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肉食性魚類,性情凶悍。
光照:每天人工照明8~10小時即可,照明強度要求適中,照明規律應早開晚關。最好每天有2~3小時的陽光照射,但不要在強烈陽光下暴曬太長時間。
餌料及投喂方法:肉食性,喜食小魚、紅蟲等活餌。
常見病及防治方法:細菌性腸炎潰瘍病
繁殖方法:在家繁殖較難。
適合混養的魚種:狗仔、銀龍、鸚鵡、戰船、花老虎。
適合有一定經驗的愛好者飼養。
魚友心得
①該種魚是肉食性魚類,性情凶悍,不宜與其他魚種混合飼養。倘若將其與小型魚種養在一起,那將會造成一種災難,它會毫不客氣地吃光所有的小魚。
②因為針嘴魚原棲息於半鹹的水質中,所以在它的飼育水槽中要摻入食鹽,其比例大約為:每10升的水加入5克的食鹽。水槽需加蓋,防止它們在受到驚嚇時跳出槽外。
③另外,針嘴魚還喜歡水草密布的水域環境,所以應該水槽中植入較多的水草。
海水魚
巴西刺蓋魚
別名:法國神仙
水溫:26℃。
水質:海水比重1.022。
科屬:刺蓋魚科
原產:加勒比海、大西洋西部海域
身體特征:體長可達35~40厘米。幼魚體表的圖案和成魚有很大的不同,幼魚體色深黑,有多條鮮黃色圓弧橫紋。成熟時,身上的黃帶就會漸漸褪色,但最後每個鱗片都會像是鑲著一彎金黃色的新月一般。完全長成後的背鰭和臀鰭都隨著年齡成長而漸漸地變大。
性格:具有強烈的領域性,會攻擊其他入侵者。
光照:每天人工照明8~10小時即可,照明強度要求適中,照明規律應早開晚關。最好每天有2~3小時的陽光照射,但不要在強烈陽光下暴曬太長時間。
餌料及投喂方法:雜食性,主要食物是海綿和藻類。
常見病及防治方法:珊瑚礁魚類疾病
繁殖方法:刺蓋魚屬卵生,在普通水族箱內難以繁殖,因為一般的水族箱空間不足,所以不會發情。海水神仙魚的繁殖也非常困難,隻有極少品種的神仙魚能繁殖成功。神仙魚的性別幾乎無法分辨,雌雄兩魚在水中往上遊並分別排出卵子和精子,受精過的卵是浮性卵,會在水麵上漂浮約個把個月才孵化,期間以浮遊生物為主食。
適合混養的魚種:因其具有有強烈的領域性,故不宜和其他魚種混養。
適合剛接觸觀賞魚的初學者飼養。
魚友心得
人工環境下,它們可以放養在無脊椎造景缸中,但如在無脊椎造景缸中放養,數量不要過多,一般在1~2尾之間,喂以動物性餌料或人工專用飼料。同樣的刺蓋魚,小一些的比大的好養,另外,神仙魚一開始入缸進食比較困難,但是一旦開口就好養了。水族箱中,海水比重1.022,水溫26℃。適宜的礁岩布置可以提供魚隻夜晚的遮蔽所及遇到騷擾時可以立即躲避。總而言之,良好的岩礁造景可使神仙魚生活得安然無恙。
長吻鑷口魚
別名:鑷口魚
水溫:27℃~28℃。
水質:pH值8.0~8.5。
科屬:蝶魚科
原產:中國南海、印度洋、太平洋暖水區域
身體特征:此魚體長為20~25厘米。頭部三角形,吻呈管狀向前突出,口小,兩齶形成鑷子的端部,形成平直的口裂。體色以鮮黃色為主。頭部的上半端,從腮蓋向前為烏黑色,下頜和喉部為銀色。臀鰭末端靠近尾柄處有一個黑色圓斑,俗稱假眼。
性格:較溫順。
光照:每天人工照明8~10小時即可,照明強度要求適中,照明規律應早開晚關。最好每天有2~3小時的陽光照射,但不要在強烈陽光下暴曬太長時間。
餌料及投喂方法:肉食性,人工喂養下喂顆粒飼料、小型甲殼動物、魚肉。水蚯蚓、紅蟲也可以。
常見病及防治方法:爛鰓病(寄生蟲引起)爛鰭爛皮膚病症狀:病魚各鰭殘缺不全,體表鱗片脫落,皮膚腐爛並有淺表性潰瘍。發病原因可能是海水觀賞魚彼此間爭搶地盤,互相打鬥,或者對新水不適應,導致鰭條皮膚受傷,引起細菌交叉感染,特別是在已有魚類的水族箱中放入新魚後,更易出現這種情況。
防治方法:
①在10升海水中放頭孢2粒或呋喃唑酮4~5片,浸洗病魚10~15分鍾。
②在10升海水中,放人0.2克高錳酸鉀,浸洗病魚5~10分鍾。
繁殖方法:在家中繁殖較難。
適合混養的魚種:同海域的蝶科魚類。
適合經驗豐富的愛好者飼養。
魚友心得
不可與珊瑚等無脊椎動物一起混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