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常見觀賞魚的飼養金魚的飼養管理5(1 / 2)

辣椒紅龍

別名:雙須骨舌魚、龍吐珠、銀帶、銀船、海象、巨骨舌魚

科屬:古代魚

原產:東南亞

身體特征:有鮮紅的鰓蓋印及鱗框,均以鮮紅外緣為主,各鰭也都是紅色,吻部也呈紅色,如果燈關掉(因為魚缸的照明燈具有紅色的波長,所以開燈時,魚體的色澤並不完全真實),鱗片是藍紫色,幼魚時嘴唇較翹,頭部較尖,成魚時各鰭為紅色。

繁殖方法:龍魚的性別判斷雄性龍魚口腔較大,胸鰭呈深紅色,且由魚池上方觀察便可輕易地發覺雄魚體本身便略瘦長於雌魚,另外,雌性龍魚身材總較雄魚肥短,而且腹部較易有膨脹感,胸鰭與頭部色澤,較不如雄魚來得深。

龍魚生長期和成熟所用的發育期很長,根據養殖水準的不同一般雌魚需6~12年,雄魚需5~16年才可繁殖。而且並不是所有的龍魚都能在水族箱裏繁殖,像金龍魚就不行。現在主要在水族箱中繁殖的龍魚有銀龍、紅龍、青龍、澳洲龍魚等幾個品種。

龍魚繁殖缸的水體要寬,比較好的繁殖箱水體最好在1升以上200cm×90cm×60cm或者250cm×100cm×60cm的水槽都可以。

配對中的龍魚都會有受傷現象,所以水質的管理在繁殖當中極為重要。pH值保持在6.2~7.2以防止酸性過多症,水溫在26℃~28℃。並且要注意餌料的投喂不要過量,並且必須及時的抽取殘餌。

發現有患病的跡象時應立即進行藥浴處理,並注意預防其他的魚感染。由於龍魚對藥品極為敏感,所以投藥量要比平常少很多,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龍魚的疾病中提到。藥浴期間要注意比平時多換水。

親魚的準備可以自小將數尾稚魚一同飼養(5~7年),由其自由配對。看到親密的龍魚夫婦靠在一起,停在水族箱的底部某處靜止不動時,這裏就是它們選好的產卵場所了。趕緊找東西遮遮光吧。這樣可以使它更加安心,方便產卵。

龍魚和慈鯛魚一樣屬口孵魚類,而且也是自然配對的魚。自然界中的龍魚繁殖時會將魚卵含在口中孵化,孵化後雄魚會在幼魚附近看管,遇到敵害來襲或驚嚇時,親魚會將幼魚含在嘴裏直至危險過去。這樣子會一直維持到幼魚能自行覓食為止。

適合混養的魚種:波羅、泰國虎。

適合經驗老到的玩家與專業人士飼養。

魚友心得

新魚剛剛買回時,魚缸裏的空氣泵要經過至少24個小時運行,以徹底根除水中的氯氣。如果一直使用生物過濾器那麼最好讓水達到pH值6~7,水溫為25℃。在魚缸中加入小食鹽(近似1或2茶匙加在20升的水中)以減少真菌攻擊的危險並且使魚健康而且提升它的胃口。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夠在新魚的原缸裏取水回自己的魚缸(如果原缸的水沒有問題的話),已取回1/3為最好,以利於新魚對環境突變的不良反應。建議龍魚從小養起。

由於龍魚屬於大型魚類,魚缸至少長1.5米,寬0.5米,高0.7米。魚缸一定要加蓋,龍魚屬於上層遊動的魚,喜歡跳躍,以避免無人時躍缸而出窒息而死。養殖密度:若養殖體長20厘米的龍魚,在5立方米的水族箱裏可以放養15尾。

龍魚幼魚體形過大所以不太合適養在水草箱裏。魚缸大那麼過濾的問題就比較突出了。適用於龍魚養殖的過濾係統主要有上部過濾器、外置式過濾器、上部加抽水沙層式過濾器、溢流式過濾器幾種。但要注意的是在布置龍魚箱的時候你應該考慮布置一個揚水馬達(衝浪泵)這樣做的好處極大:一是可以形成強力的水流;二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三是重要的可以使龍魚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以維持魚體的優美體形;四是更重要的,可以避免龍魚翻腮,發生翻腮時可以對翻腮進行修剪,在複原期使用揚水馬達可以促使生長中的腮翼平順。

每周至少換水20%~30%,氨含量不要超過0.1毫克/升。不要使溫度、pH值突然變化,如變化突然會導致龍魚的突然死亡。每周測試pH值和其他有毒物質的含量以遭遇不策。換水時一定要小心謹慎,要避免龍魚受驚。而且飼養龍魚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完全的換成新水,否則會對魚造成傷害。如果你見到龍魚的鰭和鱗片脫落的話,就是換水過多造成的,你可以暫停換水,它們就會自然的複原;但換水量也不可太少,太少會使魚鰭變得不透明、眼球渾濁,嚴重的會造成腮蓋翻轉。

針嘴魚

別名:小火箭、奇齒針魚、長吻鱷、針魚

水溫:22℃~26℃。

水質:中性弱堿性。

科屬:雀鱔科

原產:亞洲南部的印度、斯裏蘭卡、泰國及馬來半島

身體特征:體型細直,乍看之下猶如一根銀棒,嘴巴也屬“針管型”,故其英文名為“針魚”(Neddle Fish)。人們常常主觀的認為擁有細長體型的他們一定是性情溫和的類型,但如果您看到在針嘴魚那又長又大的嘴裏滿布的那些尖銳的牙齒,您就會明白其溫順的外表隻是種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