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睡眠講科學(1 / 3)

一、睡眠的學問

一個人不吃飯可維持1個月的生命,而不睡覺隻能維持20天。睡眠與健康關係很大。

1.大腦和小腸

近年來,科學研究認為,睡眠的原因是腦中有睡眠物質,目前已掌握五種睡眠物質,還有5種睡眠物質的結構尚在研究中。最近,美國哈佛醫學院宣布了一個有趣的消息:人的睡眠與小腸有關。小腸能產生8因子,積累到一定程度則引遲人們的睡眠,逐漸積累則引起深度睡眠。科學家正在努力統計睡眠這個奧秘王國的大門。

床的方向

用床睡覺由來已久,但是,人們對床的放置方向卻考慮得很少。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因勞累患失眠症,由於他偶然地頭南腳北睡覺,過一段時間後失眠症不治自愈。現代科學對此做了科學解釋:地球是一塊“大磁鐵”,人采用頭南腳北的睡覺方式使人體的主要經脈氣血與地球磁力線相平行,這樣有益於人體器官細胞的序化,產生良好的生物磁化效應而起到催眠作用。人體若與磁力線相切割,容易產生生物電流,會影響一些人的健康和睡眠。

床頭醫生

有一種治病方法,可以免去打針服藥之苦惱,這是“床頭醫生”一一藥枕的功勞。

綠豆枕,可治頭風頭痛,令人明目開竅;菊花枕,可治頭痛,瘡癤腫痛,風火赤眼症;五葉枕(桑、竹、柳、荷、柿葉、可治發熱頭痛,耳喉腫痛;

茶葉枕(飲用過的荼葉、可治高血壓,神經衰弱,頭暈目眩,暑熱頭暈,鼻炎等;

明目枕(白菊花、綠豆皮、蕎麥皮、桑葉、決明子),可治眼睛昏花,視物模糊,眼赤流淚;

五皮枕(梏、梨、蘋果、柿、西瓜綠皮),可治神經衰弱,心情煩躁,呼吸不暢;

醫學科學證實,一些藥物的有效成分具有揮發性,可以通過皮膚和粘膜吸收而起到治療效果。

光的壓力

有開燈睡覺習慣的人注意:開燈睡覺有害於健康。

人在睡眠時,電燈光產生一種幹擾人體自然平衡的“光壓力”,人體在這種“光壓力”作用下,生物和化學係統會發生改變,體溫、心跳、脈搏和血壓等變得不協調。長久下去,各種疾病就會乘虛而入。

越睡越困

有的人有午睡習慣,可是午睡醒後卻感到難受,頭昏腦脹、心跳過速、似醒非醒,還想睡。這是因為午睡時間過長的緣故。科學的午睡時間一般為40—80分鍾為宜,夏季則以50—75分鍾為宜,也就是在尚未進入深睡眠即醒來。這樣才會頭腦清醒,精力充沛。

古人的總結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如何睡眠的10條經驗。即睡眠不可仰臥;睡前不可優慮;睡前不可惱怒;睡前不可進食;睡臥不可言語;睡臥不可對燈;臥處不可對火爐;臥處不可當風;睡時不可張口;睡時不可掩麵。

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科學的睡眠,有益於健康。

二、睡眠與健康

睡眠與健康密切相關,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反映了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兒童和少年時期的睡眠,睡得最酣熟,休息得最好。但從16歲開始,睡眠的質量卻開始下降。

中醫理論認為:“凡人臥春夏向東,秋冬向西,頭勿北臥。凡欲眠勿歌詠,不詳起,臥訖勿留燈燭。”又有“睡不厭蜷,覺不厭舒。蜷者,曲膝蜷腹,以在右肋側臥”之說。這都是很好的建議。堅持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保持睡眠環境的安定和采用恰當的睡眠姿式,早睡早起,將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美國衰老問題研究所的睡眠學家經過統計,繪出了人的一生睡眠平均時間的示意圖。它告訴我們人一生的平均睡眠時間大約是:嬰兒每天16小時;學齡前兒童為11一12小時;少年期為10小時左右;青年8—9小時;50歲以上為1.5小時。凡大大超出或少於這個時間的,都會對健康帶來不利影響。最近的研究還提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報告:在睡眠時間僅比每夜平均時間5小時多或少一小時的老人中間,競有巧外以上的老人瀕臨死亡危險。已經證實的發現有:①心髒病、中風、癌症和導致自殺的抑鬱症,它們的發病都與每夜睡眠時間特別長或特別短有關;②經常服用安眠藥的青年人,其死亡的可能性要高50。

所以,為了保持健康,必須努力實現充足、高質的睡眠。

三、睡姿與健康

睡婆與健康有密切關係。不適當的睡姿,不僅會妨礙睡眠,而且會影響健康。人的睡眠姿勢大體分3種:伏睡、仰睡、側睡。

伏睡(也稱趴睡)最不好。因為胸部、腹部的內髒受到壓迫,呼吸不舒暢,易作惡夢。

仰睡也不大好。雖然仰睡呼吸自如,心髒不受壓,能使人得到較好的休息,但是容易把雙手放在胸部,壓住心窩,引起惡夢魘。此外,仰睡時舌根部往後墜縮,容易引起呼吸不暢而發出鼾聲。

側睡最好。側睡肌肉全放鬆,而右側睡更好。因為心髒位於胸腔的左側,右側睡便於心髒血液輸出,避免了右肺和縱膈組織對心髒的壓迫,從而減輕了心髒的負擔。肝髒位於人體右上腹,從而加強了肝髒的代謝與解毒功能。胃通向十二指腸的開口和小腸通向大腸的開口均朝右側開,右側睡有利於食物在消化道裏消化運行。

但是,孕婦卻以左側睡為好。因為80%的孕婦妊娠時,子宮向右側旋轉傾斜,右側輸尿管受到骨盆、妊娠子宮及胎兒先露部的直接擠壓,致使尿液積滯,易患右側腎盂腎炎。此外,右側的腎髒與鄰近的升結腸和盲腸之間有直接而致密的淋巴管道相通,因而腸道細菌侵入右腎的機會增多。孕婦左側睡眠可大大減少某些妊娠並發症。

許多專家認為:頭朝南北睡眠有利於健康。據調查表明:頭朝南北睡眠,感覺睡得實,精力充沛,食欲增進。

四、睡眠與性格情緒

美國一位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所需睡眠的時間有長短之分,進而發現睡眠時間的長短與性格、氣質、生活方式有關。

多睡的人感到睡眠很重要,必不可少,常超過8個小時以上;而且睡得越多越舒服。這種人的性格多數顯得羞澀、神經質,有輕度抑鬱,多煩惱,缺乏自信,情緒變化不定,遇事優柔寡斷,不重名利,感情重於理性,喜怒哀樂十分激烈,不少人常具備藝術創作才能。而短睡眠的人則相反,睡眠對他們來說是無關緊要的,常少於8小時,認為多睡是浪費時間,此類人的性格多數顯得精力充沛,積極向上,有雄心壯誌,富有創造力,處事果斷精明,效率極高,眼光遠大,為人樂觀,頗為自信,敢於麵對挑戰,成功多於失敗,難與人相處,往往孤芳自賞,一旦有了知己,便終身不渝;但他們往往缺乏藝術方麵的創造能力。

一個人所需睡眠時間的長短的改變,非一日之功,強行在短時間內使之改變,則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欲速則不達。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睡眠與覺醒的周期是受體內生物鍾控製的,猶如鍾表的機件決定著鍾表的快慢一樣。

當然,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塑的,睡眠時間的長短,也是可以經過矯正,而逐步改變的。

(梁斌)

五、床與健康

以每天睡8小時計算,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床對人體的健康是有一定影響的。

早在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就在他的著作《千金方》中指出:床鋪不要“當風而立”,“避風如避箭”。這是因為,人在睡眠中抵抗力下降,若經風吹,極易傷風感冒,並引起哮喘、氣管炎、偏頭痛等。故床鋪的放置要注意避風。

床鋪的高低也不可忽視,太高起臥不便,太低容易受潮。一般說來,床的高度以略高於就寢者的膝蓋為宜,這種高度上床不吃力,下床時伸腿就可著鞋,亦便於臥時取床下之物。床墊的軟硬要適宜,人在躺著休息時,隻有在人體的自然下垂線同床墊的凹下形狀相吻合時才感到舒適,從而得到充分的休息。目前有一種很流行的看法,認為睡硬床比睡軟床可以睡得更香,對人體健康,特別是脊椎也更有好處。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德國整形外科專家托馬斯“拉澤爾教授認為,睡硬床無論是對睡眠還是對人體健康都是不利的,因為堅硬的床麵不能適應人體曲線的需要,結果便對肌肉和脊椎造成嚴重負擔和各種各樣的損害。過去,人們不能解釋人在睡眠期間為什麼不斷的翻身,隻是籠統地把它歸結為“自然”生理現象。

拉澤爾說,睡眠時身體的最佳位置應該是最能使脊椎下部得到放鬆的位置,這樣可使不斷處於緊張狀態的骨盆和尾骨得到休息。反之,若身體不能處於這樣的位置,那麼,就會對脊椎產生某種“壓迫性”的反射運動。這些“壓迫性”運動導致睡眠者在床上輾轉反側,以便使身體表麵受壓過大的部位得到休息。這樣不斷翻身,睡眠質量自然也就受到影響,難以消除白天的疲勞。當然床墊過軟,同樣對人體休息不利,因為過軟的床墊會導致人的脊柱長期處於彎曲狀態,久而久之,就會發生脊椎偏移或骨質增生等生理變化,甚至因這些變化壓迫附近神經,產生腰背酸痛、下肢麻木等症狀。特別是小兒及青少年,骨賂發育尚未完全,更不宜睡過軟的床墊,否則,容易發生體形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