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自己有信心,自我感覺良好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科學技術發達,經濟實力雄厚,政治穩定,國防力量強大。美國人所講的英語已經發展成為全球風靡的美語了,很多人模仿學習。自從黃金退出貨幣領域以後,美元就是世界貨幣,用作國際貿易的媒介,也是財富的象征。美國的教育也是頗受世人所稱讚,全世界每年有上百萬留學生到美國留學。所有的美國人都為自己的國家深感自豪,對自己的民族具有強烈的榮譽感和優越感。
美國人自信且有些傲慢,喜歡批評別人,指責別人。他們會為事情做好自己的打算和計劃,並有強烈的欲望實現它。如果談判沒有按照他們的意願進展,他們就會批評或抱怨。雙方出現分歧,他們一般會懷疑對方的分析、計算,而堅持自己的看法。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做的都是合理的,而缺少對別人的寬容與理解。
(二)個人獨立,但團隊協作能力強
第一批美國人當年從大洋彼岸遷徙到美洲大陸,就是為了追求新的生活方式。他們厭倦了在歐洲的教會壓迫,他們創立了他們自己的上帝。他們信奉的教條不是上帝會保佑你,而是上帝會保佑那些自己努力的人。他們腦子裏有一股不可戰勝的獨立的信念。他們很喜歡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任務。當他們能一個人完成事情時,他們不太喜歡求助於別人,也不太喜歡別人的幹預。這些表現在平時的交往中,很重要。我們總是樂於給人幫助。而包括美國人、加拿大人都認為在他們沒有提出要你幫忙之前你去幫他是對他的汙辱,是看不起他。中國人很喜歡攙扶老年人上樓梯,而你在美國主動去攙扶一個並沒有生病在身的老人他有可能會告你歧視他。這是文化差異比較大的地方,而且我們又經常會在這個地方犯錯誤,值得注意。
當然說美國人獨立自主並不是說他們喜歡單打獨鬥,相反,他們有比較好的協作意識。在一項任務中,什麼任務該由誰來完成,哪些環節又是要大家一起去做的,這些都會分得很清楚。他們從小就被培養分工協作,所以在以後的團隊合作方麵也不會遇到大的難題和阻力。
(三)不顧人情,注重利益
如果是和美國人做交易,他們往往以獲取經濟利益作為最終目標。中國人、日本人等在談判中要考慮的其他方麵的因素,如人情、麵子,這些美國人就不太接受。美國人喜歡就事論事,與此不相關的他不管,與此相關的他就會據理力爭。所以,他們在做生意時更多考慮的是實際利益,而不是生意人之間的私人交情。美國人不僅不注意在洽商中培養雙方的友誼感情,而且有時候還力圖把生意與友誼清楚地分開。這樣在亞洲和南美洲的人看來顯得比較生硬,難以對付。但年紀大一點的、或是比較有經驗的美國人也會樂於接受這種東方文化,畢竟人不可能做到冷若冰霜,不愛熱臉愛冷眼。
(四)沒有等級觀念
美國人常常以自己的民主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最人道的製度而自詡,在他們眼裏,除了上帝外,沒有人是可以高人一等的。去美國人運動場所、餐廳等地方,大家都是一身運動服或是牛仔休閑服,都是一樣的自信。即便是公司裏的老板和員工、政府官員和下屬,他們離開工作場合後也就沒有那麼多講究,變得完全一樣,玩得各得其所。美國人對別人稱呼一般也是直呼其名,而很少加“尊敬的”,如果再冠上“教授”、“博士”、“經理”等頭銜,不僅聽起來別扭,被稱呼者也不是很願意。兒女對父母方且稱其名,何況其他的情況呢!他們從來不認為政府官員是什麼高人一等的職位。他們熱愛他們的偶像遠遠勝過總統。總統在街上走的時候常常和常人一樣不被重視。美國人可以任意指責政府官員,而不必顧及到他們的地位,隻要認為自己對的。所以,我們在和美國人談判的時候可以不顧及到國內那麼多的禮節,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五)熱情坦率,性格外向
美國人的自信,決定了他們是一個性格外向的民族。他們沒有什麼太多的顧慮和忌諱;他們樂於表現自己,他們樂於做最透明的自我;他們對於某事某人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他們敢於提出最尖銳的意見,也樂於勇敢地支持你。他們唯恐被對方誤解,總是直言相告。美國人的熱情還表現在他們有激情,他們會為一個小蟋蟀而興奮好一段時間,並可能由此決定做一個奔走全球的環保誌士。如電影《阿甘正傳》中一樣,他們可以不管別人的看法,繞著美國從東跑到西,其他的人也會跟著他“瘋”。但丁有句話被美國人推崇:“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表現在談判中,美國人就是有時候會對一些他們看不明白或是不讚成的地方直接提出異議並拒絕,理直氣壯。中國人和日本人則不太會直接地拒絕對方,認為這樣會損害對方的麵子,僵化關係,而不利於以後的合作。在東方人看來,像美國人那樣感情爆發、直率、激烈的言辭是缺乏修養的表現。反過來,東方人所推崇的謙虛、有耐性、涵養,可能會被美國人認為是虛偽、客套、耍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