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運動鍛煉(2 / 3)

由33塊脊椎骨組成的脊柱,是支撐著生命大廈的主梁。29塊顱骨由結締組織連結成顱腔,像圓形的堡壘,保護著大腦、眼及內耳的安全。

12對肋骨與胸部中央的胸骨及胸椎圍成胸腔,起著保護心、肺和大血管,及幫助完成呼吸的作用。

126塊四肢骨由關節連在一起,分為上肢和下肢,賦予機體以勞動和運動的能力。

骨頭既堅硬,又富有彈性。科學家們在試驗中發現,骨頭每平方厘米能承受2100公斤的壓力,花崗岩承受1350公斤,而鬆木才承受424公斤。因此,贏得了硬度冠軍的美譽。那麼,怎樣才能保證有一副好骨架呢?首先要加強體育鍛煉。青少年正是長身體的黃金時代,經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供給骨頭充足的營養,加強骨頭內的新陳代謝,有利於骨頭的發育生長。運動還能刺激骨髂軟骨的生長,使身體長高。據調查,年齡相同的青少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比不鍛煉的人,身材平均高4-10厘米。鍛煉可使關節囊的韌帶增厚,伸展度提高,關節變得柔韌而靈活。

其次要注意合理的膳食營養。身體的生長發育離不開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在幼兒時期,更應注意補充鈣質和維生素C,才能保證骨頭的生長發育。如食物中缺乏這些物質,骨頭發育受阻,骨質疏鬆,就會引起佝僂病。所以,每個家長應關心孩子的營養,粗細糧、葷素搭配,教育孩子從小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才能保證骨骼的健康發育。

青少年的骨頭與成年人相比,含有機物多,無機鹽較少,自然韌性強,不易發生骨折,但硬度較差,可塑性大,容易變形。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坐、臥、行、立的姿勢,如果不注意,就會使骨骼變形,造成駝背、脊柱彎曲、塌肩膀、八字腳等,影響身體健美。什麼姿勢正確呢?那就是:

“坐如鍾”,坐的姿勢是“正”像銅鍾般端莊穩重。上體挺胸,脊柱正直,兩肩平齊,看書寫字時微微前俯,頭不歪,眼睛與桌麵的距離為30—35厘米。這樣的坐姿,身體均衡穩定,不易產生疲勞。

“站如鬆”,站立的姿勢是“直”似青鬆般屹立挺拔。挺胸抬頭,稍收腹部,有利於脊柱的發育,防止發生彎曲。

“臥如弓”,臥姿右側位,微曲雙腿,有利於消除疲勞,使人睡的香甜。

“走如風”,走路要保持自然,軀體正直,挺胸直腰,雙肩下垂,雙臂自然擺動於身體兩側,步伐均勻、穩健、輕鬆自如,瀟灑健美。

值得提及的是,在兒童、青少年中常發生的脊柱彎曲,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身體健康。據有關資料表明,使用不合適的桌椅,是導致孩子們姿勢不良和脊柱彎曲的重要原因。經常用一側手提重物,用一側肩膀背重物,如沉重的書包,也會導致脊柱彎曲。兒童少年中的脊柱彎曲大多是功能性的,脊柱結構無變化,但如果不注意糾正不良姿勢,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結構性的脊柱彎曲,骨質發生變化,脊柱凹側的肌肉攣縮,脊柱上的部分小關節強直,屈曲功能受限。已發生畸形的即使采取手術矯正,效果也不滿意。因此必須著重於預防。

學校和家庭供孩子們使用的桌椅,應與身材高低相適合,室內光線要充足而不刺眼,防止光線不足而使身體前傾看書;加強正確姿勢的教育,保持坐、站、走的正確姿勢;改單肩背書包為雙肩背書包;參加勞動時,應避免長時間用一側肩膀負重或用手提重物,以免單側肌肉緊張;常讓孩子參加擲球、跳躍、練習平衡動作和遊泳等體育活動,有利於預防脊柱側彎。

如發現孩子脊柱彎曲時,初期多是功能性的,要及時讓孩子做矯正體操,做伸展脊柱動作.使脊柱不時地向變形的相反方向彎曲,這樣可以增強脊柱周圍肌肉的力量,增大脊柱活動範圍,使彎曲的脊柱恢複到正常體位。

為了使你能有一副好骨架,一副挺拔修美的身材,請多參加體育鍛煉。

(楊鋒)

五、怎樣保持腦的最佳工作狀態

現代腦科學指出,講究用腦衛生,注意合理用腦,經常保持腦的最佳工作狀態,是提高腦力活動效率的重要因素。但是,要做到合理用腦,保持腦的最佳狀態,必須了解腦活動的特點。最基本的特點是:

1.生理消耗的特點

用腦的事,表麵上坐著不動,實際上消耗很大。腦隻占體重的1/40,但耗氧量卻占全身的1/4,所需要的血液供給占心髒總排血量的1/5。因此,大腦的工作,要求全身各種器官的新陳代謝加速進行,以便得到充足的氧氣和養料供應。

2.自動調節的特點

大腦在工作時,神經細胞處於興奮狀態。但若長時間興奮,就會轉入抑製狀態,即暫時停止工作,對刺激不作反應,這是一種保護性抑製現象。腦的這種自動調節機能,既能防止大腦的過度疲勞,又可使腦細胞的疲勞能夠迅速恢複。鑔嵌活動的特點人們在做一種工作時,大腦皮層相應部分的神經細胞處於興奮狀態,其他部分的神經細胞處於抑製狀態,使大腦皮層形成一種工作區和休息區互相鑲嵌的活動形式。這樣,大腦皮層各個區域就可以輪流得到休息,從而減少疲勞,保持腦的正常活動的功能。

3.動力定型的特點

刺激按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順序固定不變地重複進入中樞神經係統,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和抑製過程就會越來越恒定精確,形成一個內部神經過程的係統,即動力定型。動力定型一旦形成,就能使大腦皮層細胞消耗較少的能量而完成大量的工作,能使各種腦力和體力活動進行得更容易,更熟練,更省力。

用進廢退的特點人腦的潛力是很大的,大部分的潛能沒有開發利用,所以要舍得用腦,經常用腦,引起大腦生物電和生物化學發生變化,腦的功能就向高水平發展。現代腦科學證明,隻要是合理的使用,腦會越用越靈,廢而不用,就會衰退。因此,應該多用腦,保持腦的活力。

上述腦活動的特點,也可以說是腦活動的規律。遵循規律行事,就能使你自己特有的腦功能經常處於最佳狀態。根據現代神經科學和醫學科學的研究,認為要保證腦的最佳工作狀態,應該盡力做到以下各個方麵。

4.足夠的營養供應

足夠的營養供應對腦的發育非常重要。幼時營養不良,會造成腦發育缺陷,使智力發育受到阻礙。足夠的營養供應對發揮腦的正常功能也很重要。腦的工作,依賴於血糖所提供的葡萄糖,如果營養不足而血糖過低時,腦功能就難以維持。防止腦組織受到毒害腦組織對於毒物的作用和反應很敏感。工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有毒廢物能損害腦的功能,應注意防護。吸煙、嗜酒都可損害腦的健康,應該戒除。

多用腦

多用腦使腦的結構和功能更加發達,而且也更不易衰老。對於兒童、青少年來說,多用腦,是促進腦的生長發育的重要途徑;對成年人以至老年人來說,多用腦,也是保持和發展智能,防止腦細胞萎縮的重要抗老措施。

不使腦過度疲勞

大腦是人體內最易疲勞的組織。從用腦工作的具體安排來說,連續不斷地進行緊張的智力活動的時間不宜太長。在適宜的腦力活動之後,應有短暫的休息,或搞點文體活動,使注意力有所轉換,以保證腦的高效率。

保證充足的睡眠

睡眠和覺醒的交替,是大腦自行調整的重要機製。睡眠,特別是“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對於腦的發育、腦功能的恢複、腦內蛋白質分子及其他物質的合成,以及記憶的鞏固,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睡眠所需要的時間,因年齡而異,也因人而異,應該根據自我感覺是否良好來決定。

生活規律化

人體的生理活動有一定的“生物節律”。一定的時間,做一定的事情,經常保持某種適合自己情況和條件的規律,可以使得腦和身體的功能活動都更條理化、容易化,使腦細胞的興奮與抑製平衡、協調,可減少腦的疲勞,提高腦的工作效率。

保持興趣和變換活動

對學習和工作感到興趣,有助於大腦保持最佳的興奮狀態。長時間從事某一種活動,不但興趣降低,而且大腦皮層相應部位的神經細胞由於長時間興奮,就會疲勞。讓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交替進行,不同性質的活動內容穿插交換,使興奮中心及時轉移,皮層各部位輪流休息,既可保持興趣,又能保持腦的功能。

樂觀的態度和積極的情緒

焦慮、恐懼、苦惱、悲傷、憤怒這些消極情緒,能直接損害腦的工作;愉快、恬靜、安寧、自信、樂觀這些積極情緒,則能使腦的工作狀態最佳化。每個人都應該培養一種健全的樂觀主義精神,正視現實,達觀,向前看,醉心於工作和事業,熱愛生活,積極進取,這樣,就能戰勝煩悶、焦慮、不安、抑鬱等消極情緒的侵襲.使身心健康,保持腦的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