此論一出,博得了一片讚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