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如何協調現代企業對外的公共關係(二)(1 / 3)

協調好與顧客的關係要信譽至上

“經營信為本,買賣禮當先”,“買賣公平天經地義,童叟無欺誠信為本”,“一分誠懇,一分生意”,“誠招天下客,義納八方財”……諸多的商業諺語揭示了這樣一個真諦:作為一個成功的經營者要義利並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企業當然要想方設法賺錢,但要走顧客認可的正路,不可見利忘義。

許多年前,美國密西根州遭遇了一場牛奶汙染,當時許多乳牛染上某種會影響牛奶品質的疾病,到後來情況實在太嚴重,密西根州政府決定對境內所有的乳牛進行測試,看看發病率有多高。奶農得知後,到國會大力抗議施壓,國會轉而命令州政府暫緩行動。種種法律上的拖延措施,使政府至少要花上數個月的時間,才能解決牛奶遭受汙染的問題。在這段時間裏,奶農可以繼續販賣牛奶,也可以繼續販售牛肉。不過一個被稱為第五代奶農的人卻認為他不能這樣做,因而選擇了另外一種解決辦法。他花錢請人對他所有的牛進行檢查,結果發現整群牛當中,隻有一小部分受到感染。但因為沒人能確定其他未受感染的牛所生產的牛奶就絕對安全,他決定捕殺所有牛,並以安全可靠、不會汙染環境或水源的方式,將它們埋葬。由於州政府並未正式下令要他捕殺牛群,他所有的損失,保險公司都不給賠付。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隻是答:“因為這樣做才對!”

第五代奶農的選擇給了許多企業很好的啟發,使企業在顧客中樹立正直、可信賴、誠實的新形象的過程中有了更高的標準。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要用真心誠意去對待和保護每一位顧客,企業何愁與顧客關係會出現問題。

重信譽講誠實的經營思想和職業道德,今天仍是每個經營者應該遵守的基本準則之一。做生意一定要講“信”字,切不可片麵追求一時的經濟效益。

贏得顧客的關鍵要以質取勝

企業練好內功,抓好產品與服務質量,是贏得顧客的關鍵,抓質量不僅僅是要求企業生產符合行業標準的產品,更要求廠家精益求精,努力將質量做到最好。飛利浦公司的宣傳語就是:讓我們做得更好!

在國內,質量並不是個新問題。許多百年老字號就是信用形成的良好效果。曆史上,北京有名吃“三絕”:即烤鴨,涮羊肉和烤肉。而烤肉則首推“烤肉季”,它製作的烤肉因質量過硬而名揚四海。這家商號選料精,刀工細,肉片薄如蟬翼,烤肉特用柏木柴火,烤出的肉鮮嫩可口,帶有獨特的柏木清香,質量出色,不同凡響。在餐飲業中,名吃、名店,無一不靠質量取勝。質量已越來越被眾多的經營者所重視,若想取得成功,經營者必須將質量做到同行業的NO1,將質量提升到遙遙領先的地位,那樣,消費者自然會在眾多商品中選擇你的產品。

以質取勝已經成為眾多商家製勝的法寶。經營者應該規範經營,以質量作為企業永恒的主題。任何技術領先,質量優異,顧客需要,價格適當的商品都會受到顧客的歡迎,隻有生產這類商品的企業才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果企業切實做到以最優質量配最優服務,建立讓顧客滿意的質量體係,那麼,改善企業的經營業績,實現品牌效應,取信於顧客,就可以實現了。

妥善處理與顧客的危機

企業與顧客發生整合困難時必須進行及時的調整和策劃,手段表現為主動積極地出擊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克蘭梅是一種美國人感恩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深紅色的酸果。可是,1959年11月9日感恩節前夕,美國衛生教育福利部長弗萊明突然宣布,當年的克蘭梅作物由於除草劑的汙染,在實驗室老鼠身上作實驗,產生了癌。又說,雖然沒有證明這種果實會在人體上產生癌,但他勸告公眾好自為之,自己酌情處理。當弗萊明的講話在報紙上出現的時候,正是食品店裏克蘭梅銷售最旺的時刻。在大眾傳播媒介如此發達的美國,“克蘭梅致癌”的消息,不脛而走,家喻戶曉。一時間,克蘭梅的銷售直線下降。美國負責製造克蘭梅果汁與果醬的海洋浪花公司受到了這一意外事件的打擊,惡劣的命運在揮動著黃旗向它招手。

海洋浪花公司副總裁名蒂文斯在紐約BBDS廣告公司公關部門指導下,立即發動反擊。他們首先成立了7人小組,向新聞界說明克蘭梅作物是純淨的,並宣布第二天——即11月10日,要舉行記者招待會,並在全國廣播公司“今日新聞”電視節目中,安排了一個專訪節目,繼而又在紐約安排了一個食品雜貨製造商會議,讓副總裁名蒂文斯有機會澄清此事。然後,他們又致電弗萊明,要求他立即采取措施,挽回由於他的失言造成的無法估計的損失。11月12日,他們特別邀請了打算競選總統的尼克鬆和肯尼迪上電視,讓尼克鬆吃了四份克蘭梅,肯尼迪喝了一杯克蘭梅汁。從11月13日起,公關人員就在衛生教育福利部和海洋浪花公司之間周旋,尋找一個擺脫危機的辦法。

9天後,當法院開庭時,雙方已達成了一個協議。對這批克蘭梅作物是否有害於人體進行化學實驗。然後,他們又及時向公眾宣布這項協議和化學試驗的結果。克蘭梅在感恩節前夕又放回到了食品架上。這一年的克蘭梅銷量雖然低於前一年,但與顧客及時的溝通卻從一個即將臨頭的災禍中,挽救了這個銷售業,使海洋浪花公司免去了破產之虞。

協調與顧客關係的藝術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了顧客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衣食父母,要千方百計維護好同顧客的關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顧客,企業就無法生存,更不用說發展了。協調好企業與顧客的關係,是企業管理者素質能力的重要體現。企業管理者是否始終把顧客的需要作為企業決策的依據,是關係到企業存亡興衰的重要問題。

協調好與顧客關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提供質量優良、適銷對路的產品。這是形成良好的消費者關係的基礎。良好的顧客關係需要主動服務的精神。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麵前,必須重視主動服務的精神,以追求優異的服務為最高目標,質量僅是全麵服務工作中的一個基礎環節。美國IBM公司的口號是:“IBM就是最佳服務的象征”, IBM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士納,被稱為電子商務巨子。郭士納使IBM公司擺脫了80億美元財政困境並使其有了60億美元。1996年11月15日,IBM股票升到145美元,達到了9年來的最高點。藍色巨人的威力再次呈現出來。郭士納“妙手回春”的秘訣既不是重大的技術突破,也不是價格上狠宰一刀,甚至不是把握住瞬息萬變的市場。而是在郭士納的領導下,IBM找回了過去取勝的最基本概念:與顧客之間的密切聯係。郭士納上任後幾周,就在弗吉尼亞州香蒂麗的一個度假聖地安排了一次非同尋常的會議。IBM最大的200家客戶的信息執行官被邀請。這是IBM的經理們第一次站在客戶的麵前承認自己並非萬事通,是IBM的經理們第一次站在一群客戶的麵前,回答了兩個最簡單的問題:我們做對的有哪些方麵,我們做錯了有哪些方麵。正如郭士納所說:“信息革命即將發生,但前提是電腦行業停止崇拜單純的技術,注重技術對於客戶的真正價值。簡單說來,即客戶第一,IBM第二,各項業務第三。IBM再也不能靠亮皮鞋和微笑來過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