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常見觀賞魚的飼養金魚的飼養管理4(1 / 3)

海麗麗

水溫:21℃~30℃

水質:愛清澈的老水

別名:桃核魚、小麗麗、米奇魚

科屬:攀鱸科

原產:印度

身體特征:麗麗魚的體色花紋似桃核,故又名桃核魚。麗麗魚體長5厘米,體形呈長橢圓形、側扁。頭大,眼大,翹嘴,尾鰭截形。雄體呈紅、橙、藍三色,頭部橙色,嵌黑眼珠紅眼圈,鰓蓋上有藍色斑。軀幹部有橙藍色和紅色斜條紋,背鰭、臀鰭、尾鰭上飾有紅、藍色斑點,鑲紅色邊;雌魚體色較暗,呈銀灰色,但也綴有彩色條紋,色彩奇妙悅目。腹鰭胸位,已演化成兩根長絲體。

性格:性情溫和,可以混養。

光照:怕強光,喜弱光。

餌料及投喂方法:魚蟲、紅蟲、幹紅蟲、不擇食,活餌及幹餌料都可以吃,喂動物性飼料比較好。

常見病及防治方法:白點病(小瓜蟲病)細菌性腸炎車輪蟲

繁殖方法:麗麗魚體長4~5厘米時可選作親魚,雌雄魚的區別除花色不同外,雌魚色澤花紋較暗淡,鰭較短,背鰭圓鈍;雄魚背鰭鰭端較尖,具濃豔的顏色。麗麗魚繁殖時喜光線暗淡的環境,最適水溫26℃~27℃,pH值為6.8~7.2,硬度9~10。

雄魚自擇配偶。受精卵經1天卵出幼魚。雌魚產卵停止後撈出,留下雄魚守巢護理後代。

適合混養的魚種:紅太陽、球瑪麗、紅劍。

適合有過一段嚐試的初學者飼養。

魚友心得

海麗麗因很膽小,水中應多放水草、石塊,供它們隱蔽棲息。當外界安靜沒有幹擾時,麗麗魚會從水底遊上水麵,噴水發出“啪嗒”聲響,亦是因為水中氧少,其在用輔助呼吸器官交換氣體。

紅箭尾魚

別名:劍魚、藍劍、鴛鴦劍、海勒劍魚等

水溫:23℃~26℃。

水質:pH值:7.0~7.4。

科屬:魚科(胎生)

原產:墨西哥、危地馬拉

身體特征:此魚體長10厘米,形似長劍,通體呈錦紅色,所以稱之為“紅箭”。其頭尖且小,吻尖,像箭頭一樣。其背、腹緣呈淺弧形流線,背鰭位於腹鰭上方,尾柄較高,尾鰭叉形,下葉比較長,有時可達體長的兩倍,仿似長劍,體態優美。遊動靈活,喜歡跳躍。體色喜慶、光亮、美麗。

性格:性情溫和,很活潑,喜跳躍。

光照:每天人工照明8~10小時即可,照明強度要求適中,照明規律應早開晚關。最好每天有2~3小時的陽光照射,但不要在強烈陽光下暴曬太長時間。

餌料及投喂方法:紅蟲、線蟲、魚蟲、水蚤及博冠顆粒、幹飼料等。

常見病及防治方法:水黴病(膚黴病)細菌性腸炎爛尾病

繁殖方法:紅劍是卵胎生魚類,容易繁殖,可自然支配、產仔。但也應有一定的選擇性,要選擇全長50毫米以上的同一品種的雌雄魚作為親魚。把雄、雌養在同一個水族箱內,用弱堿性水質,並栽種上濃密的水草,保持水質清潔,投喂足量的活餌,要為其繁殖後代準備充足的糧食。由於雄雌親魚均有吞噬其幼魚的習慣,所以要在繁殖箱內繁殖,每次產仔後應立即用隔離網將親魚與幼魚分隔開,或將雌親魚移至它箱待產。繁殖箱采用大號水族箱,加蓋網,以防跳出。當魚腹部膨大且出現黑色胎斑時,可將雄魚撈出。雌魚每隔20~40天繁殖1次,每次產仔40~70尾,大型個體可達150尾左右。

剛出生的幼魚能遊動和覓餌,身長約5毫米;成長迅速,1個月後即可判斷性別,3~6個月便發育成熟。

適合混養的魚種:孔雀、燕魚、珍珠、瑪麗魚、茶壺(紅球、黑球、白球等)、小熊貓(瞞魚)等。

適合有過一段嚐試的初學者飼養。

魚友心得

容易飼養,具較強的耐寒力,但對水質變化非常敏感,不適宜常換水,適宜弱堿性(pH為7.0~7.4),水溫為23℃~26℃的舊水。每次換水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為宜。不可投餌過量,並注意過濾器功能是否降低,以免水質變成酸性。

鯰科

白鯊

別名:叉尾鬥魚、天堂魚、花手巾、菩薩魚

水溫:26℃~32℃

水質:偏酸水質中生長

科屬:鯰科魚

原產:泰國、馬來西亞

身體特征:淡水鯊魚體長8~15厘米,野生魚可達到50厘米。淡水鯊魚有灰、白、黑、紅四色。前三種體色的一般多作為食用魚飼養。

性格:性溫和。

光照:普通要求即可。

餌料及投喂方法:該魚食量大,食性雜,生長極其迅速。幼魚主要以浮遊動物為餌料,成魚則以水生植物及人工配合飼料為食,飼料中蛋白質含量要求達到28%~32%。

常見病及防治方法:爛肉白點病(小瓜蟲病)鰓吸蟲(指環蟲病)

繁殖方法:淡水鯊魚食量大,食性雜,生長速度極快,當年魚苗(3厘米~4厘米)養殖4個月,體重便可達到0.6kg以上。但它的性成熟較晚,飼養3~4年,體重達3kg以上之後,才能進行繁殖。繁殖季節為4~9月,屬一年一次性產卵魚類。

適合混養的魚種:藍鯊、銀龍、狗仔。

適合有過一段嚐試的初學者飼養。

豹點貓

水溫:24℃~27℃。

水質:弱酸至中性水。

科屬:鯰科

原產:南美

身體特征:5~8厘米。

性格:膽小。

光照:要求中到弱光。

餌料及投喂方法:青苔、紅蟲、死魚。

常見病及防治方法:爛肉皮膚充血病皮膚吸蟲病(三代蟲病)適合混養的魚種美人、迷宮貓。

適合有過一段嚐試的初學者飼養。

玻璃貓

別名:玻璃貓頭、玻璃鯰、貓頭玻璃魚、玻璃水晶魚

水溫:24℃~27℃。

水質:喜弱酸性軟水。

科屬:鯰科

原產:泰國、爪哇島、蘇門答臘、馬來西亞、婆羅洲等

身體特征:該魚身體細長,頭尾細小,成魚體長10~15厘米。魚體透明見骨,有兩根在光線照耀下能發出彩色光澤的長胡須,這就是“玻璃貓”這個名字的來曆吧。也因為它身體的“可透視性”,有人稱其為“幽靈魚”。

性格:玻璃貓喜歡群居,玻璃貓如果單養就會很快死亡,所以必須一次8~10尾集群飼養。喜歡在中層水域遊動,屬夜行性魚類。喜好動物性飼料。