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速度第一(1 / 2)

在一堂物理課上老師提出這麼一個問題:地球上的物體怎樣才能擺脫地球的引力,飛到地球以外更廣闊的宇宙空間遨遊?

討論非常激烈,有的同學說,把物體弄得非常輕,老師搖了搖頭。有的同學說,把物體變得非常小,老師沒有默許。討論還在繼續……終於有人站起來回答說,使物體的速度足夠大。

老師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正確。一個物體要脫離地球,它的速度必須很大,達到每秒11.2千米,即我們常說的第二宇宙速度。如果要飛到太陽係以外,就需要更大的速度,達到每秒16.7千米,即我們常說的第三宇宙速度。”

速度決定了物體能否飛離地球,能否到達更廣闊的未知世界。

魚鰾是魚的動力係統,是魚的生命線,沒有魚鰾的魚很容易沉入水底,而在海洋裏隻要一停下來就有可能喪生。但是鯊魚沒有魚鰾,它卻能成為海洋之王,為什麼呢?因為鯊魚有足夠的速度,有的鯊魚在海洋中遊弋的時速能達到80千米。

物體可以飛離地球,鯊魚能夠生存於海洋,是因為速度改變了一切。

著名武打明星李小龍獲得了武術冠軍後,不少武術愛好者慕名前來討教獲勝的秘訣。李小龍笑了笑回答:“所有的拳術都有套路,一套製伏一套。但所有的拳術又都是漏洞百出的。高手對決,不在於你功力的高低,而取決於你出手速度的快慢。高手對陣快者勝!”

高手對陣快者勝!學習也是如此,要獲得優異成績,隻有加快速度。

愛因斯坦推出了偉大的相對論:E=M×c2

意思是:一個物質的能量E等於質量M乘以光速c的平方。

我想這公式變換一下,用在學習者的身上也同樣成立:一個人在學習上的能量的大小=他學習的質量×執行速度的平方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能量有多大,關鍵看他的執行速度。

如果學習也有捷徑的話,那就是賦予它足夠的速度。

美國思科公司總裁約翰·錢伯斯曾指出:現代企業的競爭已經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

隻有努力做到以快製慢,才能迅速應對變化,捕捉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誰慢了一步,誰就有可能在明天的競爭中落後一步。

不進則退,慢進也是後退。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設備與其他航空公司的一樣,但他們的生意卻特別好。當他們進行一項改革後,三個月內運輸總量比上一年增長了462%。

談到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訣竅,該公司總裁赫布說:“就是行動的快捷。別的航空公司清倉後再將貨物裝滿一架飛機需要一小時,而西南航空公司隻需要20分鍾。而且當飛機進入機場時,我們的員工是跑著去迎接的。”

時間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不容等待和拖延。比爾·蓋茨說過:21世紀是一個信息變化頻率不斷加快的時代,是一個注重速度的時代。在這樣一個信息對社會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時代,學習的速度就顯得特別重要。

專家斷言,學習的速度若慢於時代的變化,必然導致淘汰甚至無法生存。未來學習主體唯一具有的持久優勢,就是有能力比對手學習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