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3 / 3)

江西省某工藝雕刻廠原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廠,經過幾年的努力,發展為產值200多萬元的規模,產品打入日本市場,戰勝了其他國家在日本經營多年的廠家,被譽為“天下第一雕刻”。有一年,日本三家株式會社的老板同一天接踵而至,到該廠訂貨。其中一家資本雄厚的大商社,要求原價包銷該廠的佛壇產品。這應該說是好消息。但該廠想到,這幾家原來都是經銷韓國、中國台灣地區產品的商社,為什麼爭先恐後、不約而同到本廠來定貨?他們查閱了日本市場的資料,得出的結論是本廠的木材質量上乘、技藝高超是吸引外商訂貨的主要原因。於是該廠采用了“待價而沽”、“欲擒故縱”的談判策略。先不理那家大商社,而是積極抓住兩家小商社求貨心切的心理,把佛壇的梁、榴、柱,分別與其他國家的產品作比較。在此基礎上,該廠將產品當金條一樣爭價錢、論成色,使其價格達到理想的高度。首先與小商社拍板成交,造成那家大客商產生失落貨源的危機感。那家大客商不但更急於訂貨,而且想壟斷貨源,於是大批訂貨,以致訂貨數量超過該廠現有生產能力的好幾倍。

這個案例看起來很簡單,仔細分析起來卻是頗有深意,這家廠商深知隻有自己對自己有了一個充分的了解,才能真正在交易中更好地擴大自己的利益。再一點,這個廠在接到日本大商社的訂單的時候,並沒有盲目地狂喜,而是現對自己的優勢做了一番調查,發現自己確實在質量技術方麵優於其他同類產品,才不緊不慢地展開作戰,從而使自己獲得了更大的利潤。

在談判之前的準備中,我們往往過於注重對手的情況,或是過於強調自身的完善,結果在對手忽然拋出一個我方自身的問題時顯得兵荒馬亂、措手不及,這都將對我們的談判形勢造成很大不利,令對手覺得我方沒有誠意或是缺乏經驗,甚至導致談判的失敗。

(四)分析敵我形勢,巧妙製定應對措施

弗拉基米爾·安德烈耶維奇·法沃爾斯基是現代蘇聯藝術家和寫生畫家,被譽為“蘇聯人民藝術家”,他作品的特點是含義雋永、形象鮮明。為什麼他的作品能這麼受歡迎?

原來,每當他給一本書畫完插圖後,總是在其中一幅畫的角上不倫不類地畫上一隻狗。毫無疑問,美術編輯一定要他把狗去掉。而法沃爾斯基卻固執己見,與美編爭論不休,非要保留這隻狗。當爭論達到白熱化的時候,法沃爾斯基就做出讓步,把畫麵上的狗去掉。到了這個地步,一般來說,美編的憤怒就煙消雲散了,絕不會再提出什麼別的要求,因為美編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維護,也就心滿意足了--編輯室的任務無非是修改一下作品。但更滿意的則是法沃爾斯基本人,他的巧計成功了--畫作將以他擬定的形式出版。如果不是那隻可愛的小狗,還不知道美編會要求做怎樣的改動呢。

在這個故事中畫家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地轉化了對手的注意,他知道美編的作用無非就是修改一下作品,畫隻小狗把美編的視線成功地轉移到小狗的身上去,問題的焦點也就成了小狗,隻要把小狗去掉了,美編的任務也就得到了完成,也就不會再對畫作作出一些其他的修改要求了,最終得以完全按照畫家的本意來出版他的畫。

談判的時候也是一樣,在了解分析對手的基礎上,製訂相應的處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談判風格,且每個人的接受能力不同、國籍不同也會影響談判。

就不同國籍的談判對手而言,我們需要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同歐洲人談判的首要原則是:先取得對手的信任,然後才能開辟談判之門。歐洲人的法律觀念和守法意識非常強,在他們進行談判的時候,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參與人--律師。歐洲是一個崇尚禮節的地方,它規定的各種禮儀是絕對不能違背的,這個傳統保留至今。歐洲人的另外一個談判特點是,等級觀念非常森嚴,意識保守。

時間觀念在法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原則。在這個問題上,法國人通常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法國是世界上最講究穿著的國家,所以,當你麵對法國人時,最好衣著正規,而且衣服的質料不能在對手麵前相形見絀。在同法國人做生意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要操之過急,因為法國人的認同感不是很強烈,要建立友好合作的關係,需要長時間的努力。

意大利人則是相對比較情緒化的,他們熱情而浪漫,但也有時變化無常。在談判的時候,他們喜歡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常常是肩膀、胳膊和手隨著說話聲音的節拍揮動不止。如果他們很生氣,他們的表情會近乎瘋狂。在時間問題上,意大利人不是時間觀念太強的民族。所以,在和他們進行談判時,最好是在每次赴約前先打電話進行確認,看事前約好的談判是否能夠準時舉行。

相比較而言,德國人辦事比較嚴謹,他們在談判之前,會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對對手的所有情況都要做詳細研究。反之,如果對手在事前準備不充分,往往會引起德國人的反感,認為你對此項合作沒有誠意。德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考慮問題比較係統而全麵,但有時缺乏必要的靈活性,在交易中往往不容易讓步。一旦他報出了價,就很少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這是令對手非常頭痛的事情。在簽訂合同以前,德國人比較注重合同中的細節問題,經過確認後方才簽訂,但一經簽約,就不輕易反悔,並且嚴格按合同辦事。

美國人的談判文化充分反映了其特有的性格特點。他們性格開朗、直率並且充滿了自信和果斷,因而他們在走向談判桌的時候,總是興致勃勃,對於自己的言語明確而肯定。當然,他們最關心的莫過於談判結果所獲得的物質利益。一言蔽之,美國人在談判中,態度熱忱而有禮,在業務上兢兢業業,富有討價還價的能力,對“整批交易”非常感興趣。

與阿拉伯人進行談判最重要的一點是對其宗教習俗的尊重。對於他們與眾不同的風俗和習慣,在談判桌上應盡量表現出理解和尊重。由於特殊的地域條件,阿拉伯人具有沙漠地區的傳統作風--好客。他們在談判的時候不太注意時間觀念,因此,在與他們進行談判的時候,不能過於計較談判時間的長短,而應該努力地取得他們的信任,首先建立朋友關係,然後再進行談判。在進行談判的時候,婦女與女權問題是談判桌上最忌諱的話題,這是由於阿拉伯人的風俗所致。

日本人在進行談判的時候,常常表現出極強的事業心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在談判工作中,他們一絲不苟,準備工作做得十分充分,對每一次的談判時間和談判內容,都要進行計劃。在商務談判中,他們喜歡打“蘑菇戰術”,盡量拖延時間,使得對手暴露其真實的目的。所以,在和日本人的談判中,你千萬不要急於求成,鑽進對方的圈套。日本人的團隊精神非常強烈,在談判過程中講究談判小組成員之間的密切配合與協調。在談判過程中,日本人比較喜歡先交往後商談,而且喜歡和年長者進行交往,因為在他們看來,年長者具有權威性,說出的話能夠一諾千金。

就不同性格的談判對手而言,我們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對待沉默型的人。這類人金口難開,沉默寡言,性格內向。在同他談生意的時候,對於推銷員所說的話,他們總是瞻前顧後,毫無主見。有時即使胸有成竹,也不願意貿然說出。但這類顧客往往態度很好,對推銷員很客氣,即使推銷員嘮嘮叨叨,也絕不采取拒絕的態度,始終滿麵笑容,彬彬有禮,隻是話語很少。推銷員此時一定要讓他開口說話,但是怎樣讓對方先開口呢?這就要看推銷員的口才了。例如,你可以提出對方樂意回答的問題,可以提出對方關心的話題等。和這種人打交道一定要耐心,提出一個問題之後,即使對方沒有立即回答,推銷員也要禮貌地等待,等對方開了口,再說下一個問題。

對待冷淡型的人。這類人可能對於推銷員的來訪,就連一般的寒暄語都沒有,似乎顯出“你來幹什麼?”的神色。上門拜訪時,他會閉門不見,若按門鈴會受到“你不必再來”的冷遇。如果走進他們的辦公室,他們同樣也會冷語相待。對待這類顧客,你的談吐一定要熱情,無論他的態度多麼地令人失望,但作為推銷員,你不要泄氣,要主動地、真誠地和他們打交道。

對待慎重型的人。這類人生性謹慎。在決定購買以前,對商品的各方麵會做仔細的詢問,等到徹底了解並合意時才下最後的決心。而在他下決心之前,又往往會與親朋好友商量。對於這樣的顧客,推銷員應該不厭其煩地耐心解答顧客提出的問題。說話時態度要謙虛恭敬,既不能高談闊論,也不能巧舌如簧,而應該以忠實見長,樸實無華,直而不曲,話語雖然簡單,但言必中肯,給人以敦厚的印象。要盡量避免在接觸中節外生枝。

對待自傲自大型的人。擺架子的目的無非是虛榮心在作怪,要別人承認他的存在和地位。這類顧客在生意中經常反駁推銷員的意見,同時吹噓自己。對於這種人,要順水推舟,首先讓他吹個夠,推銷員不但要洗耳恭聽,還要不時附和幾句。對於他提出的意見不要作正麵衝突,待他講夠了的時候,再巧妙地將他轉變為聽眾,反轉他的優越感,讓他來附和你。

對待博學型的人。如果遇到真才實學的人,你不妨從理論上講起,引經據典,縱橫交錯,使談話富於哲理色彩,言詞應含蓄文雅,既不以飽學者自居,又給人留下謙虛好學的印象。你甚至可以把你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一項請求提出,請他指點迷津,把他當作良師益友,就會取得他的支持。

對待見異思遷的人。這類顧客心情舒暢時非常熱情,甚至會使你感到不好意思;但他們憂鬱時,就會冷若冰霜,出爾反爾,給人一種難以捉摸的感覺。對待他們最重要的是給予理解,把握他們的心理。

總之,對待不同性格的人,要采取不同的說話方式。因人而異,恰到好處,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